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张萍想回去上学
一觉到天亮,这睡眠质量让他感觉无比舒适。
当他醒来扭了扭脖子时,一阵剧痛袭来,原来是落枕了。
张秋就这么歪着个脑袋开始洗漱,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
他嘴里含着牙膏沫慢悠悠地走出屋子,一眼便看到欧正阳提着一只野鸡和几斤肉出现在眼前。
欧正阳嘴里还念叨着:“张秋,睡醒了没?昨天我爹在山里打到几只野鸡,家里吃不完,送点给你们。”
说完,还用手肘捅了一下张秋,然后挤眉弄眼地问道:“你姐去哪了?”
欧正阳似乎是把昨天张秋的话给听进去了。
他不再穿着那套充满港风味道的套装,而是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副眼镜戴着,头发也精心打理过,穿着一件颇具文艺气息的衬衫,搭配着一条深色长裤,整个人一副 90年代文艺青年的打扮。
张秋把嘴里的牙膏吐掉,咕噜咕噜地漱了一口水,然后回答道:“她去弄猪草了,不知道几时回来了。”
欧正阳把手中的东西放到屋里,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脸上露出有些可惜的神情说道:“你姐这么好的一个人,就不应该去干这些事,要是嫁到我家,我肯定不让她受这些苦。”
张秋并不接话,因为他自已昨天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不会去掺和张萍的婚姻大事,只要张萍自已喜欢,他一定会支持。
走到锅边,把张萍做的黄豆炒泥鳅拿出来,然后又给自已打了一碗粥,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欧正阳见张秋不回应,也不觉得尴尬,十分自来熟的也给自已打了一碗粥,夹起一颗黄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着,嘴里还发出赞叹:“嗯,你姐做的菜真好吃。”
对于他的脸皮,张秋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服。
欧正阳三两口喝完粥,就开始絮絮叨叨起来,一会儿夸张秋文曲星下凡,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作家了,前途不可限量;一会儿又夸张萍心灵手巧,一看就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张秋被吵得不行,他一会还要写小说呢,实在没心思听欧正阳在这里啰嗦,只能无奈地说道:“我姐应该在村东,你自已去找一下。”
闻言,欧正阳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多谢小舅子。”
说着,他就以极快的手速把一团东西塞进张秋的口袋里,然后火急火燎地开着摩托车走了。
欧正阳走后,张秋把口袋里东西拿出来一看,发现是一卷被发箍扎着的钱,都是十块十块的,他仔细数了一下,竟然有两百块。
真大方啊,这两百块,别人累死累活几个月恐怕都赚不到。
吃完了早餐,来到院子中央,打起了一套太极。
他的动作流畅自然,一招一式间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这是张秋教书闲暇之余,跟一个练气功的老头学的。
气功是真是假他不知道,反正自从学会这套拳以后,他就很少生过病。
打完太极后,张秋回到屋里,坐在书桌前,准备开始写小说。
一个上午的时间,张秋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创作中,他写了三千多字,完成后,他又仔细地润色了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最终,看着自已的成果,张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上午过去,张萍还没回来,张秋也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
没办法,张秋只能自已动手解决午餐的问题。
他简单地做了些吃的,填饱肚子后,便又一头扎进房间,继续埋头码字。
张秋上辈子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日里也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
以前看那些作者一天写个 4000字的时候,偶尔还出现拖更的情况,他心里还寻思着这能有多难,
但当自已真正开始写的时候,他才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还好自已有着前世的记忆,不用像其他作者那样凭空去想象 4000字的内容,那些作者可是要绞尽脑汁地去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
跟他们一比,简直爽多了。
就这样,张秋一整天都没有出门,一直都在埋头写字。
一天下来,他竟然写了 6000多字,这让他自已都感到有些惊讶。
夜幕降临,张萍终于回来了。
张秋看到她脸色有些不自然,心中涌起一丝好奇。
“姐,你怎么了?”张秋关切地问道。
张萍有些慌张地回答:“没…没事,对了,阿秋,你吃饭了吗?”
张秋笑着开玩笑说:“亏老姐你还能想到我,一天都没见你回来,我还以为,你被欧正阳给拐跑了呢。”
闻言,张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开始做饭。
过了一会儿,张秋又开口问道:“姐,你觉得欧正阳这个人怎么样?”
张萍想了想,轻声说道:“嗯,还行,没有以前那么流里流气了。”
张秋接着问:“那你中意他吗?”
张萍听后,脸上露出一丝羞涩和犹豫,“阿秋,你也知道,以前我都把心思放到你身上,如今你自已有本事了,不用我再操心,所以我想继续回去上学。”
听到这话,张秋懂了,看来张萍辍学的事不止他自已一直耿耿于怀,张萍也是如此。
是啊,张萍仅仅只比他大两岁而已,又怎么会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苦哈哈地在农村里度过呢?
以前是因为要照顾他,没有别的选择,而现在情况不同了,有了改变的机会。
张秋看着张萍,坚定地说道:“行,如果想回去上学,学费的事我会想办法帮你的。”
张萍连忙摆摆手,说道:“不用了阿秋,姐在柳城有个同学,她可以帮我,她以前就跟我说过好几次让我回去上学,现在正好。”
听到她的话,张秋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之情,张萍为自已付出了太多太多。
仿佛是知道张秋心中所想,张萍微笑着看着他,温柔地说道:“没事的阿秋,姐不怪你。”
听了这话,张秋心中的难受却并没有减少多少。
他忍不住去想,如果自已没有重生回来,那张萍的日子又会是怎样的艰难呢?
她的心里或许会一直带着这份遗憾和不甘,甚至可能会一直到死去都无法释怀。
张秋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这样,那就不管欧正阳了,到时候毕业了,找个比他强的男人。”
对于张萍想要继续上学这件事,张秋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他在心里暗暗决定,既然张萍无意跟欧正阳发展,那明天就把钱还给他吧。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才刚刚蒙蒙亮,欧正阳果然又如约而至。
这一次,他手中提的不再是野味,而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
好家伙,张秋目测这条鱼至少有 8斤重,这可真是一份不轻的礼物。
欧正阳骑着摩托车刚停下,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外的张萍。
他的心里顿时一喜,还以为是昨天自已说的那些话起了作用,让这位佳人接受了呢。
他兴高采烈地把手中的大草鱼递给张秋,然而张秋却并没有伸手去接。
正当欧正阳感到有些疑惑的时候,张萍缓缓开口说道:“欧正阳,你跟我来,我有事跟你说。”
欧正阳见两人的样子,更是摸不着头脑了,这情况似乎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他看了看张秋,却只得到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两人默默地走到了院子里的一棵树下,张萍咬了咬嘴唇,她决定要快刀斩乱麻,秉持着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一脸平静地看着欧正阳说道:“欧正阳,我现在还不想谈朋友,你以后不用来了。”
说着,她就把手中的钱递给欧正阳。
这里面除了有昨天的 200元外,还有欧正阳以前给的 132元,再加上昨天的山鸡,张萍一共给了400元。
欧正阳看着手中那一沓钱,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
张秋这时走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欧正阳的肩膀,笑着说道:“欧正阳,很遗憾,你没有当我姐夫的福气。”
欧正阳一脸茫然地看着张秋,喃喃地问道:“为什么?你姐答应嫁给杨德了?”
张秋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道:“那倒没有,她只是打算回去读书而已,毕竟你也知道,要不是因为我,我姐她恐怕早就在读大学了,所以你别想了,好好找一户人家吧。”
张秋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老实说,他对欧正阳的印象还算不错的。
欧正阳这个人胆大心细,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敢借几千元去买摩托车,光是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他的魄力。
而且,他还很有眼光,能看出张秋未来不简单,这样的人其实是很难得的。
心里默默地想着,如果欧正阳愿意出去闯荡的话,趁现在正是下海经商的大好时代,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个千万富翁来。
此时的欧正阳,站在原地,紧紧地握着拳头,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过了一会儿,他又缓缓地松开了拳头,然后快步追上了张秋,把手中的钱以及大草鱼一股脑地塞了回去,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欧正阳送出去的东西,没有再拿回来的道理。”
张秋有些诧异地看着他,欧正阳接着又问道:“你姐他去的是柳城吧?”
张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欧正阳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好,我知道了。”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次轮到张秋些发懵了,他心里暗自嘀咕着,欧正阳这是要搞什么?
难道这是退婚流主角逆袭之路的开始?
自已成了他这个主角前期的一个小反派?
直到摩托车远去,张秋这才回过神。
看着手中那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心中思绪万千。
如果就这么把它扔了,实在是太浪费了,毕竟这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还不如让自已来“超度”它。
就在这时,张萍刚喂完鸡走了过来,一眼便看到张秋手中的大草鱼,她的眉头微微皱起,面露不悦地说道:“阿秋,不是说好不拿欧正阳的东西嘛?”
张秋跟她解释了一遍刚才发生的经过。
张萍听完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地伸出手说道:“东西给我,明天我去四盘村还给他。”
没能吃到大草鱼,张秋无奈之下只能含泪吃了两大碗牛肉,以慰藉自已失落的心情。
吃完后,他又回到房间开始写小说。
……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秋的生活过得十分自律,每天除了码字还是码字。
一个多月下来,他竟然已经将《暗算》全部写完。
看着那厚厚一沓自已亲手写出来的文稿,张秋自已都对自已感到由衷的佩服
在他闭关码字的这些天,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自从那天张萍从他手中拿回欧正阳的东西,第二天她就去欧正阳家,但却被告知,欧正阳已经离开四盘村去去柳城了。
……
时间来到 8月中旬,难得地下起了暴雨,周边的山体出现了脱落的情况,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别说是车了,就算是人行走都十分艰难。
期间,张萍跟张秋说起了一件事,隔壁村有人因为这场暴雨死了两个人,都是因为路滑从山上掉下来摔死的。
听到这些话,张秋心中不禁一动,也许,上辈子张萍之所以会嫁给杨德,就是因为欧正阳死在了这场暴雨中。
以欧正阳那么拼命赚钱的性子,说不定连这种天气都会出去接客,出了意外也并不奇怪。
只是因为自已的重生,这才改变了欧正阳原本的命运轨迹,让他躲过了这场灾难。
想到这,张秋心中有些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