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烨花了这么多的财力和精力去渲染那末世将临的氛围,自然不只是为了看人们为此慌乱着急的样子。

在赫列托辞去了研究院的工作后,很快就有人接替了他的岗位。

潘朋,一个材料学的博士,在读本科的时候与吉胤在同个学校学同一个专业——化工专业。

潘朋比吉胤大3岁,是吉胤的学长。

他们在各自的年级里的成绩都是经常排第一名的,吉胤也不时地向潘朋请教问题。

但后面两人读硕士后选择专业却不一样了。

吉胤因为经常做噩梦,找心理医生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他打算攻读脑科学的专业,想借此为自已解梦。

而潘朋则选择攻读材料学,他的理由很简单:研究出新型材料,然后靠专利费享受一辈子富裕生活。

两人虽然没有继续攻读同一个专业,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却没断过。

而现在,潘朋正待在实验室重复着他的实验。

他将一个度着一层透明膜的长方体金属元件放在了一块大理石上。

而那块大理石则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缸上,玻璃缸里装满了水,一个温度计也插在了水里。

潘朋检查完一切,发现没有问题,便按下了手上的按钮,开始了他的第298次实验。

只见那块度着膜的金属小元件从坚硬的大理石的顶部钻进了大理石的内部,而后又从大理石的下方出来,掉进了水里。

水里也冒着细微的水蒸气,潘朋看到这个现象,十分高兴。

在金属元件还没落到玻璃缸的底部的时候就关闭了电源。

这就是他发明的快速烧水机器

当然不是。

那个玻璃缸里的水虽然刚才还冒了些蒸汽,但是潘朋却敢直接徒手触碰那个玻璃缸。

玻璃缸的水并没有沸腾,插在里面的温度计的数值并没有明显的波动。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块大理石,它被那个金属元件穿过,但它上面却没有留下任何孔洞。

但金属元件穿过去的地方确实留下了与周围不一样的痕迹,像是融化之后又冷凝的样子。

那个金属元件只是高熔点的铪合金制成的而已,里面含有一个快速加热的装置,并没有什么特别。

而这种奇怪的现象就是由那层膜造成的。

它是一个温度传输的介质,但它只会将温度给传输到它与其他物体的接触面上,并把温度锁定在那个接触面上不让温度向其他地方移动。

这样就会导致那些物体的那一极小部分接触面受到极高的温度快速融化成液态,那金属元件就能像一只鱼一样在固体里游泳。

当它不再与原先的接触面接触后,那局部的高温便会被空气或者与它相邻的其他固体介质迅速带走,温度分散到各个地方,对物体整体的温度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潘朋对眼前的实验结果感到十分高兴,虽然他已经连续试验成功了70多次,但每次试验时他的内心还是十分忐忑不安。

他的这个发明很早就已经去申请专利了,但现在还没有收到回复。

他的试验除了用来寻找漏洞,更是为了打发等待申请专利结果时那无聊的时间。

他正享受着这次试验成果给他带来的喜悦时,实验室的门铃突然响了。

“潘博士,您的快件到了,我顺路帮您取回来了,我就放在外面的桌子上了,您忙完了记得来看哟!”

实验室里的广播传来了一阵女声。

琪玵,她是潘朋的实验室招来的临时助手,人很勤快,但只有周末有时间来帮忙。

而周末只有潘朋这个三十岁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牵过的人会待在这里。

所以琪玵也只是来帮忙打打杂而已,清理一下那些不爱收拾的人在工作日留下的痕迹。

潘朋急忙按下按钮,打开那紧闭的实验室大门。

琪玵早已不见踪影,她这人总是很忙,但时刻都充满着活力。

潘朋又没有见到琪玵的真面目,但他比起那些同事好一些,他至少听过她的声音。

而其他同事可能都不知道有过这个人,只是每周一来工作的时候桌面和地面确实整洁了不少,那可能是海螺姑娘降临过他们的工作场所吧!

潘朋倒是不在意这个,他更想知道眼前的这两个快件里装的到底是不是他日思夜想的东西。

他左手拿起一个快件,右手拿起桌上的美工刀。

他沿着边把快件划开,取出来那一沓厚厚的用订书钉钉紧的文件。

封面他只瞟了一眼,里面内容也并没有仔细地阅读,他直奔主题,他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

“通过”这两个字对潘朋来说格外醒目。

这意味着他可以靠着专利费待在家里提前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养老生活。

他之所以笃定自已的发明可以让他躺着赚钱、从此吃喝不愁,是因为当前的大环境似乎很需要他这种发明。

在末世将临的氛围渲染下,许多人都滋生了逃跑的念头。

可是往哪儿逃、怎么逃,这似乎是个难题。

逃离地球?

有没有宜居的星球暂且不说。如何能不被人察觉地逃走和那日益昂贵的化石能源才是眼下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样就已经让很多人没有逃离这颗蓝色星球的可能了。

而富人虽然有足够的资源让他们自已逃跑,可逃到了外太空的话,无疑是让他们赤裸着身子在沙漠中行走。

在太空里,好像并没有贫穷和富有这一说法。

他们也舍不得自已通过努力投胎得来的财富,于是他们便想着逃到地底。

先在地底下藏起来,看上面的人与外星文明的战斗是否胜利再决定是否出来。

而潘朋的发明如果被用到地底探索的事业上,很有可能超过那20世纪就存在的至今无人打破的最深探地记录。

而且比起那些飞往太空的巨物,化石能源并不是使用这个玩意儿的必需品,使用它时只需要把一个熔点高的东西不停地加热,剩下的就交给地心引力了。

富人们肯定就会因此争先恐后地来给他送专利费。

潘朋忍不住向别人分享自已的喜悦,向平时和他比较要好的同事莱尔打去了电话。

这个消息对莱尔也算是好消息,因为他对潘朋的实验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他也能连带享受些福利。他从研究所工作完后就不需要跑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他可以正式退休了。

潘朋拨通了电话,一边向电话那头分享着好消息,一边单手用刀拆开了另一个快件。

这是一个专利使用申请书,潘朋眼睛直接向着金额那里望去。

那是一串潘朋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他看呆了,要不是莱尔的的及时打断,他可能会因为这串数字背过气去。

潘朋向莱尔分享完喜悦后便挂断了电话,他重新认真地看了那个使用申请书。

申请方并不是与探地毫无关系的公司,它是一个能源开采公司。

而用途是用这个发明去到更深处开采能源。

都快没命了还想着开采能源,潘朋吐槽着,但一想着自已也是发了这末日将临的灾难财,也没有再多说下去,他直接在授权人那一栏签上了自已的名字。

柯烨就是这个使用申请的真正发起人,连潘朋的专利都是柯烨自已亲自通过的。

他心里规划着:如果那个发明能成功让人们探索到更深的地方,有效地解决化石能源紧张的问题。那么之前的闹剧就该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