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碗,银耳莲子羹。
白色瓷碗里,银耳略略蜷曲,在汤水里浮动,饱满的莲子更是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碗莲子羹,是我老姜觉得最爽口的!”
姜怀安侃侃而谈,毫不顾及众人的眼光。
“不知是王府哪位厨师所作?”
姜怀安目中露出渴望,一方面是爱才心切,另一方面,
就是很想吃王爷桌上的最后一碗汤,
恰恰好好,最后一碗正是银耳莲子羹!
王爷会心一笑,当即,身边的侍婢就把莲子羹端在手中。
姜怀安:“王爷大气!”
这话刚说出口,就见那侍婢脚下一转,离自己的桌子越来越远。
姜怀安:!!!
侍婢则不言不语,端着银耳莲子汤,便沿着那小坡一路上行。
???
这是要去哪儿?
难不成,这老王爷为了不让自己喝,就要把这美味的莲子羹倒掉?
这岂能忍,当即,姜怀安起身,就要去拦那侍婢。
可是,姜怀安身躯肥胖,那侍婢又走得极快,
还是没追上。
老王爷捻须看着不远处的亭子,
不知道这银耳莲子羹,那位吃着如何?
这边,桂花树下,小轩中,香风阵阵。
这是今天第三次老哥给自己送菜了,
皇帝不抱太大希望。
侍婢将银耳莲子羹稳稳的端到石桌上。
方才,皇帝就坐在小轩里,听到下方熙熙攘攘的惊叹之声,
倒让他有些疑惑。
此时,身前的小桌子很玲珑,莲子羹许是搁得久了些,微微沁出一丝凉意,有小太监细声询问是不是去加热一下。
可如今不过初秋,炎热未消,皇帝正觉口中干涩,有些渴意。
想他平日里身处深宫,御茶房各色好茶如流水般奉上,从春茶的鲜嫩到秋茶的馥郁,皆尝了个遍,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果蔬熬制的汤羹。
侍婢上前一步,身姿微微前倾,恭敬言道:“禀陛下,这碗汤王爷称作‘银耳莲子羹’,让您尝一尝。”
皇帝微微挑眉,目光落在羹汤上:“银耳?莲子?”虽这两样食材他都熟悉,御膳房也常呈上炖煮软烂的银耳甜汤或莲子粥品,可还未见有人如此巧妙搭配,熬成这莹润诱人的汤水。
皇帝修长手指拿起小勺子,轻轻在羹中搅啊搅的,
搅着搅着,银耳的胶质渗出来,汤汁愈加粘稠起来。
皇帝眼睛一闭,心想就当喝甜水了,
当即,一小勺银耳莲子羹入口。
入口的瞬间,还尝不出什么味儿,只觉软糯温吞,
但是三息后,便觉清甜更似梨涡,滑嫩更如新雪!
简直是人间仙品!
此品只应天上有!
当即,皇帝也没了用餐仪态,咕噜噜,三分钟内把莲子羹全部喝光。
说来也奇,此莲子羹不仅润喉解渴,滋味殊绝,皇帝这些日子的烦躁,也似随着那羹汤入腹,散去了一些。
本因着老妻去世,皇帝的心情就不太妙,加之朝堂大臣频频上谏,他几乎快一个月没好好吃饭了。
可是今日这汤,喝完却心情颇好,甚至有再来一碗的冲动。
“罢”,皇帝合上扇子,起身,“朕去看看。”
小太监宫女不敢怠慢,紧紧地跟在皇帝身后。
这边,皇帝慢悠悠的、一步一晃,往浮绿敞轩踱步而去。
脚下砖石路蜿蜒,两侧花草摇曳,本就一百余步距离,很快就到了。
待走近,老王爷还沉浸在美食里,倒没注意到皇帝来了。
大部分贵客没见过皇帝,也有少数见过。
待皇帝视线一扫,顿时,认识皇帝的人正欲起身,却在皇帝的示意下,只是问了好,并不曾暴露皇帝的身份。
待见到贵人一直走到身前,老王爷才回神,起身,想让皇帝入座,却找不到空位。
皇帝呵呵一笑,直接让太监搬了个小椅子,
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坐到了老王爷旁边。
姜怀安自是认识皇帝的,此时亦不敢作声,只垂头看桌子,心里暗暗等待下一道菜早点上来。
倒是那些不认识皇帝的,依旧谈笑风生,或许是没留意到众人神色变化,或许只是单纯把皇帝当作王爷的普通朋友,沉醉于宴饮中,倒是心无旁骛。
老王爷暗暗觉得不妥,但皇帝却笑笑,示意他别拆穿,
一边背往后一靠,仿若闲云野鹤一般,欣欣然地看着底下众人,有点漫不经心。
很快,歌姬们一舞毕,潮水般退去。
此时,是上正菜的时候。
皇帝顿时饶有兴趣起来。
很快,二十七人份的主菜就上完了,
皇帝津津有味的看去,只见第一道,便是红色脯肉,微微发焦,带着油香。
皇帝喊住快要离开的婢女,“这是什么肉?”
婢女并不认识皇帝,当即也只是微微纳了纳身,“苏小姐说这道菜叫‘胭脂烤鸭’。”
烤鸭?
鸭子还能烤着吃?
见婢女说完就要离开,皇帝再次悠悠叫住她,“这位苏小姐,是何方人物?”
婢女闻言看了王爷一眼,还是纳了纳身,“奴并不是很了解,要不,您直接问王爷吧。”
王爷让婢女退下。
拿起一块薄得透明的烤鸭皮,蘸上一点浓稠得仿若黑玉的甜面酱,又夹起细如发丝的葱丝、翠绿鲜嫩的黄瓜丝、红得透亮的山楂细条,层层叠叠,亲自放进皇帝的餐碗里。
皇帝轻咳几声,七十岁的亲哥服侍自己,饶是皇帝,也觉得不妥,当即,皇帝往小太监看去。
小太监急忙请王爷坐下,自己来就行。
谢老王爷呵呵一笑。
倒叫皇帝不明白起来。
老王爷眨眨眼:“你吃了就知道了。”
皇帝看他包馅料的时候就馋了,此时正好借坡下驴,筷子刚触到面皮,
裹得满满的馅料就要溢出来,
皇帝皱眉,这,怎么吃?
此时,老王爷却毫无包袱,直接用手,拿起了自己碗里的烤鸭,还看了皇帝一眼。
那眼神,仿佛在说,学我一样用手。
用手?皇帝当即皱眉,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烤鸭实在太香了,一边的小太监只能用餐刀,把烤鸭皮一割两半,
如此,倒是方便夹起来了,皇帝挺满意。
方入口,那烤鸭便似化了一般,只消微微一嚼,便香气四溢。多日未食荤腥的皇帝,顿觉人间又活色生香、有滋有味起来。
老王爷见状呵呵一笑,毫不相让地迅速把第二块烤鸭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