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宋恒带着宁风把帝都游历个遍。不知不觉几天过去到了武林会盟这一天。

帝都东十里处新建了群英馆。设立了高台讲座。

四周站着手持长戟的士兵各个肃穆威严。新朝皇旗随风猎猎作响。

各大宗门代表人物皆列其上。

龙虎山的当代天师。青城派的掌门人,丐帮帮主,摩尼教主,少林方丈。南泽国的大巫师,还有极少出世的墨家巨子。等等奇人尽到于此。这其中不免有为宗门名义个人利益而来的。有为印证自己武学修为而来的。也有为一统中州光复河山而来的。

周围看台上也都是各门弟子或将军武者。高台正对面的是朝廷要员。皇帝龙椅位于中央。

随着几声号角吹响,太宗缓步登上高台。下面众人行拜礼。

太宗身着红色金丝龙袍,英姿肃穆。太宗本名宋义,有兄长宋匡,二人自幼好武,中州连年战乱兄弟二人投身前朝,凭借武艺高超,胆识过人很快升为将军。

宋义与兄长宋匡连同军中将军成立义社。只为中州一统。匡扶正义。这兄弟二人能征善战,为前朝世宗皇帝立下汗马功劳。成了前朝功高盖主的大将军。然世宗离奇暴毙,新主年幼为后宫妇人挟持。欲置宋氏兄弟几位将军于死地。当时又直外敌趁国丧主弱之际入侵。眼看要落得国灭人亡的下场。宋义几人经过商议推举宋匡为新皇。在众人协力之下一举击溃来犯之敌,幼主禅位于宋匡,新朝建立。

宋匡称新朝太祖皇帝,大刀阔斧改革扩军。将中州割据势力一一歼灭。除被强大北狄占据的幽州诸郡。中州全部一统。

然而宋匡因为久争沙场,暗伤旧疾加上操劳过度在位十余年就病逝仙去。死前传位于晋王宋义。称太宗皇帝。

宋义登基后为完成其兄立下一统中州的誓愿。无时不在谋划对幽州的军事行动。宋义虽军武出身,但为人温和慈善。如果不是这身龙袍。怕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帝王

赐酒开席。太宗连敬众豪杰三杯。

号召各大门派摒弃之前的恩怨,一致对外。

如有切磋比试者不可伤对方性命。有矛盾者可找武德司主事裁决。如有肆意击杀其他宗门者则视为中州武林之公敌。不再被朝廷承认为合法宗门。

之前朝廷对各大宗门的禁令也悉数作罢。不再限制宗门发展。

这最后的一条恩赦,对少林至关重要。少林经前朝多年打压,辉煌不再。这新朝皇帝虽然没有继续施压,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走前朝灭佛之路。是以少林此来最重要的便是想看新帝对佛门态度,再决定日后宗门走向。听太宗如此说完,心下大定,忙起身谢恩。

各大宗门领袖也觉得太宗这些提议非常合理,大会没了武斗之气,各派掌门相处却格外融洽,本就都是绝世高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比试武艺,却实有失身份。偶有矛盾摩擦的宗门也都暂且放下芥蒂,一笑泯恩仇了。

世宗这次大会让中州武林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景象。把热血斗狠之心都放在了即将打响的幽州之战上。

又听管乐齐鸣,原本搭建的武台之上。几个身着飘逸的宫女手持长剑跳起了“飞天剑舞”。宫娥身姿婀娜,彩带飘逸。配合长剑舞动,犹如仙女入凡。众豪客摆手称赞。

宁风远远看着太宗皇帝,这宋恒和太宗有七分相似,莫不是太子殿下。

宋恒看着宁风时不时瞄自己,然后凝重沉思。知道他已猜出自己身份,怕他与自己生疏便说道:“我是三皇子,早跟你说了我的名字,整个大梁你找个官差一问就知道我的身份,我又不是故意瞒你。”

宁风笑着说:“早知道你是皇子殿下,我就不考虑给你省钱了,害得我这一阵还替你精打细算的怕给你吃穷,我说皇子殿下,什么时候带我去宫里长长见识。”

宋恒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却一本正经的似回答宁风,又似说自己的心事:“宫里一点都不好,宫里地方大。规矩多,一旦走进去人就变了。我还是喜欢晋王府。”

自从太宗继位后,每日殚精竭虑。确实很少再与宋恒如以往亲近。父子二人几个月见不到一次。宋恒十分怀念父亲在晋王府的时候,而此时的父亲变为父皇,儿子成了儿臣,原本亲近的兄弟也都各自离府,见面也变得疏远。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所以见到能和他谈得来的宁风非常亲切。也十分珍视这份难得的友情。

宁风是孤儿,从小只有师父陪伴,加上修道寡欲对世俗阶层概念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对宋恒皇子的身份倒也不是非常在意。

宋恒和宁风正在感慨,突然身后一个巴掌拍在宋恒的肩上,:“三哥终于被我逮到你了。上月去太原不带我,害得我被父皇罚写经文。今日才准我出宫透气。我寻了你半天,原来你躲在这。”

宋恒看着突然跑来的小姑娘,和宁风介绍起来:“这是我九妹宋瑶。”转头对宋瑶说:“三哥可不是不带你,是父皇命我去犒赏三军,巡视边防,带着你不方便”

宋瑶嘟囔着:“带云衫那个小丫头就方便,你就是偏心。”

宁风朝宋瑶打招呼,这个叫宋瑶的小公主十六七岁,一身黄衫相貌秀美脱俗,目光灵动神采奕奕。活泼可爱。双手抱着宋恒的胳膊恐怕他跑掉一般。

宋恒向宁风做出无奈的表情。宁风也觉得这兄妹甚是好笑。

宋瑶看着宁风没有和别人一般对自己行礼叩拜,也非常好奇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与我三哥如此亲近。”

宁风微笑道:“我叫宁风是个山里修行的小道士。与你三哥是好朋友。”

宋恒::“对对对,我的好妹妹,这是三哥至交好友,你可切莫欺负他。”

宋瑶更是好奇,山里修行的道士,怎么会跟自己哥哥成为朋友。问道:“”你会什么法术吗?”

宁风道:法术不会,但是戏法倒是会变几个。”

宋瑶开心的道:“好呀!好呀!我最喜欢看戏法!这些宫女天天跳这剑舞,也不知道换换花样!”

宋恒看着宁风也想看看他能变什么戏法出来,把这个小魔头糊弄过去。

宁风拿起宋恒和自己的酒碗,又拿了串个桌上摆的葡萄。摘下三枚。只见他手法很慢,在这兄妹二人的注视下。慢慢将碗各盖一枚葡萄。然后拿起另一枚,问宋瑶:猜猜这个碗里有几粒葡萄。正是市井街头用来骗人的经典戏法“三仙归洞”。

宋瑶略有失望的道:“一枚啊,我又不瞎。”

只见宁风拿着这枚葡萄对着碗一点,手上的葡萄在二人注视下消失不见,然后宋瑶惊讶的翻开碗只见里面赫然是两枚葡萄。

宋瑶:“这怎么可能,我亲眼见到的是一枚”说完拿起碗仔细端详。发现并无异样。

宁风拿碗将两枚葡萄盖住。问:“那你再猜这另一个碗里有几枚葡萄?”

宋瑶有些迟疑:“也是一个,不对肯定是两个,总不会是三个吧。三哥你说有几个啊?”

宋恒也没见过这种市井把戏:“我不知道,也许一颗没有。”

宁风笑笑:“那就如你所愿。”对着另一个碗用手一指,轻喝一声。走。

宋瑶拿起碗一看果然一枚葡萄没有。又赶快掀起另一个刚刚扣住的碗。里面果然有三枚葡萄。

宋瑶嘴巴张成鹅蛋型。

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宁风,莫非这个道士真的会法术。

宋恒虽然不知宁风是如何做到的。却也知道他是用了障眼法。

宋瑶放开了缠着哥哥的手。

跑到宁风身边拉着宁风非要他教自己这个戏法仙术。

宋恒一副看戏的模样,心想这回可有你受的,整个宫里除了父皇谁也治不住这个磨人精。

“宁风啊宁风谁让你爱出风头,今天这个魔头怕是要把你磨成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