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冬冬,你想说什么就说吧,这样盯着本宫怪吓人的。”

顾凛冬移开目光,“那谢家公子长得也不错,你为什么拒绝?”

第二日天刚亮,萧朗就差人到身边回话,说那些人已经全招了。

容嫣亲自去了一趟府衙,详细了解了审问的过程和搜查出的证据,才知被审没多久,就“老实”认罪了,承认和科举舞弊有关,同时也招供了好几位党羽。

但绝口不提背后之人是谁,直说自己愧对朝堂对他的信任云云。

那些书生没能跟太守串口供,但招出来的话也和太守说的八九不离十。

问及合作人,他也只说不知道,不清楚。

还派人将李府搜了个底朝天,除科举试题的往来通信外,还连带着搜出了不少他放纵手下贪污受贿、欺辱百姓、强抢民女的证据,种种罪行,罄竹难书,喊他一句“京城恶霸”也不为过。

——但也没有搜出与其他人有关的任何证据。

容嫣一阵冷笑,李大人还真是够谨慎小心,怕是早就料想到可能有这么一天,提前就将后面的线索斩断的一干二净。

“殿下,微臣无能,只查到这么多。”萧朗道,他擅长打仗对查案是在不行,虽然也有自己的分析能力,但太守大人还有不配合调查的种种行为都明显能看他知道,但他就是不说。

“已经比料想中多了,辛苦萧将军了。”容嫣道,“已经收拾妥当准备押送回京了?”

“是的。”萧朗点头。

心中遗憾的很,好不容易在公主面前露脸了,这下又得先回去了。

“好,后面还需要将军多盯下,小心驶得万年船。”容嫣道,太守在朝中人脉关系复杂,大理寺和刑部都有不少他的党羽,若是查到这一步被他钻了空子可就功亏一篑了。

“请殿下放心。”萧朗顿了顿又道,“殿下……此案是否就查到这里?”

“他招供出的官员自然也一并收拾了。”容嫣道。

“再往上呢?”萧朗低声道,“此案依旧有一些谜团未解,比如区区一个太守,为何拥有如此复杂的关系网,又如何操控科举……”

容嫣知道,他在问,是否要继续查下去。

她抬眼,对上萧朗认真的视线,才缓缓道:“就到这里,一步步来吧。”

说实在的,这件事能一口气铲除青州府太守这个毒瘤——相当于那些人的计划已经断了一臂。

已经超出容嫣的预料,算是小惊喜了。

若不是顾凛冬有底气直接带兵闯入捉人,很难抓住有力的证据定罪。

这也是容嫣此前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但想借此事一步扳倒在朝中幕后黑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拿不出证据,即便接着查,查出证据,那人也一定早做好了准备,指不定还有狗急跳墙。倒不如以退为进,见好就收。

剩下的,再慢慢收拾。

很快,敢隔天下午京城传出消息,太守府因舞弊判斩首,其府内家眷流放,相关官员根据罪行轻重情况被判斩首、流放或监禁,民间奔走相告,一片叫好。

前夜太守府火热场面也不知被哪位“热心群众”抖出去,被民间有才的说书人编成了故事,绘声绘色的在茶馆里讲,还为了吸引听众夸大了不少。

甚至加了些神话色彩,例如公主出现时天上出现了五彩的祥云之类。

倒也没人问晚上怎么看得清五彩祥云,百姓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了,这些细节,作为当事人的容嫣都不知道。

别人在那听说书,她却还在身边里写作业。

她翻出了那份写有科举对接官员名单的纸,提笔将这些被查处的名字一个个圈出。

还有不少,毕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不是京城的官,而是各地的官员。

剩下的人,她也一个不会放过。

苏嬷嬷端了杯清茶进来。

“怎么样?谢游回去了?”容嫣问。

“启禀殿下,已经差人去园外瞧过了,谢公子还站在门口,问他也不说话,就站着。”苏嬷嬷回道。

“这样么?”容嫣放下茶杯,若有所思,“那我去见他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