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个体,他们有的手捧玫瑰、身披铠甲、不信鬼神、精神如洪等等。
每一次对他们的探讨,都是我对自身的解释方法之一,我明白个体终不会被天下世俗接纳。人更像是夜时明月一般阴晴圆缺,在不完时,我们可能会突然失去自已原本拥有的勇气,丧失自我的肯定感与责任心,这种对自我的把控能力的失衡,最终导致人会郁郁寡欢、喜乐无常。在完之时,似有无形力量将我们破旧身躯所疗愈,褪去所有之前的颓废,似枯木逢春,破土嫩芽。
所以人真的好特别,每个人同样特别,有着各种各样的理念及风格,正是这样的原因下,我爱上了观察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时常可以看到拾荒者,他们总是弯着腰,向前方延伸出自已的影子,似乎这样他们可以更快的到达前方,时不时有人路过,他们也不会把头抬起来。
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自已想要的东西,对于其他外物他们好像置之不理,直到找到需要之物为止,然后向下一个路口走去。
我想如果我是一位拾荒者,那时我会不会也什么都不在乎,只是专心的去寻找,不怕别人的口舌是非,坚强的活着。我明白我做不到,因为我并没有自已想象的那么顽强。
那么是不是一个人穷到只剩自已时,活到连自已都不去计算时,孤独到不需要别人理解时,这时才可以勇敢的面对生活呢。
或许是,也或不是。于是我给自已下达了一个极端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我只能活到30岁,在这个时间段中我所做之事应当遵循自已内心,与这个世界无关。
可能相对于我而言,压缩自已生命周期,视自已如天底下最渺小的一类人,这样我可以在生活中学到更多东西。
我也不用着急忙慌的寻找所谓人生的意义,只是随遇而安,对于生活的种种打压,我也可以看作为生命对于我这个老人的尊重,至于别人的流言蜚语,在我看来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或逢场作戏。
这时我可能年轻着,但同样也并不年轻。我学会了谦卑,在岁月长河中谦卑成了我第一防线,我似已如蚁,不再有年轻时狂妄自大和自命不凡,我相信对所有人而言,我本是井底蛙、笼中鸟、泥上蚁。
即使我心中有着一份在自已立场上完全正确的答案,但我也闭口不提,我开始倾听他人所想,细细咀嚼。因为人总是片面的,无法做到在每个角度考虑问题。
我开始学会了闭嘴,果然我很少在与人交流上争吵,我很庆幸自已可以拥有聆听他人能力,同样也庆幸自已不在认为自已站答案之前。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也学会了谦卑,并不是因为你看透了人情世故,而是在经历痛苦后,你变的沉默寡言,但我更希望你可以真正快乐和幸福,因为那是我们所追求的本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