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岁就封骠骑大将军?比忽必烈还夸张?此人当真少年天才啊!”

“从一品?太不可思议,想我大汉相国,也才从二品,

此人小小年纪,官职比相国还高?”

刘邦侧躺在龙床之上,满脸震撼的看着天幕中的真人影像。

自己16岁,还不知道在那个街头小巷,做小混混,

根本不知道国家大事为何物,根本连刀枪棍棒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此子,少年成名,不愧是结束了将近400年的乱世的天骄。

这一比,除了自己的出身能够稳稳压此人一头之外,其余的还真比不过此人啊!

16岁的骠骑大将军,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在16岁达到此成就的绝对不超过五指之数。

也唯有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少年天才,霍去病,有才殊荣。

秦汉名将无数,哪怕是白起,王翦,蒙恬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将,16岁之时,也没有做到骠骑大将军的位置啊!

.....

“14岁就进入仕途?”

“15岁,车骑大将军?二品?”

“16岁,骠骑大将军?从一品?”

“厉害啊,孤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只是一具傀儡皇帝。”

“大秦朝政还被吕不韦那奸贼掌控,若非,孤,拨乱反正,孤的大秦江山,就要落入奸贼手中。

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大秦扫六国的局面了。”

嬴政言语之中无不在称赞这后世之君,

想想自己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二岁在赵国沦为质子,险些丧命。

九岁归秦,13岁登基,朝政却由吕不韦那奸贼把控。

一想到自己16岁,还是傀儡皇帝。

嬴政就感到有些羞愧。

......

西晋位面,

司马炎看着天幕中的真人影像,

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好家伙,

14岁就进入仕途?

16岁就骠骑大将军了?官职超越宰相?

三国名将无数,也很难找出这样的人才啊,

想不到后世之君,才能居然高到这种地步,

这样的人才,为何只排在第九,

属实匪夷所思。

想想自己,在这个年纪,虽然因为父亲司马昭的关系,开始进入仕途,但跟此人一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啊。

“此人出生起点,倒是跟我有几分相似。”

“我是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三国几百年的战乱局面,不知道此人是如何结束四百年的战乱局面的?”

“这乱世程度,居然比三国还混乱,异族肆虐,五胡乱华。”

“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王朝,居然让胡人灭国,当真是耻辱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倒霉王朝,肯定不是我西晋,

毕竟,有我司马炎在,异族根本不敢入侵中原。”

司马炎沾沾自喜,殊不知这个倒霉蛋王朝,便是自己的西晋王朝。

这还得怪他,传位于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痴傻无能,最后西晋皇朝的果实,居然被皇后贾南风窃取,

贾南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亲手导演了‘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还没有结束,又紧接着出现骇人听闻的‘五胡乱华’,异族肆虐,汉人不如狗,

导致后世出现长达四百年的乱世,百姓从3500多万人,被杀得仅仅只剩下400万。

属实惨烈。

....

大宋位面。

赵匡胤也着实被此人的履历震惊到。

15岁车骑大将军,堪比宰相。

此人出身显贵,比自己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

如此人物,结束四百年战乱,一统华夏,按理说排在第九,确实有些低了,

唯一的原因可能,是此人起点太高,导致最后综合评分被拉低。

毕竟出身越尊贵,分数就越低,

嗯,一定是这样。

16岁骠骑大将军,官职从一品,宰相在此人面前都是弟弟啊。

不过随即,他似乎猜出了此人的身份,一想到此人获得皇位的经过,

赵匡胤脸上就露出一脸鄙夷。

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算什么英雄好汉?

“三弟,依你看,这人是不是篡位宇文氏,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杨坚?”

“大哥,应该是杨坚无疑,

毕竟历史上只有一个开皇之治,只有一个最大的大运河,只有隋朝最先设置科举考试制度。”

“这杨坚少年得志,无比辉煌,只可惜这皇位不是他打下来的,是窃取宇文家的果实,

这天道盘点把此王朝排在第九,也是有原因的,”

“杨坚什么东西,跟大哥比,啥也不是。”

赵光义对自己的大哥,还是服气的,毕竟这大好江山,也是大哥手把手打下来。

至于陈桥兵变,也是顺应历史潮流。

....

大隋位面。

隋文帝杨坚突然心情大好,因为天幕中介绍他少年时期,他很满意。

“我十四岁进入仕途,十五岁官职已经进入二品,与相国不相上下。”

“十六岁官职骠骑大将军,相国也在我之下。”

“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啊!”

“杨素,朕现在很开心,来,陪朕喝一杯。”

杨坚此刻早就忘记了自己排名第九的事情,。

而是脑海中,全是自己少年天才的往事画面,想当年,自己是何等惊艳绝伦,

小小年纪,就被独孤信看中,独孤信还把他的掌上明珠孤独伽罗嫁给自己。

可谓,少年得志,一时无两。

杨素看见自己的‘老板’满脸春风得意,自然也不再触霉头,

端起酒杯,就在杨坚的面前,跪下开始共饮。

“陛下英伟不凡,少年天才,古今唯一。”

...

也就在杨坚回忆少年得志之际,天空之中,盘点之音如天雷惊世,响彻天际,无数金光凝聚,紧接着化作一行行字幕...

【560年,宇文护有杀害了北周明帝宇文毓,拥立宇文邑为帝。】

【同年,19岁的杨坚,出任随州刺史。】

【8年过后,其父亲杨忠去世,杨坚承袭了他父亲杨忠的‘随国公’爵位。这一年他27岁。】

【572年。北周宇文邕吸取了前两位兄长的教训,暗中极具力量,终于诛杀了权相宇文护。夺回朝政大权。】

【573年,北周武帝为太子宇文赟纳取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

【从此杨坚成为太子的岳父,宇文邕和杨坚成为亲家。这一年,杨坚32岁。】

【32岁成为太子的岳父,成为北周武帝宇文邕亲家。】

【32岁的皇亲国戚,32岁的太子岳父,32岁一人之下,古今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