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流逝,这时有人开口说道。

“今年第一场雪就这么大,看来那群泥腿子又要高兴坏了!”

“谁说不是呀,都说瑞雪兆丰年,可对于我们来说,分明是雪上加霜呀!”

对于渔民来说,冬天的鱼价相比一年其他时候都会高上不少,但是危险却是成倍增加。

这时的泗水泽,湖水冰寒刺骨,要是一时不慎掉进湖中。

轻则伤寒,更甚者直接沉入湖中,不见踪影。

所以在这时节里面,只要不是家庭极度困难的,一般不会出湖打鱼。

听到这话,酒馆里的众人也纷纷叹息起来。

“算了,不说这个了,今年还是以前那座岛不!”

“还以前那座岛吧,熟悉一些。”

每到过年的时间,泗水泽上面的打渔人都会聚集到一座座小岛之上。

而岛上也会呈现一番热闹的场景,家家户户都会用茅草搭建着一座座临时的住所。

并在自家的门前晒起渔网或者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修补着破损的渔网。

形成这种样子,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聚在一起过年热闹一些,而更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也好防备大泽上的水匪。

而这个习俗是从不知何时产生的,但是却一直传承的到了现在。

陈楠坐在旁喝着温热的黄酒,听着酒馆的聊天声。

一时之间,好像也没有那么孤单了。

.........

随着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般飞速流逝。

即将来到年关,众人都在这个时间进城去采买年货,或是叫相熟的人帮忙采买。

而陈楠也是选择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准备打着采买年货的借口,进城一趟。

也终于能够实行自己心中那个计划了。

陈楠先将自己船上的贵重物品寻找一个无人荒岛埋藏好。

又将从癞头张那搜到的东西则是放到了另外的一座荒岛上。

自身随身携带着几十枚铜子进城。

船上也只是放着一些家常之物,托付给张明帮自己照看一下。

事情都准备好后,陈楠搭乘钱叔的船只,来到码头,上岸。

而钱叔则是准备与陈楠一起进城采购一番。

陈楠点头答应下来。

毕竟两个人一起上路有个伴,同时也会安全一些。

随后两人将船停好之后便离开码头,沿着官道向府城出发。

在这个年代,山贼水匪横行,走荒野小径,虽然会少走一些路。

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运气这么好,碰不到山贼劫道。

而官道虽然需要多走一些路,但是胜在安全,走的人也多。

泗水城处于鱼市东北方向,大约有一个半时辰的路途。

辰时,天空一片晴朗。

陈楠已经可以大致看见泗水城了。

远远望去,高大雄伟的城墙首先映入眼帘。

那场那城墙由巨大的砖石砌成,坚固而厚实,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卧大地。

城墙高约数丈,顶部宽阔,可供士卒巡逻守望。

当他来到城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城门口侧门排着队伍。

而排队的大多都是像陈楠这样的或者是小商小贩在排着队伍。

陈楠和钱叔则是也不例外,老老实实的跟在队伍后面亦步亦趋的向前走着。

而正门的大道则是空空荡荡,但是这些人宁愿排队,也没有人敢走在这条道上。

因为这是一条专供富家公子或者达官显贵通行,甚至那些城门吏看见他们还需要点头哈腰殷勤伺候。

陈楠着此来泗水城,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认字。

那个计划已将压在陈楠心中好久了。

而陈楠也曾想过去学堂专门学习认字。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作为一个渔民。

先且不谈教书先生收与不收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做出这样一件突兀之极的事,就难免被人多想怀疑。

所以陈楠也是借着这次置办年货的借口,陈楠这次打算进城按照心中的那道计划来认字。

反正都城这么大,也不可能有人这么巧认识自己,用那种办法也是可行的。

在快接近城门的时候,陈楠就看见城墙上张贴着几张告示,有一群人正围在近前。

而官府还担心来往行人不识字,在告示旁安排了专门的官吏在宣读告示上的通知。

等陈楠行至城墙处,他也同样凑过去一边听着官吏宣读着城墙上的告示,一边将官吏念出来的话和告示上的字一一对应。

“近日,本城发生一起重大盗窃案件.......盗走大量金银珠宝......贼人特征如下:男性,身材中等........悬赏......”

“近日,泗水湖湖中水匪频频上岸作乱......望百姓发现行踪,及时报官,定有重赏。”

泗水泽里面常年盘踞着一股水匪,但是他们轻易是不会上岸的。

这是因为怕被官府得到消息,把他们全部剿灭在岸上,如果在湖中则是没有这种忧患,怎么现在一反常态了呢。

奇怪,着实奇怪!

“近日,阴山附近常有土夫子出没,城中已有几家大户祖坟被掘......如有线索,可来府衙举报......线索如实......”

阴山,是在距离泗水城一百里外的一座山脉,长达数百里,连绵不绝,横跨三郡。

泗水郡人士死后常常会安葬在阴山之上,也不知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

据说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有几千年了,就算死在外面的人也要回来葬在此处。。

陈楠一边听着官吏念着告示,一边在心中回忆着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消息。

在转身的时候,心中还在吐槽,要是按照这上面的画像去抓人,怎么可能抓的到呢。

这告示上面的画像在陈楠看来,就是随便涂鸦几笔敷衍了事而已。

行至城门处,三两个城门吏坐在板凳上面,懒散的向进城的人收着进城费。

等到陈楠的时候,城门吏上下打量着陈楠,眼神之中带着些许嫌弃的说道。

“进城两枚铜板!”

陈楠老实的从自己怀中掏出两枚铜板,放在了城门吏伸过来的手掌之中。

城门吏将陈楠放在手掌的铜钱随手丢入身后的竹篓内,发出一声脆响。

拿起一块粗布汗巾,擦拭起来刚才接过陈楠铜钱的手掌,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走进城中,街道上纵横交错,宽敞而整齐。

主街道是由青石铺就而成,路面平整,中间稍稍隆起,便于雨水向两侧流淌。

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店铺的招牌琳琅满目。

陈楠根据店铺里面售卖的商品和在门口大声招揽客人的店铺伙计中大致也能判断店铺是售卖什么。

陈楠一进城就与钱叔分开。

钱叔则是去采买年货,而陈楠则是打着还久没来泗水城了,打算进城到处转转,让钱叔采买完之后也不必等他,他指不定什么时候逛完。

而钱叔听后也没当一回事,只是以为是陈楠被这泗水城所吸引,毕竟快要过年了嘛,城里面格外热闹。

陈楠与钱叔分别之后,则是直接走进小巷之中。

他在小巷中穿梭着,像是在寻找什么似的。

没过多大一会儿,陈楠就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东西。

代写书信的摊子。

陈楠径直走就走向书信摊子。

陈楠坐到摊上,询问起怎么代写书信。

就是自己说什么,老板就写什么,这种便宜只要百字五文,再加上纸张费。

一张纸六文钱,不还价。

陈楠见此还是答应了下来。

随后,陈楠说什么老板就写什么,将一张白纸都几乎是写满了。

最后算下来一共花了二十多文钱。

而陈楠拿着这张纸就走了,在临走时老板还问陈楠需不需要自己帮忙寄信,只要八文钱,毕竟平时碰到这样一个冤大头可不容易。

陈楠并未回答,直接转身离去。

至于为什么要找一个代写书信的摊子写这样一封信呢。

陈楠在来之前就早已将书信的内容使用炭笔写在纸上,用的是前世自己认识的文字。

而现在自己只需要再得到一张内容与他相同的,这个世界文字,就能一一对应着文字,学习这个世界的文字了。

只要拿到了这张纸,自己此次来城里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