陈河在离开国师府后,来到了北街的一处僻静的巷道末尾的一处寂静小院外,他并未直接推门而入,而是故作无意的朝着四处看了看。

确定四处并无他人之后,陈河这才来到门前,小心的叩响房门。

三长两短。

直至敲门声结束,眼前的房门才是缓缓打开,只见开门的是一个驼背的老人,骨瘦如柴,穿着一袭蓝色长衫。

见到陈河,老人面无表情的让开了。

陈河则是直接进了院落,路过院子,直接进了房间内。

而房间中,早有那戴着面具的男人坐在椅子上等待他。

“大人。”

陈河恭敬的朝着这人一礼。

面具男扶了扶自己的面具,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刚从国师府出来就来此处,你当真以为那夜卫是吃素的不成?”

面对面具男带着呵斥的语气,陈河满脸不屑的说道:“那群夜卫再厉害,我也有这个自信将他们摆脱。”

“直接来,那是因为我有事要告诉大人。”

闻言,面具男眼中寒意这才有所褪去,冷哼一声,“周策那里如何说?”

“他的确有篡位的想法,不过有所在意。”

陈河随即将在国师府与周策交谈的事情一一说出,随即脸上的自信更深。

“所以我有十足把握,只要这周策能够助我做上都察院正御史的位置,我就有把握将这位国师彻底拉下水。”

看着陈河如此的自信,面具男却并不觉得,因为他感觉这件事太过于简单。

周策是何人?

那可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解决北境,南疆的事情,更是能让樱花人在东海藏匿这么久的计划被破坏,最终落荒而逃的人。

怎么可能会如此容易的就中计了?

“事情很不对,这一切未免太简单了。”

“如果是其他人,我或许会相信,但对方可是国师周策,他绝不会如此容易中计的。”

陈河却不以为然,他只感觉是面具男太过于大惊小怪了。

“大人,你我都是前朝的人,一个周策你未免也太看得起他了。”

面具男认真看来,“陈河,对待周策这种敌人,绝对不能有任何大意。”

陈河已经有些失去了耐心,敷衍的回了一句后,便是起身离开了。

在陈河离去后,那个驼背的老者缓缓从外进来,佝偻的身姿,憔悴的面容。

“看来大人这是出现矛盾了?”

“陈河此人太过于自负,我担心迟早会坏了我们的计划。”

“接下来我打算划清他的关系,至于这里,也不适合再待下去了。”

驼背的老者点了点头,随即离开了房间。

此时,国师府内。

苏林已经从夜卫的手里得到了关于陈河去向的消息,于是第一时间来到了周策所在的书房当中。

“北街的落叶巷末尾院落?”

周策有些意外,因为北街落叶巷在京城诸多巷道当中,属于平民居住的区域,陈河去往那里必定有问题。

“苏林,立马带人前去查看那里。”

苏林不由疑惑,“大人,现在直接去往,岂不是会打草惊蛇?”

“我感觉那里的人已经离开了。”

周策旋即摇头,打消了让苏林去往的想法,苏林的话语提醒了他,既然他能想到从陈河入手,那么对方必定也能想到这一点。

如果现在去了,必定会打草惊蛇,让对方提前察觉到他已经知晓陈河幕后之人的事情。

“还好你提醒了我,不然这一次真的就犯了大错了。”

周策长长舒缓一口气,回到椅子上坐下,“陈河那里没必要去盯着了,我想接下来这人的用处应该不大了。”

苏林点头,在确定周策无事之后,这才离开了书房。

靠在椅背上,周策略感头疼的揉着太阳穴,对于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进行了一番整理,也正是这样的整理,让他整个人彻底清醒,冷静了下来。

陈河,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

次日清晨,早朝上。

李炎一如既往的看着百官所送上的奏折,如今南疆河道堤坝一事已经得到解决,百官送上来的奏折也都是一些无关轻重的事情,他并未过多在意。

一番简单查看后,他放下了手中奏折,朝着文武百官看去。

“诸位,如今都察院御史何钦已经被罢官免职,都察院不可群龙无首,诸位可是有合适的举荐之人?”

文官中,位列前排的陈河内心不由激动起来,他知道自己最为期待的事情来了,接下来就看这位国师是否会相助于他了。

只见百官鸦雀无声,竟是无一人开口。

丞相姜为一脸平静的站在百官之首,似乎一切事情都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李炎见到百官如此,摇了摇头,随即说道:“国师今日托人在朕这里送来一封举荐信,他觉得都察院副御史陈河为官清廉,适合任职这御史一位。”

陈河暗自欣喜,但表面显得极为诧异。

其他官员纷纷诧异朝着陈河看来,也有人欣喜无比。

“陛下,臣恐怕不适合。”

陈河故作无奈的站了出来,“臣本事微弱,还需要在都察院内好好磨练,所以这御史之位,臣恐怕不合适。”

李炎笑了笑,“既然是国师举荐,说明你自然有过人之处,所以说朕还是相信你的能力。”

“若是诸位并无意间,就任命陈河为都察院正御史,如何?”

“臣等并无意见。”

率先开口的乃是来自于都察院的几位首要官员。

其中一位同样是副御史的官员说道:“陈大人处事能力如何,我们几人有目共睹,绝对比原来的何钦要更加适合御史的位置。”

其他几位官员跟着符合。

陈河心中更为得意,脸上的欣喜更是遮掩不住。

如今都察院正御史的位置,他已经十拿九稳。

李炎此时则是看向了丞相姜为,“丞相,你为文官之首,不知觉得陈河此人如何?”

姜为面露不悦,淡漠的眼神朝着陈河看了一眼,随即说道:“臣只是臣,此事皆有陛下做主,若是百官不反对,臣也觉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