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想在称呼上,不承认木之遥和杨建业结婚的关系?

没惯着她,直接上手了。

木之遥“啪”的一声,给了李晓梅一巴掌,嘴上说着,“你知不知道,你这种行为算得上是破坏军婚了?”

李晓梅伸手捂着自己被打的脸,看着眼前的杨建业,

他一脸心疼的,用双手捧着木之遥的手,还轻轻吹着,还问她,“手疼不疼啊,你怎么自己打了,你可以喊我啊。”

捂着脸,哭着跑走了。

木之遥和杨建业看着人跑走,对视一眼,没说什么,直接回家了。

两个人回到家,有些庆幸,还好人跑的了,不然估计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会很晚了。

杨建业坐在厨房的烧火的地方,帮木之遥烧火,木之遥做饭烧菜,安安坐在杨建业旁边,乖乖的看着杨建业往里面加柴火。

饭做好后,杨建业帮忙将饭菜端出去。

安安坐在自己专属椅子上,用勺子挖蛋羹吃,哼哧哼哧的埋头苦干。

木之瑶将自己想要拜赵玉竹为师的事情,跟杨建业说了一声。

“建业,你不在的三个月里面,我跟着赵老师学习中医,我听赵婶说,老师他没结婚,没有子女,我想拜他为师。”

杨建业听了以后,沉思了一会儿,便点了点头,“你的拜师礼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之前给我的灵芝还在,可以当拜师礼。”

听见他的话,木之瑶皱了皱眉,有些犹疑的说,“这是给你以防万一的,怎么能用这个当拜师礼。”

“我再想想看,我记得有老乡家里面有老参,看看能不能买。”

他伸手抓住木之瑶的手,摇了摇头,“不,就用那个灵芝,我们家现在最好的东西就是那个百年灵芝,老乡家里面的老参不一定比它珍贵,而且人家不一定卖。”

木之瑶想了想,觉得杨建业的话有点道理,便决定将他当做拜师礼了。

第二天清晨,木之瑶早早起床,发现杨建业已经起来了,床上他躺着的地方已经凉透了。

赶忙出去,发现杨建业在浇菜,喂鸡。

上前准备接过他的活计,却被拒绝了,还让她早点去医疗室,去拜师。

“瑶瑶,你赶紧去拜师吧,家里面有我,我带着安安。”

木之瑶收拾了下,拿了个篮子,里面放着百年灵芝。

“我走了,在中午前,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我带赵老师回来吃饭。”

嘱咐了杨建业一声,就往医疗室走了。

刚进医疗室,发现赵玉竹已经在等着她了。

“今天不学新东西了。“赵玉竹扶了扶眼镜说,“我要考考你这三个月都学到了什么。“

木之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虽然她把书本还有诊脉的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了,记得清清楚楚的,但她还是怕赵老师抽查。

赵玉竹带着她来到后院,那里摆着三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不同的东西。

第一张桌子上摆着十几味药材,都用白纸包着,只露出一点点。

“把这些药材都认出来。“

赵玉竹指着第一张桌子上的东西,对着木之瑶说。

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个纸包,凑近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这是白芷。“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就这样,她一样一样地辨认,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都认了出来。

赵玉竹看木之瑶的动作,心里面很满意,但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带她来到第二张桌子前。

这里摆着几个脉枕。

“来,给我把把脉。“赵玉竹坐下,伸出手腕,放在脉诊上。

木之瑶的手指轻轻搭在赵玉竹的腕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脉搏的跳动。

“脉象细数,略有弦象“她喃喃自语,“赵大夫,您最近是不是有些失眠?“

听见木之瑶的话,赵玉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不错。那你说说,该怎么调理?“

知道赵玉竹在考她,想了想,说道,“可以用酸枣仁汤,再加些合欢皮“

“很好。“夸了木之瑶一声,随即赵玉竹站起身,带她来到最后一张桌子前。

这里摆着一个铜盆,里面盛着清水。

木之瑶看着眼前的一盆清水,有些疑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赵玉竹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包药粉,撒入水中。

清水立刻变成了淡黄色,然后给木之瑶解惑道,“这是一位病人带来的药方,你来看看,这方子可有什么问题?“

凑近细看,又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入嘴中尝了尝,想了一会儿,才回答赵老师的问题,“这这是大黄和芒硝的配伍,药性太猛,若是给体虚之人服用,恐怕会伤及脾胃“

听见木之瑶的回答,赵玉竹终于脸上露出了笑容,“不错,不错。“

他转身走进屋里,取出一个红木盒子,递给木之瑶,“打开看看。“

接过木盒,木之瑶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崭新的银针,在晨光下闪着微光。

“这是我年轻时候,我的师傅给我的,也是我用的第一套银针。“赵玉竹抬头望天,回忆的说,“现在,它是你的了。“

听见是他师傅给他的,木之瑶愣住了,想要拒绝,“赵大夫,您这是“

赵玉竹假装生气,大声的说道,“还叫赵大夫?“

木之瑶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看见她磕了一个头,赵玉竹才扶起她,“起来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传人了。“

随即,他指了指桌上的茶具,“去,给为师敬杯茶。”

木之瑶颤抖着手,倒了一杯茶,双手奉上,“师父请用茶。“

她也没想到今天这么顺利,直接通过了考验,正式拜师礼。

赵玉竹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夸了一句,“好茶。“

他放下茶杯,对着木之瑶正色道,“小木啊,你要记住,医者仁心。”

“我们行医,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救人,无论何时,都要以病人为重。“

木之瑶郑重地点头,应声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