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狸花口水掉下来了,

这个肉肉、怎么可以这么香!

喉咙里发出欢快的咕噜声,

它迫不及待地叼起一小块香喷喷的鹅肉,细细咀嚼起来。

一双凤眼,更是享受似的微微眯起来。

吃完,小狸花已经不满足于苏酒酒的裙角了,当即,一个飞跃,咻得窜上厨台!

苏酒酒:!!

眼疾手快的把小狸花揪下来。

还好,铁锅炖大鹅依旧浓香无比。

锅里也没有猫毛。

众人见苏酒酒又咔咔地舀起整整一海碗,

有点不解这位苏小姐要干啥?

小狸花再可爱,胃容量也是有限的啊。

却见,苏小姐水灵灵的走到柜子前,一、二、三……

一只只筷子从她手里鱼跃而出,最后,众人数了数,竟然有十九双!

难不成,苏小姐要……

苏酒酒拍拍手,行动间利索又自信。

“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过来吃大鹅!”

她声音清越,众人也不敢怠慢这位王爷钦点的大厨,一个接一个走到锅灶前。

可是,这没焯水的大鹅谁敢吃啊?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犹豫起来。

没人敢做第一个吃大鹅的人,

只是又不好说,

谁也不想拂了苏小姐的面子。

最后,还是老陈师傅站出来,问苏酒酒要了一双筷子,颤颤巍巍地夹起一块极小的鹅脖子。

海碗里还有不下二十块鹅肉,

但老陈只选了鹅脖子。

其余的鹅肉,仿佛在等众人的筷子。

此时,见老陈师傅已夹起鹅脖子,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大家都不由都笑起来。

老陈师傅:“那我先尝一尝。”

咽了口唾沫,陈师傅细细嚼着。

鹅脖子上本就肉不多,但是也最鲜最入味。

老陈皱起了眉,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众人:早说吧,肯定腥、不好吃!

老陈缓缓摇头,

众人理所应当,

苏酒酒好奇,他要说什么。

因为,苏酒酒前世做的铁锅炖大鹅太多了,她心里清楚的知道,新鲜的鹅肉是肯定不会腥的。

果然,陈师傅的眉头,又渐渐舒展了。

“这味道,一个字,绝!”

“不仅毫无腥味,鹅肉原本的甘香也烘托得很好,简直……”

“简直是我老陈,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鹅肉!”

陈师傅筷子又往那海碗叉去,这一次直接挑了一只鹅脯肉。

肉质一点都不柴,是正好入口即化又有咬劲的程度!

苏酒酒站在一边微微而笑。

一旁的老刘吸吸这香气,之前坚决不吃的态度也融化了,

“小王,你去夹两块。”

小王:“啊?”

老刘:“还当不当我是你师傅了,去,夹两块!”

小王:“哦。”

迈着沉重的步伐,身挑巨担似的,小王走到海碗前。

“苏小姐,我要两块。”

苏酒酒:“好”,她直接用公筷捞起两块,笑眯眯的放到小王的小碗里。

小王嘟嘟嘟跑到老刘师傅跟前,“师傅,咱吃吧?”

老刘不再犹豫,当即吃起来。

一瞬间,他就明白老陈为何如此浮夸了,因为,真的,太好吃了!

这一碗鹅肉在此,即使龙肝凤髓端到他面前,他也不想吃了!

众人观察至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凑到苏酒酒身前,

一人一双筷子,果然够用!

苏小姐想的真好!

且说,苏酒酒见众人都吃得不停,就着手开始调北京烤鸭的酱、以及外面裹着的软皮了。

大齐人还从未吃过这北京烤鸭,

苏酒酒调酱的原则,就是完完全全符合前世国宴的标准。

前世能被万人追捧的经典烤鸭,一样可以拿下大齐人的味蕾!

苏酒酒取了一些面粉,加入灵泉水,这一步要仔细搅匀,不能有面疙瘩。

另取适量糖盐、八角、香叶、小茴香,

另有一百克的生抽、五十克的老抽。

最后一骨碌倒进油锅中,慢慢炒熟,继续加糖盐、生老抽。

苏酒酒甚至根本就没尝味,直接炒好就出锅了。

因为太熟悉了,苏酒酒虽然没尝,对此时的口感也是了然于胸。

接着,苏酒酒让刀工特别好的刘师傅切葱白和黄瓜。

很快,细细的丝子就从刘师傅手中舒展开,此时,葱香和黄瓜的清甜,都飘散在空气中。

还有一些苏酒酒提前备好的山楂条,都被苏酒酒一条条的码在小碟子里。

此时,葱白、黄瓜、山楂俱全,

这三样原本不太和谐的东西,混在一起,却别有清香。

众人虽然没吃过,也知道这些东西,倘若裹上那“甜面酱”,再配上烤鸭,有多美味。

烤鸭、甜面酱、葱白黄瓜山楂条……

当即,小老师傅都闻香而至,

眼看就要人手一只烤鸭片了,

苏酒酒赶紧拦住大家,

然后飞快的调面粉,上锅一窜,就蒸好了。

烤鸭皮比蝉翼还薄,又软硬适中。

看着面皮,大家又疑惑了。

为何只是吃烤鸭,还要配个皮子?

苏酒酒微笑,手指拿起一片还热乎乎的皮子,再轻巧的夹起嫩绿的黄瓜丝和葱白、山楂条,再加上片得香香的烤鸭,然后把皮子一裹。

众人:!!!

不敢相信,还有这种吃法!

口感那得多丰富啊!

苏酒酒摊的二十多张皮子,几分钟内全部一扫而光!

看着众人只顾眯眼吃、甚至忽略窗外动静的样子,苏酒酒微微一笑,

这才暴露出我华夏美食的一角,就征服了这么多大齐人!

各人吃之前:犹疑、徘徊、不接受。

吃之后:真香!

嘿嘿,美食果然是不分国界的。

苏酒酒笑起来。

外面太阳升得老高,

已经是辰时了。

待所有菜皆做好,苏酒酒把它们都放到那笼子里保温。

还有一个时辰,王府贵客们就该到了。

虽说都是贵客,但大部分是谢王爷的老熟人。

此时,王府门口皆是轿舆、车马,一派门庭若市之景。

倒是王府一个角落里,当今陛下,正坐在那隐秘的倦勤轩里,皱着眉看着眼前的莼菜牛肉羹。

旁边的太监小谨子安静侍立在旁。

眼见着主子拿着那勺儿慢慢搅着,汤水的鲜香连自己都闻到了,

可是陛下他就不吃!

这么想的也不是他一个人,偌大的水轩里,其实挤着三个宫女、两个太监。

大家都侍立在一旁很久了。

偏偏中午的寿宴,他们还得站着服侍陛下,根本没时间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