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

韩地必然是成功布局的大胜,而且这场大胜绝对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朕告诉你们。”

“韩地,从今往后将彻底安定。”

嬴政高举着手中的捷报,极为振奋地对满朝文武说道。

这句话更是让满朝文武充满了好奇。

王绾忍不住了,站出来,大声问道:“敢问赵王,韩地究竟发生了什么?赵王为何如此高兴?难道赵烈已经击退了敌军?我军大获全胜了?”

这个问题一出。

所有文武官员都注视着嬴政,等待着他的回答。

“赵烈给朕带来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嬴政大笑着说道。

看着嬴政眉飞色舞的神情,显然,此刻他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

试想一下。

能够让堂堂秦王嬴政如此兴奋,如此难以平复,那该是多么重大的胜利?赵烈又立下了多么伟大的功绩?

“朕告诉你们。”

“魏国公子魏泰,被赵烈一箭射杀。”

嬴政面带笑容地说道。

“魏国公子魏泰?”

“号称魏国最杰出的年轻才俊,也是魏无忌寄予厚望的魏国守护者?”

“他竟然死在了赵烈的手中,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这件事足以打击魏国,让他畏惧我大秦的天威。”

“魏无忌全力培养的继承人,这一次饮恨了。”

听到魏泰的名字,众臣纷纷恍然大悟,毕竟魏泰的声望或许在天下并不显赫,但在魏国却寄予厚望,能力非凡。

但下一刻。

嬴政再次开口。

“赵国上将庞煖,被赵烈所杀。”

嬴政紧接着说道。

这句话一落。

整个大秦朝堂上一片寂静。

每一位朝臣都陷入了极大的震惊,目瞪口呆。

如果说魏泰仅仅是魏国年轻的才俊之辈,或许在未来是魏国的顶梁柱,但目前还不是,声望还有所不及。

但赵国上将庞煖就完全不同了。

他可是声名显赫,统兵能力,威名远播,作为赵国老牌的上将军,地位与廉颇一样,是守护赵国的顶梁柱。

在天下间有传言。

只要赵国的廉颇不死,庞煖不死,李牧不亡。

赵国,曾如坚不可摧的磐石。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赵国的三位顶尖将领中,竟有一位遭遇了不幸。

这位不幸的将领,正是在秦国最年轻的主将赵烈的剑下丧命。

庞煖领军攻秦,无疑是赵军的领军人物,甚至可能是赵魏联军的统帅。魏泰虽然年轻,但资历尚浅,不足以指挥庞煖。

庞煖的死,意味着赵魏联军必定遭受了赵烈的重创。

否则,一位尊贵的上将怎会轻易陨落?

“庞煖,赵国的资深上将,竟然陨落了,而且还是死于秦国的年轻战将赵烈之手?”

“难怪大王如此喜悦,这样的大胜,赵国失去了庞煖,就如同失去了一只臂膀。”

“从此以后,赵国的国力必将进一步削弱。”

“庞煖之死,对我大秦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这样的胜利消息,大王怎能不欢喜。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议论,每个人都充满了振奋之情。

韩地之战,虽然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但听到庞煖的死讯,他们便已知晓战局的走向,秦国的军队必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看到朝臣们的反应,嬴政并未感到意外。

赵国的上将庞煖,名声显赫,多年来也让秦国吃了不少苦头,如今他的陨落,足以让秦国为之振奋。

但是,真正的胜利消息还远不止于此。

与斩杀上将庞煖、魏泰相比,这次大胜中斩杀敌人的数量才是真正让嬴政感到无比振奋的。

“赵高。”

“宣读捷报。”

嬴政将捷报递给赵高,声音威严。

“遵命。”

赵高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接过捷报,目光一扫,脸上也露出了难以言喻的惊讶,但他不敢耽搁,大声宣读道:“臣冯去疾拜上,现呈上韩地的捷报。”

“我大秦在韩地的主将赵烈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成功引诱敌军深入,使敌军对我大秦的防备松懈,轻视我大秦在韩地的军威。”

“此战。”

“赵烈在南阳与敌军交战,坚守城池六日,斩杀敌军无数,并且每天减少防备,给敌人以我大秦力竭的假象,到了第七天,南阳城被攻破。”

“我大秦南阳的守军撤离,留下空城给敌军。”

“当敌军全部进入城中后,赵烈将军的计划得以完美实施。”

“起初,赵烈将军便将南阳城的百姓迁移,并在城中布置了大量火油和引火物,敌军一旦入城便如同被困在瓮中,无处可逃。”

“赵烈将军命令隐藏在城中的精锐士兵立刻点燃火油,整个南阳城变成了一片火海,敌军十几万大军如同惊弓之鸟,全部葬身火海。”

“我大秦大获全胜。(赵烈功不可没)”

“此战。”

“赵魏两国联军共计十八万,其中六万骑兵,十二万步兵,我大秦守军斩杀敌军,焚城灭敌,总计歼灭敌军近十万,俘虏近八万。”

“我军阵亡不过两千余人,伤者不过三千余人。”

“我大秦军队,大获全胜。”

“此战,一切归功于赵烈将军的指挥,赵将军功勋卓著,臣亲眼所见,另外,赵将军对待降兵的恩德,使得韩地数十万降兵对大秦感恩戴德,此次赵魏联军来袭,多次试图策反韩地降兵,但无人动摇,韩地降兵全部忠于大秦。”

“此战的胜利,不仅因为赵烈将军的智谋,更因为赵烈将军统帅三军,众志成城,赢得了我大秦精锐士兵的信任,这才有了如此辉煌的胜利。”

“臣冯去疾,特此上奏,为赵烈将军请功。”

“请大王赐予赵烈恩宠,有赵烈为大王效力,这是大王之幸,也是大秦之幸。”

赵高的声音充满了震撼,他大声宣读着捷报。

这些都是冯去疾发自内心的话语,可以想象他在书写这份奏报时是多么激动。

听到这宣读的捷报,所有的朝臣们都惊呆了。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嬴政。

如果不是这份捷报出自冯去疾之手,他们或许还会有些难以置信。

“我军阵亡不过两千余人,伤者不过三千余人。”

“歼灭敌军近十万,俘虏八万。”

“敌军大将庞煖、魏泰,全部被赵烈将军所斩杀。”

“这怎么可能?”

“这是何等的战果?”

“自我大秦立国以来,乃至于天下各国立国以来,何曾有过如此悬殊的伤亡比的大胜?”

“两千人的牺牲换来了十万敌人的灭亡。”

“这简直难以置信。”

“难怪君主会如此激动,难以平静。”

“原来不仅仅是因为庞煖被赵烈所杀,而是这场胜利的果实。”

“赵烈将军真是精妙的布局,精妙的南阳之战,所有的计策都紧密相连,太惊人了。”

“幸好赵烈是我们大秦的将领,如果他成为我们的敌人,那将是一场灾难。”

“这样的智慧,这样的策略,难怪赵国的上将庞煖也会败在赵烈手中,幸运的是他是我们秦军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