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风雨兼程。
清晨,维修中心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李明看着上个月的财务报表,眉头紧锁。
\"亏损了二十万,\"财务总监小王说,\"主要是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太高。\"
老刘叹了口气:\"现在竞争太激烈了。隔壁又开了一家高端车维修中心,价格比我们低20%。\"
李明站起身,走到窗前。外面下着蒙蒙细雨,街对面的竞争对手正在搞促销活动,门口排满了豪车。
\"降价不是办法,\"李明说,\"我们要做的是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
就在这时,前台小张匆匆跑进来:\"李总,不好了!陈总的那辆劳斯莱斯出问题了!\"
李明心里一沉。陈建国的车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失去这个大客户,还会影响维修中心的声誉。
他立刻赶到现场。陈建国的司机正在发脾气:\"你们怎么修的车?才保养完就出问题!\"
李明安抚住司机,开始检查车辆。很快,他发现问题是出在空气悬挂系统的一个传感器上。
\"这个传感器是原厂配件,\"李明解释,\"但批次可能有问题。我建议全部更换。\"
\"要多久?\"司机问。
\"最快也要两天,\"李明说,\"但我可以给您提供一辆代步车。\"
处理完这个紧急情况,李明召集全体员工开会。
\"从今天开始,\"他宣布,\"我们要实行'五星级服务'标准。每辆车都要建立详细档案,每次维修都要全程录像,让客户随时可以查看进度。\"
员工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个要求太严格了。
\"我知道这很难,\"李明说,\"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亲自监督每一项服务的执行。他要求技师们不仅要修好车,还要向客户详细解释问题所在和维修方案。
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很多客户被这种透明、专业的服务所打动,主动介绍朋友来。
\"李师傅,\"一位宾利车主说,\"你们这里虽然贵一点,但让人放心。\"
然而,新的挑战又来了。随着电动车越来越普及,很多传统维修技师面对这些\"新物种\"束手无策。
\"李总,\"老刘说,\"我们得想办法了。上周来了辆特斯拉,我们都不敢接。\"
李明意识到,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他立即联系了几家电动车厂商,安排技师去培训。
\"学费很贵,\"财务总监提醒,\"而且培训期间人手会更紧张。\"
\"再贵也要学,\"李明坚定地说,\"这是未来的方向。\"
培训期间,李明自已也跟着学习。他发现,电动车维修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需要全新的思维和技能。
\"这就像重新学一门手艺,\"他对技师们说,\"但我们别无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维修中心成为了全市少数几家获得特斯拉官方认证的维修点之一。
\"李总,\"前台小张兴奋地跑进来,\"刚接到电话,有家共享汽车公司想跟我们合作,他们有上百辆电动车需要维护!\"
李明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次转型成功了。
晚上,他特意去老张的修车店。店里还是老样子,但生意明显冷清了许多。
\"张叔,\"李明说,\"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多了,您要不要...\"
老张摆摆手:\"我老了,学不动了。不过看到你能跟上时代,我很欣慰。\"
李明看着老张布满皱纹的脸,突然有些心酸。他知道,这个行业正在经历巨变,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
\"张叔,\"他说,\"我想在维修中心旁边开个传统车维修部,专门服务老客户。您来当顾问好不好?\"
老张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不过我可不要工资,就当是帮帮那些老伙计。\"
就这样,李明的维修中心又多了一个特色服务。很多老客户听说后,特意把车开过来保养。
\"还是老手艺靠谱,\"一位开着老皇冠的车主说,\"那些新店,连化油器都不会调。\"
看着维修中心蒸蒸日上,李明却没有放松。他知道,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夜深人静时,他常常会想起自已刚入行时的样子。那时的他,连扳手都拿不稳。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但李明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继续努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