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宁决定还是先不出现。她不敢冒风险,首先出入境管理中心就没有她的记录,其次万一塞尤提卡这种没有安装卡槽的人出现,IIB那群人可不是吃素的。每次要出门的时候,孙小宁在塞尤提卡右侧太阳穴上画上一个假的卡槽样式,以假乱真。
长时间不出现,那实验进度怎么办?孙小宁想了个办法,姐姐每天都还在参与项目,只要搞一台读卡器,知道每天实验的情况就行了,可以远程指导。这个空档期,只有姐姐一人干两人的活。
读卡器怎么搞?
孙小宁说,她有一个神通广大的朋友。就像所有工业制成品一样,读卡设备也是一种工业产品,虽然他稍微特殊了一点,管控也很严格。只要是工业产品,就会有不良率和报废,这个管理系统也许很严密,而管理这一切的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漏洞。谢尔盖这种人生存空间有赖于此,没过多久,谢尔盖拿着机器来到亚伦的家。
“这是旧型号。能用,但是信息颗粒度不高,模型比较模糊,将就用吧。”
孙妍菲心里忐忑,这算怎么回事?小宁又舍不得放弃科研课题,又放不下雅库特小女孩,这样既要又要,可苦了自己了,一想到每天回家前还要去妹妹那里交代一切,她就觉得自己像是要在她面前脱光,裸体示人。这让她很难受。
孙妍菲提前来到了沟通会现场,“红书”项目的各个课题组的科研同事都来了。古生物学,脑科学,神经学,病毒学,计算机,量子研究,等等。高尚的是职业,不是人,科研院所里面也有江湖,每个研究小组都摩拳擦掌,想着冲击人类最终的哲学秘密——我是谁,也就是自我意识的研究。并且实现不会死人的意识传输。
新的金主也到位了,大名鼎鼎的量子波动,正是天赐良机。
大会议室内,所有同事都等待着量子波动的代表,项目负责人敏哥正陪同参观实验室情况。等下各个课题组还要汇报相关的研究情况和进度。
“听说了嘛?”
孙妍菲旁边搞脑科学的罗平抬着一副金属架变色眼镜低声跟她说,这人是实验室出名的小灵通,哪里有八卦,哪里就有罗平。
“听说什么?”
“咱们项目之前的老板,沈万林。”
“知道啊。死了嘛。这不千方百计找来的新资方。”
“你知道是怎么死的?”
“报纸上说是搞非法意识传输,然后出了意外。”
“非也。非也。”
“什么话赶紧说。”孙妍菲放下笔。
“报纸上说那是拔卡人所为。”
“不然呢,都在通缉他们了。”
“我觉得不是。”
“何以见得?”
“你想啊。以前拔卡人都在干什么,搞反对插卡的行为艺术,政治讽刺,说到底是行为艺术。现在搞得什么,意识传输!妈的,这不打脸嘛。这间不到三十平的会议室,坐着这个领域的顶尖青年技术人才,搞了三年了,理论模型都还没影,什么高阶表征派,全局工作空间,信息整合理论,预测加工模型派,量子意识玄学,光是理论对战,各个派系谁也不服谁。怎么就社会上突然冒出来一个奇奇怪怪的组织掌握了意识传输技术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罗平说的煞有介事。孙妍菲也觉得有点道理,点点头。
“再者,沈万林不是傻子,如果技术还不成熟,他不会去以身犯险。随便找个志愿者就行了。要钱不要命的主儿多得很。”
孙妍菲没深入想过这个问题,感觉罗平说得挺有道理。不免仔细看了看这个平时看上去有些木讷的中年男人。
“那你觉得呢?”孙妍菲反问。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那个拔卡人组织,说不定就是咱们实验室的人,也许就在这间会议室里面。”
孙妍菲抬头环顾了一圈,同事们似乎都深不可测的样子,白天科研,晚上搞些秘密活动?她突然想到自己,想到小宁,自己不也是一样,背负着各自的秘密。故作轻松的冷笑一声:“哈。罗博士,你这也太扯了。”
“我都说了是大胆假设。不仅如此,沈的死亡也许就不是意外呢,假如真是会议室这群人操作的,传输过程中制造点人为的意外,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杀人于无形。”
“蓄意谋杀?”
“哎。孺子可教。”
“你当警察都是傻子?”
“警察主要职能是确定嫌疑人和找证据,我没说我有证据,假设嘛,说不定警察也在这么假设。”
孙妍菲做了个怪表情,表示不同意。罗平还要反驳。项目组负责人陈敏已经走到会议室了,“各位同事,静一下哈。咱们项目的资方代表,卡特先生来了,大家掌声欢迎。”
孙妍菲看到,一个穿着丝绒材质的西装的男人出现。个子不高,体态有着富人锦衣玉食的微微发福的状态。尤其是精心修剪的胡须令人印象深刻,像是倒U形的抛物线。
“各位老师。大家好,咱们不要搞得这么官僚,我呢今天是代表戴先生来看看大家。同时呢,也过来认识一下大家。”卡特顿了一下,“戴先生亲自表态了。首先,在科研探索的方向上,戴先生让大家放一百个心。整个项目组的研究方向不变,这是其一。对于研究资金支持,公司是只多不少,这是其二。第三,项目的各个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不变。所以,我今天来,就是给大家吃定心丸的。”
掌声雷动。
陈敏脸上乐开了花,毕竟不管不问只出钱的大金主可不好找。随后是Q&A的环节,一切都是顺利成章。
孙妍菲没什么感觉,她不太热衷于政治,即便是科研院所的政治。不过可以想象的是这位大亨,确实资金是太过于充裕,似乎还带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表面上一切都没有变,实际上一切都要变了。量子波动承诺,不改研究方向,不减资金支持,不变更人员,确实这一切他们都做到了。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之后他们派了人,成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权力架构直接在陈敏之上,说白了,敏哥从项目负责人,管理者,变成了一个高级技术顾问,权力基本架空,没有任何签字权。实验室要买几张A4纸,都必须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同意,更不要说什么动辄天价的实验设备。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孙妍菲算是弄明白了委员会的运行逻辑。权力倒是其次,他们非常关心研究进度,重点的方向没变,但是推进非常快,实验室的氛围明显变了。
孙妍菲不是一个进取型的人,但是实验室氛围,还有每天和孙小宁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学术交流,让自己被动提高了。无意间她们发现了所谓“传输意识”的新实现方向。首先是,在猛犸象上发现的一种古老病毒,对大脑细胞及基因层面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古代猛犸以及现代大象,“大象墓园”现象的根本原因,大象们构建了超脱于个人之外的群体“宏意识”,但这仅限于生命寂灭,承载意识肉体行将毁灭的时候才会出现。然后,根据猛犸象上的发现,孙妍菲的课题组还进行了病毒载体运输基因编辑系统的改良,从源头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和意识模型。就是这个模型带来了技术革新,打开了一扇神秘之门。
简单来说,意识并不能进行所谓的“传输”,而是首先要在非人体的模体上构建一层低能的“壳意识”,就像一些刻在遗传DNA代码上的所谓本能和“出厂设置”婴儿都会具有的低阶意识,比如,天生的恐惧,怕蛇,怕黑,还有朴素的物理学常识,一个物体不会占据两个空间,东西不会凭空消失等。然后,在这层壳里面利用技术手段复制一个人体的意识核,注意不是传输而是重构,当然前提是基因层面的意识研究成果稳定。
当这个重构的意识逐渐填满模体的整个意识体,内外协调之后。就可以说这个“意识传输”成功了。
孙妍菲理论模型初步成型之后,立刻进行了评审委员会的汇报。连续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实验室的人都有点吃不消了。量子波动简直是科研压榨机。
卡特找到了孙妍菲,“孙博士。你们的理论模型非常有价值,你们准备一下,给戴先生当面汇报。”
“卡特先生。我们的研究还在理论模型阶段,可能还不太成熟。”
“不要有压力。孙博士,我们都在探索,见一下戴先生很有必要。”
孙妍菲只好答应,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卡特突然招招手,让孙妍菲靠近些。孙妍菲脑子动了一下,办公室只有她们两个人,孤男寡女的咬耳朵说悄悄话似乎有些不妥。卡特也看出来了。
于是拿出一张便利贴,写了几个字,孙妍菲一看,嗡的一声,头都大了。
纸条上写着:让你妹妹孙小宁一起来。
确定孙妍菲看到纸条上文字之后,卡特将其揉成一团,拿出打火机点了,顺便点了一根烟,目送着脑瓜子嗡嗡响的孙妍菲走出办公室。
孙妍菲一开始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实验室的人看出来了?想来也是,自己又不是搞基因编辑的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做出研究成果?但那这件事只有自己课题组的人可能猜得出来,课题组还有其他基因编辑的科学家,就算是同项目的其他课题组也不可能猜得出来。要不就是小宁那个朋友?那个大个头的倒爷,这人很神秘,根本不知道什么来路。
孙妍菲不明白,只是回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孙小宁。
“我去。”
“你不怕暴露了?”
“我们已经暴露了。还好是量子波动的人不是IIB。”
“那你还去。”
“量子波动跟官方上面不是一个鼻孔出气吧。上面可是要把量子波动最大的卡带业务国有化。应该犯不上管这点小事,只要不是IIB。”
“也好。这个研究成果主要是你,你汇报也对,之后就可以见光了吧。”
“也许吧。说不定,也许戴老板要把咱们这个项目独立化呢。”
“太乐观了。理论模型到实验成功隔着天堑呢。再说,我猜应该不止我们课题组。”
事情和孙妍菲想的一样,有三个课题组都进入了给戴先生当面汇报的流程。其中一个是罗平所在脑科学方向的。汇报当天,她们来到量子波动的“光锥”,巨大的奥林匹斯山一般的建筑物着实震撼了她们一把。之前都是听说过,没见过。
汇报的地点在光锥的顶点,最顶层的办公室。
轮到孙妍菲这一组了。办公室门打开,新闻中的大人物,戴明远出现了。孙妍菲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西装革履老头,精神非常好,深浅不一的老人斑遍布从额头到太阳穴。更加诡吊的是,这老头居然没有卡槽!也就是没有插卡带的地方。
还没等孙妍菲自我介绍,她就又吃了一惊,小宁居然认识这个戴明远。
“小宁博士。书可以还给我了吧。”
小宁从随身带着的电脑包里,拿出一本皮质封面的书。
孙小宁说:‘“帮了大忙了。”
戴明远拿着这本书,摩挲了很久,说:“我年轻的时候不信宿命论,但是又不得不信。”
孙妍菲看着妹妹似乎都有些不认识她了,这么大秘密居然不告诉自己。看着姐姐吃惊的盯着自己,孙小宁赶忙解释说,“我也是昨天才知道,这回忆录的主人就是……”
“就是我。五十年前,从古拉格逃亡的出来的囚徒——果戈里。”
戴明远挺直了身体,犹如将死之人强行灌注灵气,思绪万千,痛苦和勇气交织,神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