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易守难攻的南宋临安城,忽必烈决定建立一支水师。顺着汉江,自北而下,攻破南宋。】

【南宋襄樊城池被攻破,南宋防御体系彻底崩溃。那一年,忽必烈59岁】

【3年后,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带宋恭帝出城投降,奉上了传国玉玺和降表。】

【南宋都城临安被彻底攻陷。】

【但南宋残余势力十分难缠。】

【直到忽必烈65岁那一年,宋元双方在崖山外海,开始了最终的海上决战。史称‘崖山之战’】

【宋军战败,南宋至此灭亡。】

【大宋历经北宋九位皇帝,南宋九位皇帝,至宋恭帝这一脉,彻底灭亡。】

【大元推翻大宋,也是大宋自己不争气。】

【归根究底,大宋的‘重文轻武’国策要背一部分锅。】

【其次,大宋末期,南宋奸臣当道,欺上瞒下,内外勾结,君主宋恭帝软弱无能,优柔寡断。】

【面对元朝的侵略,他毫无办法。再加上主张‘重文轻武’国策,导致末期,皇帝根本没有可用的良将。】

【至此,大宋灭亡,乃是顺应天道。】

...

“不可能,”

“绝不可能。”

“我大宋国运昌盛,怎么会被此人消灭。”

“居然是因为朕推行的‘重文轻武’国策引起的灭国?简直荒谬,

朕推行这一国策,让大宋子民物质生活,文化素养达到了巅峰。怎么会让大宋灭亡?”

“三弟,难道是朕传位于你,你没有好好实行‘重文轻武’国策?”

“没有领悟国策的本质?”

赵光义一脸懵逼。

“大哥,这以后的事,我也不知啊。”

“大哥,不可能,我日夜跟随大哥,早就对大哥的‘重文轻武’国策理解的很透彻了。绝对不会走偏啊!”

“肯定是子孙后代的问题。”

“这宋恭帝是真的无能!面对大元的侵略,居然毫无抵抗之力,

要是我和大哥在的话,这大元怎么敢打我大宋的主意。”

赵光义气得脸都绿了,自己现在还没有登基为帝。

就看到了一百多年后,自己的子孙,直接把帝位拱手相让。

这可是自己和大哥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啊!

怎么能这样就让大元王朝夺去?

赵匡胤看到自己的弟弟脸都被这个宋恭帝气绿了,知道三弟对大宋的用心,也绝对不必自己少。

“难道!难道这‘重文轻武’当真会祸害后代?”

“若真如此!我有罪啊!”

赵匡胤此刻也不再怪后代子孙,而是开始自我反思。

果然,强者才会反思,弱者只会推卸责任。

......

“这大宋王朝也太弱了吧,十八世而亡?”

“不过被忽必烈这样的天骄击败,这大宋也不冤。”

嬴政居然在嘲笑大宋十八世而亡?

若是他知道他自己的大秦二世而亡,不得被气吐血。

“李斯!你对大宋推行的‘重文轻武’国策,有何看法?”

咸阳皇宫,王座之上,嬴政一声龙纹黑袍,不怒自威。

下方。

文武百官,都不敢出声。

李斯手持笏板拘礼,回声道:“微臣以为,大宋被大元灭国,这‘重文轻武’国策,要背锅。”

“哦?为何啊?”

“回陛下,陛下昔年征战六国,倘若没有强大的武力输送,我大秦也不可能一统六国。所以轻武,必然导致国灭。”

“李斯,你说的在理,孤的天下,确实是打出来的,”

“不过,臣以为,陛下可以以史为鉴,文武并行,一左一右,可让我大秦传承千世,乃至万世。”

“李斯,你不愧是孤的爱臣。”

“孤,也有此意。”

....

“这南宋开国皇帝脑子有病,居然采用‘重文轻武’国策!”

“难怪被大元灭国,活该啊!”

“倘若朕没有强大的武将和兵力支撑,如何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行。”

“即便是如今朕的大汉江山已经固若金汤,朕也不可能削弱大汉的兵力。”

大汉,

长安,

戚夫人寝宫,

烛台光已暗沉,刘邦和戚夫人却丝毫没有睡意,

而是双双观看,天幕上大元王朝的真人影像。

刘邦言语之中,无比在讥讽大宋王朝国君不行。

而紧靠在旁的爱妃,

戚夫人却还在头痛,怎么把自己的儿子刘如意送上太子之位,而烦恼。

“陛下,太子刘盈,无能,何不让如意替代?”

戚夫人开门见山,就要刘邦重新立太子。

毕竟她也要考虑她后半生的人生。

刘邦年事已高,随时都可能驾崩。

而自己年轻貌美,

若让吕雉那毒妇的儿子,刘盈继承储君之位,

那以后没有刘邦的庇护,自己还不得被吕雉那毒妇整死。

所以无论如何,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成为太子。

也正如戚夫人所想。

刘邦死后,刘盈继承帝位,吕雉彻底掌控大汉的实权。

而作为吕雉的死对头的戚夫人,

果然被吕雉残忍的砍掉四肢,被制作成了‘人彘’,晚年生活,凄苦而亡。

当然,这是后话了。

....

“这大宋吃了重文轻武的亏啊,这锅还得赵匡胤来背啊!”

“我大明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兵权,朕要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权利都不能功高震主。否则,就别怪朕一一拔除。”

大明位面,应天府。

马皇后寝宫。

床榻前,

坐着两个人影,一个是朱重八,一个是马皇后。

朱重八的手,布满老茧,这是常年战争留下的痕迹。

“重八,大明开国不易,那些开国元勋,应该保留他们的体面,切不可杀啊!”

马皇后宅心仁厚,不愿朱元璋再染鲜血。

“皇后,别人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而朕是打江山难,守江山也难,

有时候,一些手段,还是得用。”

“朕,知道你心善,但为了我大明万世基业,杀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你看,无论是朕,还是天幕中的忽必烈,不都是踩着万千尸骨,才打下的江山嘛。”

朱元璋虽然不认同马皇后的观点,

但耐心也极好,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带着微笑的,

因为,眼前的女人,是他一生的挚爱,

所以,此刻,即便这个女人出言训斥自己,自己也觉得是幸福的。

.....

“这大宋也是耻辱,不仅仅经历了靖康之变,还最后被蒙古鞑子灭了国。”

“我大清必定不会走大宋这样灭国的老路。”

大清位面,

北京,

年贵妃寝宫。

雍正直接把奏折搬到了这里,

他一边批改奏折,

一边观看天幕影像,

一边还跟年妃你侬我侬,好不快活。

.....

“落后就要挨打,只怪你大宋国力渐衰,我大元国力强盛,这是历史趋势。”

“按照天幕中的盘点顺序,接下来,应该是要攻打岛国了。”

一想到此,忽必烈就来气,这小小岛国,居然敢不臣服在朕的脚下。

......

天空之上,声音继续响起,影像继续播放。

【大宋灭亡,也宣告元朝正式终结了自唐末以来以来400年的分裂局面,使完成华夏又一次大一统。】

【也就在攻克大宋的同时,忽必烈还干了一件大事。】

【在攻打大宋的同时,忽必烈还因为岛国当时职权者北条时宗不肯向自己臣服。】

【忽必烈一怒之下,发动了征‘岛国’战争。】

【他任命征东元帅祈都统率蒙汉军2万人。连同高丽军一万人。】

【乘坐三百搜战船和五百艘小艇,从高丽南部害死的马山启航。跨越了五十公里的海面,到达了对马岛。】

【对马岛,历来是从大陆攻击岛国的踏脚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岸上蒙古人痛击了岛国武士。鲜血染红了海水。】

【虽然岛国武士凭借武士精神进行顽强抵抗,但蒙古军队在战斗力和战术方面都远远高于岛国武士。】

【再加上威力强大的火药武器:震天雷。很快便取得了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