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祖义如此说道,范九迟疑的点了点头。

说道:“郑和行事作风我不清楚,不过刀疤每年攻打那么多国家,都不曾出事,唯独这一次栽了。我认为这其中肯定是郑和搞的鬼。”

“刀疤在我们团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了。他能败,这就说明郑和身边肯定是有高手保护的。”陈祖义点点头,平静地说道。

“其次,古里国那晚前面都如同计划一样,刀疤顺利入宫。小的们也逐渐在占据古里国的各守卫点。

突然,就被半道而回的古里国官兵一窝端了。显然,这郑和是知道了什么内幕。我完全可以怀疑有可能我们之中就存有卧底!”范九接着语出惊人道。

“卧底?”陈祖义微微眯眼。

一股摄人心魂的威严从中无形释放。

“你认为是谁?”

“我也不知道。这只是猜测。”范九摇摇头。

“那你觉得这次郑和接受邀请是因为有卧底报信,意图将我们一网打尽还是如何?”

范九仔细思考了一番,缓缓说道:“我觉得不太可能。毕竟古里国事件发生在他发出诏安之后。那他如此行径只有两种可能。

一:他本来就有打算消灭我们的念头,抛出诏安只是迷惑行为。

二:他对海上事物不甚了解,故而真的打算诏安熟悉海上的人才。”

“嗯。”

陈祖义淡淡的嗯了一声,并无过多表示。

接着他抬头看向鹰钩鼻陈杰人,目光难得的多了些许温柔神色的说道:“杰人。你如何看?”

陈杰人是陈祖义的胞弟。当年陈祖义带着一家人出来当海盗的时候,陈杰人尚才十二岁。

如今,他已经二十四岁,完全可以当一个独当一面的大海盗了。

陈杰人看着陈祖义,认真的沉声说道:“大哥。我认为郑和想怎么做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大哥您想怎么做。”

“呵呵。”

陈祖义笑了。

“好,说的不错。杰人你长大了啊。”

陈祖义满心欣慰的笑道继续:“郑和为人行事作风,确实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对他。”

陈杰人不愧是陈祖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深知自己哥哥问他们郑和如何并不是为了收集意见,只是为了战前准备而已。

不管郑和有所防备也好,没有准备也罢。陈祖义吃定这只羊了。主动权在他,不在郑和。

“刀疤是不可能供出我们的,这点我清楚。他郑和不过是个太监,能抓到刀疤都是因为刀疤时运不济,碰上了高手。

这次他可没那么好运了。

他对渤林邦国有所防备最好,这样,他才会把高手带在身边。

杰人,安排人送信,请郑和赴宴。等郑和来渤林邦国后,届时你带着人马晚上从海上进攻,夺取豪宝。这里交给我就行。”陈祖义淡淡说道。

声音里是不容置疑的决策。

这就是陈祖义。那个猎国多处,任何人包括大明都不放在眼里的陈祖义。

可惜,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念头早已被三佛齐那一位施姓人家看破。

而郑和也是大胆相信,甘愿以身作饵,将顶尖力量都分布于海上,准备瓮中捉鳖。

“是。大哥。”陈杰人抱手一礼,沉着应道。

四月中旬,晚。

郑和与陈祖义如期在渤林邦国会晤。

郑和一人带着三百护勇,踏入了那满是海盗的地盘。

每个人眼光中都充满了不怀好意,似乎随时都准备一拥而上,将被盯上的人分瓜干净。

然郑和并不以为然,依旧龙行虎步,气势轩昂的向陈祖义的皇宫前进。

三百护勇步步相随。杀伐果决的气势让他们在一个陌生,敌意的地方依旧精神昂扬不屈。

“素闻郑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久仰久仰啊。哈哈哈哈。”

陈祖义稳坐高台,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下面款款而来的郑和,违心的说着恭维的话。

虽说着敬佩的话,实际屁股都没有挪动半分的举动。陈祖义分明是要给郑和一个下马威。

郑和站定,似笑非笑的看着陈祖义,淡淡回答道:“陈岛主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哦?郑大人都是在哪听到过在下啊?”陈祖义淡笑着问道。

“凡是出海的人,又有谁不认识陈岛主呢?还需要听说吗?”郑和笑着反问。

随后继续说道:“不过这一路上,我倒是听说过挺多关于陈岛主的事呢,陈岛主可有兴趣了解一下?”

“哦?既然郑大人都如此说。那我还挺有兴趣的。”陈祖义笑道。

随后继续开口道:“来人,备酒。此间夜宴。我要与郑大人好好对饮一番才行。”

“那郑某如果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陈岛主勿怪才是。”郑和说道。

“但说无妨。”

“好。”郑和忽然一改嬉笑神色。

神情变得严肃无比的淡淡开口道:“那我就好好向陈岛主说道说道,陈岛主在这里犯的事吧。”

与此同时,海上。

郑和的船队,按计划一样停靠在近海海域。船上的士兵将火把熄灭,只留零星几朵。

使船队看起来就像毫无防备的状态。

静静等着“贵客”上门。

“呵,也不知道这群海盗怎么想的。总是喜欢夜间出没,他们就不怕夜路走的多,遇上鬼吗?”

宝船船头之上,郑和的副手王景弘凝视着远处点点星火,正极速向自己等靠来,不由得嗤笑一声,淡淡讥讽道。

和王景弘一起并肩而站的洪保听闻王景弘说辞也淡然回答道:“或许这些海盗就是自诩为海上夜鬼的夜叉。所以不怕撞鬼。”

“哼。好。既然他们装神弄鬼,那我们就当一回钟馗,好好治治这群海上夜叉。”王景弘板着脸说道。

洪保笑着回应:“这是自然。”

陈杰人带着近三千海匪,分坐数十大船,如同鬼魅一般,靠近郑和船队。

虽然陈祖义等人都认为郑和只是一个草包太监,在海上作威作福不过就是凭他手上的两万精兵罢了。

但就是两万头猪,三千人砍都要砍一阵去了。所以,陈祖义的计划还是以晚上偷袭为主。

这就是为什么陈祖义请郑和赴宴选择在晚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