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是换个人,一次修炼,六次超越极限,之后不修养了三五天,绝难恢复元气,不可能天天如此,没有开挂,天天这么肝,迟早暴毙。

“按照这个速度,晚上的时候我的刀术,就能提升到五级了。”

末了,李启看了一眼刀术所在,每次看到熟练度的增长,他的心中,都会生出浓烈的满足感。

虎煞十八刀缺五刀(白·绝·道)lv4(383/400)(特质:山君大炼)老爷子还担心他天赋不够,刀术修炼的慢,却是完全没想到,有人开锁血挂,把掉血条上限的超越极限的魔道练刀法,当平a使用,每天都来上两次。

不过也是,要是不锁血,他正常一轮,现在也就一轮下来,五点不到,想要抵达入神坐照,足足还差了4500点熟练度,也就是要九百天。

而刀术还有瓶颈,大成存在瓶颈,圆满也有瓶颈,入神坐照,更要悟道,有时候,一个瓶颈,卡个数年很正常,特别是入神坐照的瓶颈,卡个十来年也不是不可能。

天赋越差,瓶颈越大。

按照老爷子的估量,李启现在十六,能够在二十八岁,十二年的时间内入神坐照,便已经非常不错了。

后续破开两重人体大限,也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并非一蹴而就的,若能四年破一重,已经很快了,但哪怕如此,那时候李启也已经三十六岁。

三十六岁,想要成为真人,却是太晚了,若能六七年内入神,才是最好,这一点,他不能给与李启帮助,但先天大真人可以。

只是,老爷子,无疑是在用自己的常识,来挑战李启开挂的速度了。

这才短短十天,他的修炼速度就翻了七倍多,哪怕这个速度保持不变,也只要两百天不到。

当然,这里面是迭了李启洞见真实后,七级之前,熟练度翻倍的双倍buff的,还有刀术等级越高,修炼难度增加,所带来的熟练度衰减,实际上应该会更慢一些。

但李启也在成长,在变强,修炼速度一边减慢,也在一边增加,李启刀术入神坐照,绝对可以在一年内完成!

一年入神,这个速度不算天才,但也能算小天才了。

而这,还是李启没有计算,投影和商店,这两个变数的。

随着他昨天入境,到了今天早上,这两个东西的进度已经加载到了81%,再有十九天,就能开启了。

李启只希望,这两个东西,对得起他们的加载时间。

毕竟,他可是想着,完全打开六大限,将大脑开发度,提升到100%的,以他现在的挂之力来讲,想要完成这个,还远远不够,看不到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

接下来的时间,李启只是待在家里,静坐养生养神,停了所有的娱乐。

他早上才刚刚完成山君大炼,脱胎换骨,生命层次剧变,固然他因为蜕变天成,无比完美,掌控自身也是随心,但某些精深细微处,却还是需要熟悉。

客厅里,李启静坐的时候,就像是一只大猫,呼吸悠长到了极点,而这个时候,要是测他的心率,就会发现,他的心脏,一分钟只跳动五十次左右,远比正常人来的低。

而跳的虽然慢,却非常有力,每一次跳动,都将血液,运到了四肢百骸每一个角落。

心率太低,是一种病,但要是心率低了,还不影响身体对于营养的获取,那就是养生有道了,可以活的更久。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李启睁开眼睛,却是感觉,自己眼前,好似拂去了一层淡淡的尘埃,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泛起一种充实感。

又过了一会,李启的父母,才终于回家。昨天下午,李启陷入奇异状态的时候,他们自然也是跟了回来,只是被老爷子拦住了,没能回家。

在向老爷子了解了一番李启的情况后,知道没有危险,便去朋友家玩,顺便暂住一夜,一直玩到了这个点,才回来。

只能说,乍一看去,这两个人,父爱母爱的确是有的,但不多……

不过,李启也是没有只看表象,他的父母,走之前,是找老爷子了解完了情况的,知道是好事,这才离开,心里肯定还是在意的,有些事情过犹不及,这种爱而不执,反而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表现在外面,就是活的通透,甚至许多时候,有点没心没肺。

恰如此刻,这两人回来之后,围着李启,左看右看,啧啧称奇,口里念叨着什么,想不到魔劫竟然还有这种好处,本来以为你长不高之类的……

再然后,两个人便拉着李启,去爷爷家里,参加他族内兵试夺冠的庆功宴。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传统。

力压族里所有年轻一代,的确值得庆祝。

当然,这只是家里的小聚,也只有他爷爷奶奶,还有几个叔叔婶婶,属于是家宴。

李启自是没有拒绝,自己现在展现光彩,自家父母也是扬眉吐气,固然自己的父母都很洒脱,不是那种爱炫耀的人,但总能更高兴一点。

李启也不差这么点时间和精力。

的确,前世今生,很多教人修炼的书上,都说人要断红尘,唯有心中清净了,才能有成。

但李启现在,却也有自己的感悟,尽信书不如无书,清净的确好,但那是别人的路,不是自己的。

这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也没有两颗相同的心。

从未听闻过,这世上,有靠别人的道心,成圣的……

红尘红尘,若是换个角度,并非牵绊,并非因果,更非束缚,反而是一种营养,一种资粮,强行断红尘,斩俗缘,不过是一种逃避的做法,自以为是的清净。

李启现在,无疑是有了几分刚柔之变的意味,求道的时候,刚猛无铸,精勇猛进,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却以柔化解,而非去逃避。

避劫,哪能和渡劫比?!

三个人,一起同行,来到爷爷的家,这一次的情景,却和新年那天,完全不一样了。

三个人才刚进院子,便有一群人看了过来,围了过来,展现热情。

就连一向话不多,为人很严肃古板的爷爷,看着李启,都一连道了三声好字。

这种待遇,在以往是完全没有的。

不是李启的爷爷无情,而是儿子多了,孙子多了之后,除了那最出彩的,分到其他人身上的,就难免少了,这是人之常情。

想要万千宠爱于一身,只能是独子独孙,那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