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商都

中秋节刚过没几天,教坊司下,商都闻名遐迩的清风院给全城达官贵人都下了帖子,邀请显贵们下个月十六号拨冗下榻清风院,新进院的姑娘阮宁儿,欲为诸位宾客献舞。

这还是这位在商都青楼之中早有盛名的阮宁儿第一次在人前献舞,就是不知道是否能配得上“清风院十年来最有天赋的姑娘”的称号。

九月十六号午后,清风院正门打开,两队小厮手拿肩抬洒扫用具走了出来,将清风院前后左右近百步尽数清扫了一遍;洒扫毕,又有另一队小厮在门外披挂灯笼与彩绸,很有一番大宴宾客的气象。

有那富贵闲人在申时初就持帖而来,自有小厮丫鬟引入惯常用的雅间或是在大堂就坐。

清风院与倚翠馆乃是商都最大的销金窟,从庭院布局到桌椅陈列自是不同凡俗,名家画作,大家书法,黑白残局,琴鼓清鸣,与青绿绢帛点缀,使清风院尤甚雅致。

每一张案几边都有一名身着各色宫装的清丽佳人为宾客斟酒,即便是哪位贵人调笑几句也都自己急急掩下,因为今天二楼三楼的雅间里也都是身份莫名的人,谁也不知道哪句话会得罪人,所以都安分低调。

清风院极有分寸,将帝都所有达官显贵中能登门送帖的人家罗列出来,最终派出的帖子一百四十九张,来的人正好一百二十位,将将坐满大堂与二三楼的雅间。所以,能在这里的人也都是公认的商都有分量的人。虽商都官员不许狎妓,可听歌观舞,吟诗清谈不在禁止之列,只不过真有正人君子亦或洁身自好者并不会出席。

清风院另一聪明之处在于,提前十五天非常正式地将商都其他十二家青楼的头牌姑娘也请了过来,不是为了抬高阮宁儿的身价,而是清风院把人都请来了,其他同行那里金主必然少了,这相当于变相的给予补偿,况且同时请十二位头牌那花销也是不能少了的。

所以仔将近申末,迎着漫天红霞,踩着满室流光,十二位绝色佳人相携而来,偌大的厅堂里阵阵低呼,仿佛天下角色齐聚一堂,可这清风院依然盛不下这些美色。

十二位衣着各色纱裙外罩镶绣斗篷的佳人,环肥燕瘦,朝着堂间众人看去,让这清风院都有一瞬间的失语,只见诸位姑娘盈盈失礼后,各自走向相熟的宾客那里,或是在堂间安坐,或是去楼上雅间,虽引起一阵窃窃私语的骚动后也都安静下来。

见有其他姑娘过来,原本清风院为宾客斟酒的佳人们略略行礼后,也都安静起身退下,就可见清风院调教人的功夫如何。

酉时二刻,清茶淡酒饮过,就有小厮端着一壶壶新酒与杯盏送到各位宾客案上,再收走用过的酒器。有那好酒的人就开始惊呼,“竟是三十年的青梅雪酿”,众人才反应过来,今天清风院这阵仗太大,就是不知道稍后出场的阮姑娘的歌舞是否能配得上这满堂显贵,一室佳人与这青梅雪酿了。

酉时三刻,第一声钟磬之音远远传出,厅堂里的宾客安静下来,眼神向中央高台上汇聚;第二声钟磬之音响起,从二楼的雅间里响起琴声与铃鼓声;第三声钟磬之音传来时,正对高台的门口处有乐师在吹笛拨弦。

然后有一道清亮婉转的声音从空中飘来,似仙乐临尘又似幽冥低语,让人神魂一震。

“清风醉月暮秋天,怎却叫,闺阁沉沉”,

“明月清晖惹春心,难道说,郎君切切”

词牌并不是名家所做,少女相思的小调,常见于北地乡野,此时听来却别有一番风流。

上阙唱罢,只见连着高台一直紧闭的纱窗左右分开,一位身量高挑,衣着青绿带红的宫装女子缓步而出。就几步,仿若行云,又似流水,在从天而降的细小绢帛之中如同漫步云端;女子纤纤玉手持着团扇,不见真容。

琴声再次响起,此女子再次唱起;

“晓风朝阳带秋露,不见得,浅眠早妆”

“红霞送归鸿雁唱,想来是,难言早归”。

唱罢,鼓铃叮咚,团扇轻移,垂首微抬,佳人露出角色真容,秋水杏眼轻扫,满堂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