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安王被召进宫,太后如慈母般关切地问道:“煜儿身子可有好点?”

百里温声应道:“承蒙太后关怀,煜儿身体已然大好。”

“今儿哀家看到了一样旧物,便想起了你的母妃。”

百里瞬间心领神会,长公主竟真的愿意随身携带,心中顿时如冰雪消融,却仍从容地装作不知,问道:“太后看到了何物?”

太后这千年的狐狸,岂会看不出这些小孩的心思。

她立马切入正题:“不知辛儿腰间挂的玉佩可是你的?”

百里也不再隐瞒:“正是。”

提到她的辛儿,太后一改之前的神色,“不知王爷是何意?”

“臣想求娶辛儿。”

“哦?求娶辛儿?你可还记得先皇当初本欲将辛儿赐婚于你,是你百般拒绝,最后为了保全皇家颜面,对外宣称是哀家和先皇看辛儿还小,舍不得让她那么早嫁为人妇。如今王爷为何改了主意?”

“臣当时目光短浅,如今真心想求娶长公主为妻,望太后成全。”

太后在心里仔细琢磨,百里这孩子也算是自已看着长大的,人品相貌都是极好的。失去父母的他,年幼时便靠着自已一人撑起了整个王府,也是个有担当的。辛儿本就没什么规矩,嫁过去也不会有长辈七嘴八舌地管束她,嫁给百里,实乃上上之策。

“辛儿可是哀家和先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心头肉啊,嫁于你也算良配。你若能真心待她,待皇帝狩猎结束,哀家定当让他为你们赐婚。”

“多谢太后。臣必当真心待辛儿,此生非她不娶。”

转念一想,辛儿不是说了暂时不要同太后皇上讲吗?那这到底算不算是自已说出去的呢?

百里这句话说到了太后的心里,她笑的更加的开心。

“好,看着辛儿的亲事有了着落,哀家就算现在去见她的父皇也安心了。”

“太后这说的是什么话,您定能福寿绵长,万寿无疆。”

“好了,你且下去忙吧。”

这一边,云辛儿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已已经被那块玉佩给出卖了。她坐在马车里,让珍珠轻轻揉按着太阳穴,昨晚确实喝了不少酒,肚子胀得难受,却并未喝醉。

云辛儿秀眉紧蹙,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珍珠察觉到主子的异样,轻声问道:“是奴婢的手法太重了吗?”

“不是,哎?珍珠,你可知道祭月典礼过后还有什么活动吗?”

“祭月典礼过后,便是皇上设宴款待群臣,之后便是赏月吟诗。”

“那祁安王会去吗?”

“那是自然,所有大祁的大臣都会前去,更何况是祁安王呢。”

“不必按了,让车夫去祁安王府。”

珍珠搀扶着云辛儿下了马车,走进王府。府里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侍卫,连个婢女的影子都看不到,简直就是一座和尚庙。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到处都是空荡荡的,一片荒芜。

管家说他家王爷外出了,让她在此稍等片刻,便领着她走向待客厅。通往待客厅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小巧玲珑的桥,他竟然在府里的中心点挖了个小湖,还搭了桥。湖中栽满了荷花。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光是这一块地方,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可再看看其他地方,简直和寺庙毫无二致,甚至比寺庙还要寒酸。

简直是拿碗倒红酒,高脚杯里放雪碧。

等了许久也不见百里回来,云辛儿有些坐立不安,她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杯子站起身来,转头对身边的丫鬟珍珠说道:“我们回去吧。”就在这时,百里急匆匆地从外面赶回来。

“咳咳……抱歉,让公主久等了。”

“你又没有听我的劝告,本宫下次绝对不会再来了。”云辛儿佯装生气,转过身去作势要离开。

然而,百里却顾不得男女有别,急忙伸手拉住她的衣袖,急切地对她说:“别走,今天我并没有打算出门,是太后传我进宫有事相商。”

云辛儿停下脚步,疑惑地回头看着他,问道:“母后召你进宫所为何事?”

“太后让我在两天后的祭月典礼上提前到场。”

“仅仅为此事,便传你入宫?”

“是的,辛儿今日为何会前来找我?”

云辛儿明显对他的话半信半疑,但看着眼前这张如同谪仙般俊美的脸庞,那些怀疑的话语却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今日从皇宫出来,想着过来给王爷号个脉,结果王爷让本宫好等。”云辛儿说着,便将他的手轻轻地拿了起来,然后仔细地把在了他的脉上。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你有没有每天坚持锻炼?”

百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已有锻炼。

然而,云辛儿却并没有轻易相信他的话,继续追问:“那就是本宫开的方子你没有按时服用?”

看着百里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云辛儿心中便明白了一切。她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随后,她转头对一旁的珍珠说道:“珍珠,你去让管家将药熬好给王爷端过来。今日不用跟着我回去了,你就待在王府监督王爷喝药,等他病好了再回公主府。”

珍珠恭敬地点头应道:“是。”说完,便转身离去,按照云辛儿的吩咐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