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鬼不仅身高体型不同,长相也是各具特色。他们各司其职,对符合条件的魂魄予以放行。

为首的大鬼头生脓包,身高五尺。凹陷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凤肆,伸出鸡爪手指着他,问道:“你路引呢?”

凤肆哑然。

他不知道何为路引,更是没有此物了。

见罢,其他十五大鬼也微微侧首。虽未有实质行动,但气压一瞬间低的厉害。原本反应迟缓的凤肆,身躯都被吓得一激灵。

“没有路引,不能进‘鬼门关’。”大鬼继续说道。

凤肆讷讷点头。

见他如此乖巧,大鬼倒是来了兴趣。朝他四周绕了一圈,一双眼睛上下打量。

倏忽,一道尖厉声音传来。

“此人万不可进‘鬼门关’!”那眼尖的大鬼惊呼道。

此言一出,正打量着凤肆的大鬼双眸微眯,道:“果然……此人杀孽深重,身上又无路引,自然过不了关。”

左右今日鬼魂少,正巧得闲。其他十四大鬼听罢,也纷纷离开工位,走姿各异地开始打量起这个小娃娃来。没想到瞧着年龄不大,身上背负的人命还不少。像这般的亡魂,定然是入不了鬼门关的。

瞧见如此白嫩可爱的小娃娃,其中不乏蠢蠢欲动之辈。这不,当即就有几个大鬼垂涎三尺。

“小娃娃模样如此让人稀罕,想必吃到肚子里也是美味十足的……”只见,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大鬼,涎水淌了一地。

“头归我,剩余的你们分。”里面辈分最大的老五道。

不等话音落地,便“嗖”地窜了出去。张着血盆大口,巨大的牙齿布满黄渍。瞧样子,一口下去咬下七八个头都不成问题。

凤肆顿时被吓得眼泪横飞。那弥漫着恶臭的血口眼瞧着愈来愈近,凤肆却动弹不得。

原本以为必死无疑,岂料一道鬼风吹来,生生地将其拦下。

“五哥吃了那么多次头,这回也该轮到我们哥几个了。”说话的正是老十和老十二。

一时间,三只大鬼纠缠起来。

凤肆一时眼泪窝在眼眶中,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

“……都退下!”见这群不争气的饿鬼瘾又犯了,大鬼高声喝道。

三只大鬼这才堪堪停了手,抹了一把涎水,恋恋不舍地分去。毕竟,他们还记着上次擅自吞掉几个亡魂后,是如何被惩戒的。

为了公严司正,鬼差鬼吏有明文规定,不能滥吃未定罪之亡魂。虽说凤肆杀孽重,但到底是未曾经审判而定罪。

如此,除了十六大鬼之首,其余十五大鬼皆悻悻地继续盘查经‘鬼门关’的亡魂去了。

而那头生脓包的大鬼,则守着凤肆寸步不离。

凤肆被铁链拴住不得自由,脑袋也晕乎乎的。

他记得,自己不是和赫连哥哥逃出地渊了么。而且,他还遇到了和自己一般年岁的流浪儿。不仅如此,他还看他可怜,给他带了油饼吃。

可是……

他好像被蛊惑了,所以才跟着那流浪儿走了。等到他清醒时,那人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之后的事,他便记不大清了。

不行!他不能待在这里!

于是,凤肆撒娇卖萌地求看守他的大鬼给他解开了‘勾魂链’,为此还夸下海口要给他们讲讲自己的“罪行”。毕竟,他们也十分好奇凤肆生平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凤肆本就是嘴在前面飞,脑子在后面追。待‘勾魂链’解开后,望着十六大鬼求饥若渴的眼神……此刻,正如那被赶上架的鸭子般无措。

“我……我……杀过人。”

“杀得什么人啊?”

凤肆挠了挠脑袋,难为情地胡编道:“男女老少皆宜。”

“……”

十六大鬼哑然。

十六大鬼之首,在盘查完最后一名亡魂后,接茬道:“那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他们欺负我。”凤肆努着小嘴,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

“那你是怎么杀掉他们的?”

果然,鬼八卦起来比人差不了多少。

凤肆哪知道怎么杀人,脑子里搜寻了一圈,只记得娘亲说过‘六方神器’是世间最厉害的神器。若是有人能集齐它们,定会引起三界大乱。

于是,他便脱口而出。

“六方神器。”

此言一出,十六大鬼登时被惊得说不出话来。良久,十六大鬼之首使了个眼色,剩余十五大鬼便用‘勾魂链’将凤肆包成了粽子。

能集齐六方神器亡魂的去留,可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既如此,便将他押入‘判官司’好好审问一番。

凤肆一下子慌了,瞧样子是自己说错什么了。

“不要……阿肆刚刚胡乱说的……不要把我吃掉……”他以为,是要被吃掉的。

为首的大鬼蹙了蹙眉,并未动恻隐之心。

“老七,去把他押到‘判官司’。”

“是。”有常人两倍高的大鬼,一手牵着‘勾魂链’的一端,正欲先走。

骤然冲来一股气流,震得众人起仰八叉地躺在地上。

只见一柄权杖划破黑暗,通体缭绕着黑雾。待黑雾散去,能隐约瞧见权杖上古老的文字和上面旋转不休的六壬盘。

一干鬼等纷纷起身跪地拜见,齐声道:“拜见巫咸大人。”

巫咸大人?

凤肆一脸茫然,很熟悉的名字。愣愣地望着权杖的方向,并未注意到十六大鬼的噤若寒蝉。

时间好像凝滞了片刻,十六大鬼背脊都挺得有些僵了。饶是如此,谁也不敢先抬头。

等众鬼摆好了阵仗后,所谓的巫咸大人这才露了面。

纤细修长的手指缓缓握住九寰千冢杖的杖身,一朵朵水晶兰悄然绽放于来人身后。在阴冷无光的这里,瞧起来像一簇簇幽蓝色的冥火,时隐时现。

只不过,一团巨大的黑雾包裹在他的周身,只能隐约瞧见他月白色的衣角。

“赫连哥哥!”凤肆兴奋大叫。

他认得这花,是在地渊里见到的。

十六大鬼闻言更是个个鬼躯一震,愣是无人敢出声。

要知道,巫咸大人自上古洪荒时期便存在。他的力量深不可测,三界之内能与他匹敌的也就天山的无相尊者了。而他向来不喜与三界打交道,来去神秘无踪。

天山无相尊者修的乃是觉缘道,是上古梵术遗留的唯一真神。而巫咸大人则是当年灵山十巫的第一大巫。这谁人敢在他老人家面前班门弄斧啊。

闻声,被黑气包裹的巫咸大人似是低首望了一眼,继而道:“诸位差事当得愈发好了,我的人也敢动。”

本以为,这小娃娃一上来就攀亲戚,怕是要血溅当场了。结果谁曾想,巫咸大人还承认了这层关系。

“大人恕罪,小人只是奉命行事……”

“奉命?奉谁的命?”巫咸大人追问道。

“自然是奉‘酆都大帝’之命,阎罗王亲封的我‘十六大鬼’,在此看守进入鬼门关的亡魂。”为首的大鬼如实道。

巫咸大人掌管三界事务,消息不灵通也是情理之中。大鬼本想解释一番,岂料触了巫咸大人的霉头。

“……既如此,那就劳烦十六大鬼之首带路,你我二人去面见‘酆都大帝’。”巫咸大人不疾不徐地道,语气却满是不容置疑。

看样子,誓要为凤肆讨回公道。

而凤肆的魂魄是被鬼差勾来,牛头马面护送至‘鬼门关’的。再怎么说,也是怪不到他十六大鬼头上。

巫咸大人伸手捞起凤肆,将其抱在怀中。正欲前往‘罗酆六天’,却被来人挡了去路。

来者着一身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平之印。眉目祥和,却不乏威严之气。只不过,今日没有乘青龙来。瞧样子,怕是一听到风声,便匆忙赶来。

是东岳大帝。

“巫咸大人鲜少光临我这冥界,今日怎的有空来了。”东岳大帝微微拱手道。

巫咸大人回礼,道:“东岳大帝客气。”

东岳大帝掌管万物生灵,保护凡间帝王,乃生与死的象征。而酆都大帝则手握冥界大权,掌管大小事务。两帝的权力斗争,数千年来从未停歇。就算如此,冥界的秩序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东岳大帝隔着黑气瞥了凤肆一眼,恍然道:“此乃底下鬼卒办事不力,还望巫咸大人不要怪罪。”

见东岳大帝如此,巫咸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微微颔首,道:“如此,我便也不再追究。只不过……”

“什么?”东岳鬼王疑惑道。

巫咸大人示意其附耳过来,低声呢喃着什么。

东岳大帝犹豫片刻,道:“那就劳烦大人走一趟了。”

凤肆一双瑞凤眼滴溜溜地乱转,一时觉得赫连哥哥风光无限。想要开口询问,却瞧见了东岳大帝下巴长长的山羊胡。一时间竟伸手去抓。

东岳大帝急忙护住自己的胡须,慎重道:“不可,不可。”

凤肆抬头以眼神询问巫咸大人,自然他什么也瞧不清。

这才放过了东岳大帝的山羊胡。

一路上小鬼百态,有痛哭流涕因红尘未了,不肯前行者;也有那阴德深厚,冲出轮回之苦者。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而后经过的是东西地狱,分上、下九层,共十八重地狱。种种酷刑加身,尽是神嚎鬼哭之声。光是在外瞧上一眼,便教人头皮发麻。

偏偏凤肆不信邪,瞧见那烧得滚烫的大铁锅一个劲儿的吞口水。里面的油正‘滋啦啦’作响,一只光溜溜的小鬼便被鬼卒整个扔了进去。倏忽,凤肆不禁干呕起来。

“此乃第九重‘油锅地狱’,生前卖淫嫖娼、盗贼抢劫、欺善凌弱……等者皆要脱掉衣服在此反复煎炸,方可投胎。”一旁的东岳大帝见凤肆一张小脸扭成了麻花,颇为好心地解释道。

凤肆疯狂回想以前自己是否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他可不要入油锅被炸的金黄酥脆啊。

原本兴致勃勃的小凤肆,自亲眼瞧见下油锅后,一路上就像霜打了的茄子般蔫不拉几。

穿过十八重地狱,便是七十二司。其中,阴律司的司主崔府君,掌管生死册,手握人间亿万生灵的生死。

阴律司。

外头鬼卒层层把守,手握刀剑长枪,守卫十分森严。

高台之上,一袭红袍于书案前坐姿挺拔,右手执笔勾勒涂画。听得动静,便起身迎接。

“阴律司崔府君拜见巫咸大人、东岳大帝。”

巫咸大人没出声,而是径直走向了崔府君的办公书案。顺手将凤肆放了下来,凤肆就像撒欢儿的小猫般,同手同脚地参观了起来。而他则跪坐于前,拿起手边的‘生死册’翻了起来。

见状,东岳大帝才适时地摆了摆手,免了崔府君的礼。

对于巫咸大人的突然造访,崔府君虽心怀不满,但也不敢轻易表露。抬眸望了一眼东岳大帝,又瞅瞅巫咸大人,终于低下了头,侍在一旁。

“听说,阴司办案不严,教人蒙冤啊。”巫咸大人开口道。

他还记得,之前自己在晋府遇见的少年郎。那可是口口声声骂道狗官,可见酆都大帝治下不严。

“大人明察,小人素来秉公办案,并未有过逾矩……”崔府君话虽如此,但却站的挺拔。显然是不把巫咸大人放在眼里,他只听酆都大帝的调遣。

一旁的东岳大帝还在打着圆场,“是啊,酆都大帝日理万机,底下人有所疏忽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哪里是打圆场,分明是想趁机将其拉下水。

巫咸大人沉吟片刻,他对二帝之争不感兴趣,甚至喜闻乐见。但仍继续道:“哦?那崔判官可知人间天子脚下——汴京晋府的亡魂满腹冤屈,无处诉说?”

“……”

“阴司做事,本不该我来过问。可那冤魂都求到本大人面前了,崔判官说该当如何啊?”

崔府君不等巫咸大人话音落地,便抢先道:“此事小人实在不知,若是大人存疑,不妨到酆都大帝面前,也好还在下一个公道。”

他可不要不明不白地被扣上这顶帽子,好歹也要到酆都大帝面前走一趟正规流程。

巫咸今日来此,当然不是兴师问罪的。当即便话题一转,道:“我看崔判官为人正直,不像徇私枉法之人。既如此,这‘生死册’本大人就先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