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到郭家后,盛颜的感受和昨天截然不同。

郭家老太君已经七十多岁,满头银发,笑容和蔼。

郭夫人又给盛颜引荐了家中的各位女眷,从言谈举止和神情中,盛颜便知郭家女眷,没有因为她是再嫁之身,而对她有所轻视。

这时一个装扮偏素的年轻妇人,给盛颜拿来手炉,说道:“看你文文弱弱的,可别冻着,拿着手炉暖暖吧。”

盛颜忙起身道谢。

郭夫人对这妇人说道:“你也坐下歇会儿,唐五媳妇儿到了咱家不是外人,没必要那么见外。”

郭夫人说完,又笑着对盛颜说道:“唐五以前和我家三小子玩的好,这俩人都学了武,也都去了边关效力。可我家老三命不好,这一去呀,便没回来,只留下他媳妇儿在家守着。”

盛颜看了素服女子一眼,这就是郭三郎的媳妇,年纪轻轻便守了寡。

郭三郎的媳妇芸娘倒是淡淡一笑,“娘,您别说了,嫁给三郎时,我便知道嫁给武将意味着什么。”

郭夫人对这个儿媳是真心疼,当时噩耗传来,家里是让她归家再改嫁的,可这儿媳妇说什么都不走,宁愿剪了头发当姑子,也不愿再嫁。

芸娘这决绝的态度让郭夫人心疼不已,有人对他儿子这么好,她这做娘的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酸楚,从此对这个儿媳妇比闺女还亲。

芸娘并不是个善谈的人,见到盛颜也许是同嫁武将的缘故,也许盛颜文静的样子让她有好感,倒是和盛颜颇聊得来。

屋内女眷从过年这段时间的宴请,聊到了昨天田家的宴会。

盛颜疑惑的说道:“这才是昨天的事,怎么都传到外面来了。”

郭夫人笑道:“京城权贵人家就这些,今天她家请,明天我家请,女眷们聊来聊去,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郭夫人的大儿媳说道:“忘了有这么句老话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年年宴会都会出几档的新鲜事儿,本来能避免,可田家非要自已搞事,背后不知被多少人笑话呢。”

郭夫人说道:“颜颜,昨天你走的早不知道,听说随后田大老爷回去发了好大的脾气。本来高高兴兴的宴会,非要自已搞些事,不知道的还以为和你们有多大仇呢。”

郭大郎媳妇儿说道:“说起来都怨周家二少奶奶没眼力,婆婆和嫂子都走了,她还厚着脸皮留下。颜颜,你和周家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也都是明白是非的,不用往心里去。”

盛颜微微一笑,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坐在上首的郭老太君说道:“昨天和唐五媳妇儿争执的,就是周家的二少奶奶吧,这人不可交。”

盛颜问道:“老太君也知道她。”

郭老太君微微摇摇头,并没言语。

芸娘说道:“我们郭府每年都会施粥施米,救济生活贫困的百姓。年前下了几场大雪,有很多百姓的房子被压塌了,自然一日三餐就没了着落。我们郭家便在附近搭了粥棚,好歹能撑过几天去把房子修好。”

盛颜想了想,有点印象。

年前她刚嫁到唐家,好像听说唐家也搭了粥棚,唐家没分家,都是由唐大夫人主持。

“我好像有印象,那时刚嫁到唐家,很多事没捋顺,都是大伯母在管。”

芸娘笑笑,“没错,唐家也搭了粥棚,因为还有很多城外的百姓,知道后都到这儿来领粥,所以人挺多的。”

盛颜想了想,说道:“周家每年也会做善事,是不是他们家也搭了粥棚。”

周家是生意人,也在意名声,每到遇到灾患,总会施粥或者救济些东西。否则生意做那么大,赚那么多钱,再一毛不拔不是招人恨吗?

芸娘一笑,“没错,我是个清闲的人,所以每年救济贫困百姓的事儿,母亲都是交给我帮着老祖母在做,所以我才了解的清楚。”

按说这露面的事不应该交给一个寡居的人,但做善事,又不用芸娘出头露面,只需要选好人手,仔细核对用量,别糊弄就行。

只有老太君出去查看时,芸娘陪在身边。

盛颜纳闷的说道:“就是施些粥米能闹出什么事来?”

郭大郎媳妇说道:“周家是商家,财大气粗,他们是粥是实打实的稠粥。

盛颜一下就听明白了。

因为不是只做一两天,还要尽可能让每个来的贫困百姓都能领到粥。所以,谁家的粥都不会太稠。

可周家往外施舍的是熬的粘稠的白粥,这么一对比,就让百姓对另外几家有了微词。

郭夫人说道:“刚施两天粥,就被周家大少奶奶知道了,她忙把这差事接了过去。后来我私下问她才知道,是那个新进门的二少奶奶想要贤名,主动揽下的这差事。”

盛颜说道:“这就难怪了,周家大少奶奶我了解,是个明白人。”

芸娘说道:“这还不是最可气的,第二天我陪老祖母去粥棚那儿查看,就听到那位二少奶奶,当着百姓和我们老祖母的面说,施不起粥就别出来丢人,拿这么稀的粥糊弄老百姓,亏我祖母这么大年纪也做的出来。”

盛颜听完忙看向郭老太君。

老太太只笑着摇摇头,说道:“我们郭家一门武将保家卫国,多少男儿都在战场上流血送命。我就是想多积些福德,护佑后人,我做到问心无愧便罢,不用理会她们。”

盛颜恭敬的说道:“老太君说的是,是非自在人心,岂是一两句话便能颠倒的。”

你施粥就施粥,还言语奚落年近古稀的老太君,这么做就过分了。

盛颜也了解过,这会儿施粥并不是纯白米粥。有陈米杂米,还会加些菜,说白了就是菜粥。这么多人,不可能再单独给准备菜,这样熬出来的粥有咸味儿,不用菜也能吃的香。

年前施粥共有十天左右的时间 ,周家从第三天就由林氏接管。按往常的例,一样熬的菜粥,一碗不够,可以再回来打一碗,基本上来的都能分到。

芸娘说道:“这事儿刚不被人议论了,哪成想昨天我就又听到她在田家的事儿,还是针对你。”

“我和她原就不对付,针对我一点都不奇怪。当初在周家,若没有周大奶奶护着,她还不知道做的如何过分呢?”

郭夫人说道:“这般不知分寸,周大奶奶管家也是头疼啊。”

盛颜心想,原先林氏还对李倩倩头疼,现在则是根本就不再理会二房的事。

所以头疼嘛,就说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