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回到家时,手里提着二十多个罐子,心里想着这些罐子以后都要自己亲手腌制的美味。她走进院子,看到张母正在院子里,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张母正在仔细地晒着一堆新鲜的大白菜,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英子回来了!”张母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妈,你在院子里干什么呢?”张文英一边放下手中的罐子,一边走向母亲。

“我今天闲着没事,就把这些大白菜拿出来晒晒,一部分给你做泡菜,一部分等会儿准备放进地窖里储存,正好屯一点冬天吃。”张母微笑着回答,眼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

“你哥怎么样了?菜摊子买下来了吗?”张母端着一杯白开水,关切地递给张文英,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牵挂。

“弄好了。”张文英接过水,喝了一口,慢慢地喘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现在菜摊子可大气了,两个摊子合在一起,宽敞了不少,看起来真是气派。”

“真不错!”张母喜笑颜开。

张文英笑嘻嘻地说,“下次你可以去菜市场看看,保证你会喜欢。”

张母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笑容:“我去那干什么?那地方我才不想去呢。不过事情办成了就好,你哥也真是的,事情办成了也不给家里打个电话,竟然让我们这些老人操心。”

“妈,别担心,等他忙完了,肯定会给您打电话的。”张文英安慰道。

张文英微微一笑,便没说话,也没有提起早上在哥哥家发生的不愉快。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转移了话题:“还有吃的吗?我饿了。”

“怎么在你哥哥家没吃饱啊?你嫂子没有给你做饭吗?”张母关切地问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吃,当然是吃了,中午我和我哥一起去下馆子了,我吃得可饱了。”张文英回答,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不过,中午我在镇上逛了一圈,买了二十多个罐子,累得我真是够呛。”

“就剩一个玉米了。你上次去镇上的时候不是吃得饱饱地回来的吗?我没给你留饭,要不你先吃那个玉米,我去给你煮碗面条?”张母提议道。

“行,行,那你就给我擀点面条吧。我就不吃玉米了,还是妈擀的面条好吃。”张文英点头同意,随即站起身来,“我先洗把脸,等你做好面条。对了,我上次留的泡菜,给我弄一点儿,配着面条吃,味道特别好。”

“好好好,你快去洗脸,我这就给你忙活。”张母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地开始擀面条,动作熟练而迅速,厨房里弥漫着面粉的香气。张文英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温暖,仿佛所有的不愉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张文英在屋里忙碌着,整理着自己这一天淘到的各种宝贝,心里满是成就感。她小心翼翼地将每一件物品放回原处,仿佛在为它们编织一个温暖的家。

“别收拾了,先吃饭!先吃饭!等一下,可别饿坏了。”张母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一丝关切与温暖。

“来了,来了,放下手里的罐子。”张文英应声道,急忙端起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面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渐渐地,她的肚子不再咕咕作响,心情也随之舒畅了许多。

“这罐子虽然全是新的,但还是需要用热水消毒,等会儿我再烧热水消毒,高温消毒才能更放心放泡菜。”张文英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对张母说道。

“行,我知道。等会儿我帮你烧热水。”张母立刻答应,语气中透着一丝温柔。

“妈,那柴火是不是不太够呀?这样烧柴,热水消毒,柴火会不会不够?不然明天我出去再拾点柴火。”张文英有些担心地问道,脸上写满了对家务事的关心。

“够的。最近虽然烧热水的次数多,但你爸之前弄了不少柴火。你就别去弄柴火了,那又重又脏的,没必要。”张母微笑着劝道,“就在家里继续弄你的泡菜吧。”

“那明天我还继续腌泡菜,等泡菜做好了,我给你们分成。这样可以抵消我用柴火的钱。”张文英思考片刻,慷慨地表示。

“臭丫头,还没挣几个钱呢,就想着分成了。”张母忍不住笑了,眼中满是宠溺。

屋内的氛围温馨而和谐,母女俩彼此关心着,彼此支持着,生活的点滴都在她们的对话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