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微风和煦,空气中泛着微微的暖意。李青衍虽走得不急,但山中多年修行,早已练就了常人不可企及的体魄,大半日下来已是走出宗门的范围了。遥遥望去,只见道路前方隐隐出现了一座大城的轮廓。

李青衍回忆起门中负责外门事务的一些师兄弟和师侄们经常谈起这座离宗门约莫一日脚程的大城。这座大城名为“瑶光城”,相传建城初期,有天火自北斗七星中瑶光而出,坠于城中形成了一片湖面,也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城命名为瑶光城,城中相传被瑶光天火砸出来的湖便命名为瑶光湖。

而让李青衍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每次那些师兄弟和师侄们去瑶光城办完事之后 ,总能津津乐道得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其中更是有一些似是很隐秘的内容,他们总是几个人三五扎堆,然后又是兴奋又是谨慎得窃窃私语。

念及此李青衍对前面的瑶光城也生出了一些兴致来了,不免得也再度加快了些脚步。终于在临近黄昏时分他来到了瑶光城的城门前,守门的士兵核验过他的道牒身份后,便轻轻松松入了城了。

缓缓穿过有些幽暗的城门洞,眼前便豁然开朗:黄昏的余晖正好散落在宽阔的街道上,把形色匆匆的人流都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远处阵阵商贩的吆喝传来,有些纷乱但不嘈杂,极目更远处的民居上方,缕缕炊烟袅袅升腾,全然就是一幅岁月静好的人间烟火画面。

李青衍一边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观察着周边的人流和建筑,不知不觉已经华灯初上。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处楼阁,张灯结彩,灯火通明,门前马车络绎不绝,不少穿着光鲜的公子哥成群结队而来。

他不免好奇,走到近前一看,只见门前立了一个醒目的店招,上书“瑶池仙宫”四个大字。正当他思索着这四个字似乎在那些师兄弟和师侄们的窃窃私语中听到过那么只言片语,却听着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响了起来:

“哎呦,这位道爷长得好俊哦,以前怎么没见过呢?”

伴随着娇滴滴的声音,一个身着艳丽,妆容精致的女人便袅袅聘聘得扭了下来。李青衍哪见过这阵仗,想不到自已就好奇看了一眼,这女人就热情得迎了出来。

虽说太上逍遥宗修的是逍遥大道,求的是念头通达,对情爱之事并未有过多限制。但他自幼在山中,平时就深入浅出。而宗门中弟子凡是结了姻缘的,一般都是会搬离宗门,在山脚下居住。所以这二十来年,李青衍接触到最多的异性,都是那些一丝不苟来烧香祈愿的婶子、老妪。

这一来 ,给他吓得连连后退,落荒而逃,身后还传来那女人银铃般的娇笑声:“道长脸皮太薄了吧,我们这的姑娘可喜欢道长讲的修仙养生之道呢……”李青衍听的更是面红耳赤,恨不得给那些师兄弟和师侄们一个个揪出来,通通送到灵玄师叔那边,让他们背上三天三夜的戒律清规。

匆匆逃离了瑶池仙宫的范围,李青衍心有余悸,不怎么敢瞎晃悠了,便打算找一处地方先歇歇脚。既然是出来修行历练的,他自然也没想着要去住客栈,毕竟以前在山中时,坐忘山间,沐浴月辉打坐一夜的事情也是稀疏平常的。但眼前这灯红酒绿的街道肯定也不适合他在此打坐休息的,于是他便朝着一处僻静幽暗的角落而去。

终于找到了一处僻静街巷末尾,有一处破落的店面,看样子应该是店家经营不善,从那已经坏朽了一小半的木门就可以看出来,早已关张多时了。走进了店内,原本的货品早已搬光了,只留了几张破桌椅,看样子应该是个小吃或者茶水铺子。李青衍也没在意,找个角落便盘膝坐了下来,之所以借寄在这,也只不过是在这闹市之中一个人在露天打坐休息的话太过突兀了。

坐定后,李青衍在自已包裹里摸索了一番,发现还有两张从宗门带来的饼,便拿出一张吃了起来。其实从修行者的体质来说,辟谷十几天甚至个把月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宗门里面作息规律,一日两餐基本已成了习惯。所以虽然已过了用餐的时辰,但每天不吃点东西的话,也难免会觉得有点空落落的。

正吃着饼,突然他的动作一滞,远处有脚步声正在靠近着,但他听了一阵后便就不再理会了。这传来的两个脚步声杂乱而沉重,一听就不是修行之人,不过是两个普通人罢了。

果不其然,一会之后门口便出现了一老一小两人。老者蓬头垢面,衣着褴褛,犹如枯树一般的手中还提着一只破碗,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街边老乞儿。但令人意外的是他边上的小男孩,约莫四、五岁的年纪,虽然也是穿着破烂,但却是收拾得很干净,跟老者的邋遢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进来后,看见角落里的李青衍,显然也是一愣,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挪到离李青衍比较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李青衍也没有多做理会,继续吃着自已手中的饼。突然,他看到那小男孩的目光直勾勾得盯着他手中的饼,还默默得咽着口水,那老头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幕,连忙掰过了小男孩的脑袋,让他不要直勾勾得盯着别人。然而,小男孩似乎有点不情愿,还低声得呢喃着:“爷爷,我有点饿……”

李青衍耳力惊人,自然是听到了小男孩的呢喃,他便笑着摇了摇头,从包里掏出了另一张饼,站起来走到爷孙俩的面前,把饼递给他们道:“老伯,这个饼给你们。”

看李青衍起身拿着饼过来的时候,老人内心其实就已经有所希冀了,但等到李青衍把饼切切实实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顿时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了,颤巍巍接过李青衍递来的饼,便要拜下去,口里念叨着:“谢谢,谢谢恩公!”李青衍连忙扶住老者。拜谢过了老者坐定,将饼全给了小男孩,看着小男孩狼吞虎咽,有些爱怜得轻拍他的后背道:“慢些吃,别噎着!”

小男孩吃了半张饼左右就停了下来,目光里虽还有不舍,但却把饼塞到了老者的嘴边:“爷爷,我吃饱了你吃吧!”老者眼中泪光闪动,轻咬了两小口饼,然后哽咽说到:“小宝乖,爷爷吃饱了,你吃吧,吃饱点,明天帮你选个好东家!”听着这话,小男孩“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大声嚷道:

“我不要离开爷爷,我不要什么东家!”

老人赶忙捂住他的嘴,有些歉意得看了看李青衍,有些落寞得说道:

“爷爷也不想啊,但没办法,小宝你要乖,明天不要哭,选个好东家以后你就不用饿肚子了……”

李青衍默默得看着这对爷孙,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怪不得这小男孩看起来有着与身份不相符的干净,肯定是老乞丐为了帮他挑个好东家,给他精心收拾了一番。

但今天为什么不把他送出去呢,是因为舍不得,还是别的,想来他们彼此可能就是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小男孩一旦被送进大户人家里面做了奴才,这一辈子虽不用饿肚子了,但也没了自由。侯门一入深似海,爷孙俩可能再无重逢相见之日了。

想着远处的街道上面是灯红酒绿,富家公子一掷千金,纸醉金迷;而在幽暗的街角,穷苦人家却只能为了一口生机要卖儿鬻女,在这一刻他的内心似乎有了一丝丝的明悟。

他默默拿出临行前师尊交予他的小包裹,想必里面是师尊和师叔们准备的一些盘缠,他打算分一些给这对苦命的爷孙,虽然也解决不了什么根本问题,但或许也可以让这对爷孙多聚几日。但他摸索了半天,突然脸色一僵,掏出来仅仅三个铜钱,然后是一个龟甲,再下面还有两块布料及一封书信。

掏出书信,打开来,确实是他师尊的字迹:

青衍徒儿:

见字如面!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故为师思虑再三,决定将为师当年闯荡江湖的宝物传予你:

上古灵宝铜钱三枚、神兽玄龟甲一副、九天逍遥平津帆一杆……”

看到最后,李青衍突然一个激灵,赶紧把这些东西给收好了,又悄悄看了一眼那边还在兀自伤感的爷孙俩一眼,还好没被发现,师尊果然还是那个随心所欲的师尊……

他默默盘坐了下来,继续打坐,但内心却无法平静,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明悟,但却始终无法抓住。他索性就停止了打坐,静静得坐着,看着那漆黑的夜里,月光一点点得从街口照向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