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秋收纳税
江氏:“好的,二嫂!”江氏边说边挽起袖子去洗白菜。
炊烟慢慢从窦家升起。
江氏:“二嫂,饭好了,我去屋里看看小宝,再叫七丫去地里,把爹娘他们叫回来吃早饭。”
许氏:“好,弟妹你去吧,我先把碗摆好。”许氏边说边把碗从柜子里拿出来。
江氏掀开帘子,就看见七丫趴在小宝的旁边和小宝说着话,江氏上前一看,小宝醒了,正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看着七丫,嘴里还在咿呀,咿呀个不停。
七丫看见娘进来了连忙说:“娘,弟弟刚醒,我看了弟弟没有拉粑粑。”
江氏:“真乖,娘的七丫!饭已经做好了,你去地里叫你爹还有爷奶他们回来吃饭,娘给小宝收拾收拾。”
七丫拍拍胸脯点头道:“娘,我马上去。”说完七丫一咕噜就下了床往地里跑去。
还没到地里,众人就听见七丫招呼回家吃饭的声音。
王氏一听见七丫的声音,连忙高声回道:“慢点跑!我们听见了,就回来,你先回吧七丫。”
七丫:“好嘞,奶。”说完七丫就往回跑了,想赶快回去看小弟弟。
众人回了家,大丫二丫给家里人端了洗脸水,让大家洗了洗脸把汗水擦掉。
饭桌上,王氏问:“小宝今天怎么样?乖不乖呀?”
江氏回道:“听话着呢,不哭也不闹,我还没带过这么好带的孩子呢?只有饿了或者尿了拉了才会哼哼两声,其余时间不哭也不闹。”
王氏笑道:“那就好,好好待着咱乖孙,等乖孙长大了,以后有你福享。”
江氏:“是的,娘小宝以后也会孝顺大家的。”江氏满脸笑容。
许氏和刘氏则是满脸羡慕,她们俩在家的时候都不受重视,也幸好遇到自家男人,但是结婚十几年两人都没有为窦家生下男孩,心里时刻都有些不安。
一直没有男孩,家里没有顶门立户的人,女儿的婚事也不好商定,辛亏三弟妹这次生了个男孩,但也遗憾自已没有儿子。
转眼秋收已经过去了,昨天村长召集大家说了明天要去镇上纳税。
说明:本文纳税按照秦代的制度来,“秦代的田租一般为“泰半之赋”,即缴纳田地收成的十二分之一。”
想到明天纳税,大家的心情就格外沉重,每年都会有官兵用刮板一刮,每斗就得多交一两升,再用脚一踹又得多交两三升,这样下来就得多交不少粮,还有人口税,每年收的粮食都得上交近一半,剩下的粮食刚好一家人紧紧缩缩的过一年。
要是遇上更严的,那就更艰难了,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呀!
“唉!今天大家早点睡,明天老大老二老三和我一起去交税。”窦老爷子背着手沉声说道。
“知道了,爹”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小宝就听见自家爹开门出去的声音。
窦成君:“交税要去这么早吗?感觉比秋收的时间还早,现在小孩子的身份真不好,什么也干不了,每天都是吃和睡。”
院里王氏正在给几人装上几张饼子,当做午饭。
王氏不放心嘱咐道:“他爹,你们都小心点,不要和官兵顶嘴,顺着些啊?”
因为每年都会发生村民被官兵打了或者抓起来的事儿,王氏也害怕自已的家人被打。
“娘,你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窦老大回应道。
窦老爷子看都弄好了后就说:“把车推上,出发。”
几个女人看着自已男人远去的背影十分担心。
和村里人汇合后,在村长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往镇上走去。
一个时辰后,大家到了交粮的地方。王家村的人已经先到了,他们村都排上队了。
窦家村村长看见这一幕,赶紧招呼大家排到王家村后面,排晚了的话今天就交不上了,明天还得来。
窦家村的人刚排好,官兵就开始收粮了。看着队伍慢慢的向前挪动,也没人敢出声。
这时,前方队伍里一个王家村的人被官兵一鞭子打出了队伍,那老头立马跪在地上说:“大老爷啊,我在家都是量过的,绝对够数量啊?”
“嗯!你的意思是朝廷的斗不对?你哪来的胆子?是要造反吗?”那官差说着又扬起鞭子抽打老头。
老头被打的连连求饶。
这时候,王家村的村长连忙上前给官差塞了四钱银子边哈腰边说:“官差大人,您消消气,这人不懂事儿,我一定让他把粮补上,一会儿给您送来。”
王村长:“这些银子就当官差大人的辛苦钱,这么热的天请官差大人喝壶凉茶。”
官差看着王村长这么懂事,以及怀里银子的份上就不为难那老头了,扬了扬手里的鞭子对地上老头凶狠说:“下次小心着点,这次就先放过你,今天下午必须把欠的粮食都交上来。”
老头也被打怕了,连连磕头:“谢谢官差大人,谢谢村长,我这就回去拿粮,一定补齐。”
王村长招呼几个人连忙把人给扶起来,又是一阵对着官差点头哈腰地道谢。
王村长:“大柱,二柱你们家交完了是吧?那你们就陪着富贵叔回村取粮去。”
“好的村长!”
王富贵:“谢谢村长,谢谢村长…麻烦大柱二柱了。”
王村长摆摆手:“都是一个村的,而且富贵叔小时候对我也不错,我总是得帮忙的,富贵叔你和大柱二壮快回去吧,快去快回,还能赶上下午的交粮。”
王富贵:“好好好,谢谢村长。”
窦村长看着前面王家村发生的事,又嘱咐众人道:“可千万别和官差顶嘴,你们也看见王家村的事了,宁愿吃点亏也不要人遭罪,吃点亏村里人都能帮忙救济救济,第二年把粮食还给村里人就是,都听到了吗?”
“知道了,村长。”众人低声回应道。
因为不能太吵,不然也会引来官差的打骂。看了王家村的事,大家都更害怕了,小心翼翼地挪动着位置。
终于到了窦家村,大家的心都紧紧地提着,就怕官差说不够数量,还好大家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的交粮。
窦村长:“好了,大家都回吧。”
推着空空的板车,窦家村的人走在回村的路上,气氛轻松了不少,因为大家都交够了粮,接下来也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只有窦村长满脸愁容,“窦家村没有一个有功名的人,这次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下次……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