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有星空,满天星斗洒下清辉。

身边有佳人,端庄娴雅添了娇羞。

本应是风月无边的良辰美景,姜念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两句似不合时宜的诗句,心中的想法更似不合时宜,想的是:“对我这种民间皇子而言,皇位犹如高悬的星辰,欲登其位,承继大统,我须于夜色中带刀而行,终有一日,我要将那星辰摘入手中!”

念及此,他的神色变得肃穆,透出了凛然霸气,看向星空的目光如炬,似能穿透苍穹,直指那至高之位……

薛宝钗凝视姜念,借着正房及东西厢房漏出的光线,她发现了姜念变得肃穆与霸气的神色,心中不解,轻启朱唇,柔声问道:“大爷在想什么?”

姜念忙收敛心绪,将那抱负与野心藏起。他避开了薛宝钗的问题,反问道:“你服冷香丸了?身上有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

他与薛宝钗站在一块儿有一会子了,已闻到薛宝钗身上的冷香丸香气。

薛宝钗轻“嗯”一声。

姜念又问:“也没见你发病喘嗽,为何服冷香丸?”

薛宝钗尴尬起来,可不好意思坦然告诉姜念,是因元春、秦可卿之事导致她今日忧郁了一场,才服冷香丸的。

她敷衍道:“有发病的预兆了,先服一丸预防。”

姜念点头,没有多想,他尚不知薛宝钗心情不佳时亦有服冷香丸之习。

姜念舒展了一下身体,对薛宝钗道:“我还没洗脚,去你房里一起洗脚。”

薛宝钗:“……”

好嘛,才浪漫了片刻,他又霸道起来了。

呵,待到明年薛宝钗达到了《大庆律例·户律》规定的女子成婚年纪,姜念可就不仅是“下脚”了。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没有推辞,低头跟着姜念走进了西厢房,羞赧之情溢于言表……

……

……

五月二十二。

上午,下着小雨。

雨点敲击着姜家小宅院,发出细碎的声响,似在吟咏。宅门外悬挂的两盏红纱灯笼在风中摇曳,宛若一双赤眸,凝视着雨幕。

忽闻马蹄声渐近,一辆华贵的马车停于宅门之外。

一名唤作旺儿的男仆率先跃下,行至门前,叩响门环。

守门的小厮董丰闻声开门。

旺儿问道:“此处可是姜侍卫的住所?”

董丰点头称是。

旺儿又问:“姜侍卫可在家中?”

董丰答:“在的。”

旺儿遂道:“烦请通报,荣国府琏二爷特来拜访,欲下帖相邀至荣国府。”

皇太后指婚姜念与元春之事,姜家下人们都晓得了。倒不是姜念、贺赟、薛宝钗传的,而是由隔壁秦家传的。秦可卿告诉了瑞珠,瑞珠传开的。

董丰知道此事,自然不敢怠慢,忙进去禀报姜念。

不多时,姜念亲自迎至宅门。

只见贾琏生得眉目疏朗,穿着一袭雨过天青实地纱直裰,外罩石青色亮纱排穗褂,腰间未束玉带,只松垮系着条玄色绦带,随手别了柄泥金真丝折扇并松绿穗子,虽颇有世家公子的倜傥之姿,却也似有一股膏粱纨绔的风流之感。

姜念亲自引着贾琏由宅门向正房走去。姜念自己撑着一柄青布伞,伞面朴素。

旺儿则为贾琏撑起一柄华丽的油绸伞,伞面绘有云纹,伞骨雕琢精致,伞柄镶嵌玉石。

细雨绵绵,使得姜家小宅院显得愈发陈旧,也似乎愈发小。

贾琏环顾四周,又瞥了眼姜念,暗自思忖:“他何以居住如此简陋的房舍?”

进了堂屋,姜念与贾琏落座,粗使丫鬟琪儿为贾琏斟上一盏香茶。

贾琏神色郑重,对姜念问道:“姜侍卫可晓得皇太后指婚之事?”

姜念微微颔首,淡然答道:“已晓得了。”

他若是直说,泰顺帝以及皇太后都为了此事特意召见了他,估计贾琏会惊奇,但他不想如此张扬。

贾琏取出了一份请帖,递向姜念,道:“此乃请帖,我府上老太太与二老爷皆欲见你一见,特邀明日过府一叙。”

姜念接过请帖,端详了一番后问道:“此行可算纳彩?”

贾琏摇头道:“倒不算纳彩的,只是家中长辈欲见你一面。”

姜念顿了顿,道:“纵然不算纳彩,我亦当慎重以待,不可轻慢的。”

贾琏闻言,心内受用,想着:“这个惹不得的哥儿,倒还有些知礼。”

姜念道:“烦贾兄详告,贵府的主子共有哪些人,老太太、老爷、太太、爷们、奶奶、哥儿、姑娘及晚辈,皆指出来,我当一一备礼,以表心意。”

贾琏摆手道:“不必如此客气。”

姜念正色道:“此乃应当之礼,请贾兄不吝赐教。”

贾琏遂将荣国府的主子们一一列举。

长辈有:贾母、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

平辈有:李纨、贾琏、王熙凤、贾宝玉、迎春、探春、惜春。

晚辈则有贾兰。

贾琏还提及了寄居在荣国府的林黛玉,却未提及赵姨娘、周姨娘、贾环、贾琮四人。

赵姨娘、周姨娘皆为贾政之妾,在荣国府身份卑微。

贾环是赵姨娘所出的庶子,贾琮则是贾赦的庶子,二人又年纪尚小。

在贾琏看来,这四人都不值一提的。

贾琏却把贾兰单独列举了出来,因贾兰是受贾母喜爱的重孙子,是贾政、王夫人很在意的独孙子。

姜念听罢贾琏详述,道:“贾兄提及的,我都记下了,自当一一备礼的。”

呵,他只是说会给贾琏提到的每个人都送一份礼物,却没说送厚礼……

……

……

荣国府内,贾母院中,荣庆堂上。

贾琏自姜家归来,入堂向贾母回禀,道:“那姜念详问了咱们府上主子们的名单,连哥儿姑娘都问及了,说要一一备礼,以表心意。”

贾母道:“如此看来,这哥儿倒还有点子知礼,既如此,咱们府上的每位主子皆当回礼的,哥儿姑娘们亦不例外。”

贾母暗忖:“那姜念既与十三王爷极亲厚,又是皇太后亲自指婚,所赠之礼必是厚重的,我当回一份厚礼才好,政儿及其媳妇也当回厚礼,方显咱们荣国府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