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过年气氛因为老皇帝驾崩,没有去年县城的热闹繁华,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林府众人又长了一岁,林三小姐十一岁了。

林二小姐十五岁了。

林大小姐十七岁了。

林母最近跟林父意见不合,经常讨论大女儿该成亲了。

林父还想再留留,反正便宜大女婿才十五岁呢。

咱们家不愁吃穿,等他考中举人成婚,不是更有面子嘛!

经常没有结果而告终.・゚゚・(/ω\)・゚゚・.

年节前收到武安侯府的年礼,还有侯府的书信。京城突然发生的宫变,以及老丞相联合大皇子逼宫,到最后的倒台让人唏嘘不已。

不管京城的皇位换谁做,远在镇上的百姓们依然因为过年,穿新衣吃饱喝足而满足。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夜景美不胜收,各种造型别致的灯笼高高挂起,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花灯节不能大办,林家姐妹提着花灯沿着河堤漫步,灯火璀璨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整个城市沉浸在这种欢快、祥和的气氛中,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

林府管事自从送年礼后,闲下来总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林老爷。

今日惹得林老爷实在好奇,挑眉侧目:“你最近那是什么眼神”?

林管事立马抽抽嘴角呐呐道:大小姐的未来夫婿,以前有个后娘被休了。

就老爷也是见过的,这次去靠山村送年礼巧了同一家。

林老爷回忆着同一家的意思:“那妇人偷情被休弃的那家”?

林管事瞅了眼林老爷,点头道:“是”~

林老爷头疼的扶额,感叹:“真他.冤家路窄啊,还真是林子小了什么鬼玩意都出来了”。

立马吩咐管家研墨,手里拿着镇纸条,心里气愤的啪啪啪打着手掌。

又边走边转圈的犹豫,又无奈的坐着思考呢喃道:“必须是举人,能不能早些办婚事,就看那小子的决心有多狠”。

拿起毛笔就给李治写信:“考中举人重新树立起李家名声,再谈婚约。需要什么书籍尽管开口,只要好好爱护保存就好”。

桃花盛开的季节,林府众人踏上了回县城的路上。

桃源镇附近几个山坡,放眼望去,一片片桃花好似一朵朵粉色的云彩。走近了看,绽放的桃花宛如婀娜多姿的西施一般,美丽动人。

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绽放的杜鹃。朵朵桃花,每一朵都开得那么努力,那么认真的含苞欲放,个个都值得期待,盛开的枝头,朵朵都不负春光。

娇嫩的桃花,犹如一位害羞的少女,红润可爱,让人心生怜爱。

林家三小姐头上插着一朵桃枝,今天一身和桃粉色的衣服,笑嘻嘻的问姐姐们:“今日像不像桃花小仙女”?

大姐姐看着妹妹耍宝捂嘴笑偷笑,着眨了眨眼睛眉眼弯弯道:“不是像,原本就是啊”。

二姐姐扭头看着妹妹搞怪,淡淡一笑:“这是谁家的桃花仙女,下凡尘了”?

林三小姐捧着脸颊笑嘻嘻:“姐姐们家的小仙女呀”~

马车内夏荷和司琴丫鬟拿出点心和热茶,摆上后给几位小姐倒了杯热茶。

虽然虽然已是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还是有点寒气。

林家众人刚到县城没几日,姜家秀才姜书翰,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窗要去游学了。

林老爷感叹他的学识,游历一番开阔眼界也好。

也看过他写的文采有些华而不实,可能跟姜老爷有关。

是个极想有所作为的人,他祖父儒家的教育理念,使他从小树立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念。

林父书信一封,里面几张纸都有人名地址,上面都有林父得私印。

嘱咐小厮转述:“外出如果碰到不可控的事情,可以求助”。

姜家感激不尽,后送了厚礼上门感谢林父。林父也明说了,都是亲戚,以后互相照顾就好。

心想有些人情再不用,等自己老了,放着也就慢慢没了。

闲置的人情置换新的人情,也是处世的活法。

姜秀才带着几位同伴,怀着澎湃遨游一番天地的心情,去游历大楚几个文人圣地。

如果能得到名师指点一两句,将会受益匪浅。

林三小姐知道了姜秀才游历的事情,不禁想到周孟生,租的院子买下来记在他名下,从此彻底就彻底定居桃源县了。

才算是有惊无险的通过老师的互保,参加完二月份的县试了。

农历二月份县试是在各县举行的,由知县主持,连续考试五场。

周孟生这次考的名次,名列前茅听李秀才讲,童生府试不出意外稳了。

现在还在县城客栈住着复习功课,等着差不多日子,去参加四月份的三场府试。

通过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也就是成为所谓的“童生”。

林三小姐很想去瞅瞅,府城的众学子考秀才盛举。在思索怎么说服母亲父亲,顺便捎上周孟生(^o^)/

府试则是由府的官员主持,通常在农历四月份举行,共考试三场。

只有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童生,才能进一步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如果在这次考试中合格,那么他们就被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这日林三小姐约了周孟生问:“几时准备去府城”?

自己也有意向去府城看看盛况,不管自己去不去的成,到时租个院子比住客栈清净,方便周孟生复习。

周孟生沉默片刻后的看着她:“听林妹妹的”。

心里暗暗发誓不管以后如何,林三小姐就是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努力成长为她的靠山,让她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林三小姐回府后,去找了林父央求带自己去府城,想看看自家的店铺经营现状。

毕竟父亲答应了,母亲就也无所谓答应了。

林父很欣慰的点头应了,感叹一句:“女儿果然随我,嗯,不错”

林三小姐看着父亲高兴,自己很是心虚,又一想也没说错啊,顺便去府城看看自家店铺啊⌓‿⌓

吩咐喜儿:“告知周孟生,一起出发去府城的日子”。

大姐姐二姐姐羡慕的看着小妹,订婚了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在家跟着母亲学习管家,庄子铺子查账,经营,传授一些夫妻相处之道。

必要时,还要准备在嫁衣上绣几针,还要准备陪嫁人和物品事宜,整理嫁妆方便以后管理。

林三小姐坐着马车到了府城门外,看着比县城的雄伟壮观令人难以忘怀,高大的城墙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守护着城内的安宁与繁荣。城门上镶嵌着精致的铜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年代的沧桑。

进了府城的气氛热闹而和谐,贵族们的车马与百姓的行人有序通行,店铺的幌子在风中摇曳,各种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林老爷带着小女儿,和周梦生来到自家酒楼吃饭,安排管事去租了离府试地方近,又清净的住所。

自家府城也有宅子,不过出租出去了。

空着容易腐坏又不常来住,到时还得安排人定时打扫。

等上菜的空隙,林三小姐和周孟生靠窗而坐,看着楼下众多学子高谈阔论,锦绣文章随口而出。

林老爷扭头问看向周孟生:“保举互结、具结(保结)、亲供可做了”?

童生参加县试报名时,需要提供给县署礼房的遵纪不作弊保证书,身世清白证明及个人身高相貌。

周孟生小大人恭敬道:“多谢林老爷关心小生,出来前夫子已带我们五名学生去县衙办好了”!

林老爷笑着摸摸短胡须道:“你和栖乐差不多大,以后喊我林伯父就好”。

周孟生赶紧起身,拱手行礼改口道:“小子遵从,林伯父”!

林老爷哈哈哈大笑,叫小二上了一小壶酒,悠然自得喝着酒吃着菜,惹的旁边周孟生好奇不已。

林老爷看着好笑,给他倒了一小口尝了尝。

周孟生第一次喝酒,喝完立马脸色绯红,眼神明亮。

林老爷劝他有空慢慢练练酒量,一次不可多饮容易伤身。

周孟生听后乖巧点头。

府城中,一场紧张而严肃的科举考试即将举行。

众多秀才们齐聚于酒楼客栈,意欲通过这场考试,踏上仕途之路。

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中,位于闹市的一隅,有一座宏伟的贡院,它是考生们展现才能的场所。

半月后的清晨,天空刚蒙蒙亮,童生们就开始陆续走进贡院。他们或骑马、或步行,脸上都流露出坚定和期待的神情。

贡院周围戒备森严,以防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考生们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入场,并在严格的时间管理下开始答卷。

考场三天内部寂静无声,唯有考生的笔尖在纸张上来回穿梭,那是他们智慧与才华的体现。

随着时辰的推移,考试接近尾声。考生们的答卷将被收走,由经验丰富的考官们仔细批阅。

考试成绩优异者,将成为朝廷选拔的人才,有机会继续参与更为重要的殿试。

而对于未能通过的考生而言,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理想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林三小姐坐在自家茶楼听故事。

有一位书生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他在赴考途中遇到了一系列离奇的遭遇,这些故事在他的生活中流传,成为了书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位书生在夜间赶路的途中,偶然发现了座废弃的庙宇,随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悚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