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妹小学一路读上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初中是在镇上读,需要在学校附近租房,郭庆便拿定主意让郭妹和杨晴的女儿杨芙合租在一起,事实上租房的所有钱都是郭庆付的,也就是说他不仅帮助情妇养女儿,还要求自己的女儿和情妇的女儿住在一起。
表面上说两个女孩子能相互作伴,也能减轻一点房租压力,实际上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自己私会情人,明目张胆假借女儿合租的名义去到情妇家里,可谁知道杨晴的女儿杨芙不是个省油的灯。
郭妹和杨芙合租在学校附近 300 米的一个民房里,从家里到学校要翻越一座山,杨芙在远离家人的地方整日和一帮男孩子混在一起,旷课、迟到、逃学一样都不落下,而郭妹则是自卑怯懦的性格,在学校什么错都不敢犯,一则是怕在学校犯错被老师打骂,二则是如果被叫家长,郭庆会打死她。
郭妹知道自己只有听话的份,让和谁住就和谁住,让几点到家就几点到家,一直坚持到初二杨芙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的带男同学到合租的房子里,有次郭妹放学回到房子,拿钥匙死活打不开房门,手上还拎着热水壶,她听到里面有声音,便把水壶放下敲门,10 分钟后杨芙打开门,一个男生低着头和她一起走了出来,杨芙说,你能不能以后回来晚一点。
郭妹没有理睬径直走到自己的床边把热水壶放下,只见床单凌乱,像是被狗跑过一样,郭妹气呼呼的说,你要做那事就去外面找地方,别在这个房子,我不在请不要在我床上坐。
杨芙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继续收拾着自己的床铺,后来的半个学期,郭妹只能忍着在教室多呆一些时间或者找其他同学呆在一起,很晚才回到自己的房子,有次杨芙带了一堆人到房子里嗑瓜子聊天,把房间里弄的特别脏,并且她带的人都坐在郭妹的床上,郭妹气死了,那个周末跑回家跟郭庆说了这些,郭庆很不耐烦的说,就为这点事你还回来一趟,你知道那个房租我都付了一学期的,你不住你住哪,你自己想办法去。
郭妹无奈只能继续回去住着,每天除了睡觉几乎很少再回到那个房子里,直到有一天得知杨芙被高年级的一个女生叫了一帮人给打了,郭妹赶紧回到自己的住处,担心那帮人把自己的东西打碎,不出意外,自己的仅有的一些暖水壶、脸盆、小凳子都被摔坏了,床铺也被丢在地上。
这件事出了之后杨晴被叫来学校开家长会,郭庆还假借来看郭妹的由头骑车带着杨晴来了镇上,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全部经过,可他丝毫没有要郭妹和杨芙分开住的想法,还让郭妹坚持住完那个学期再说。
郭妹实在没办法了,只能通过写信的形式,给郭庆写了一封信压在透明的餐桌布下面,她知道郭庆吃饭的时候肯定会看到,放下信就去了学校,信里写了杨芙是怎么带男生在房子里乱搞,怎么带人在房子里嗑瓜子聊天让她没法回去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这样郭庆终于同意了让郭妹自己找同学合租。
初二的下半学期,郭妹如愿和其他同学住在了一起,她以为会是快乐的开始,谁想杨芙居然在班上宣扬郭妹的爸爸郭庆在她家勾搭她妈妈杨晴。
郭妹在班级里被同学议论,上课的时候被同学丢纸条在纸条上骂她,衣服被后面的同学用笔在上面画,那段时间郭妹开始了真正的独来独往,她不再和任何一个同学走近,也不再和杨芙对骂,所有时候她都是独来独往。
有天晚上,她走上租房的那栋楼的顶楼,她在思考 6 层楼的高度跳下去能摔死人吗,万一死不了怎么办,可如果不死她就得继续在这里面对着学校里的一切和家里的一切。
那一周有 6 次,她在深夜站在顶楼看向地面,她回想着妈妈被打的场景,妈妈听了信哭的表情,班级里同学丢纸条骂她的场景.....她站在了护栏上,准备跨过去,准备咬紧牙结束这一切,可就在这时,楼下有一个寸头的男生吹了一声口哨,跑了上来,站在不远处看着她,她想继续着自己的死亡计划,可一时之间又觉得不好意思,那男生开口说了句话,他说,你要是为了看月亮掉下去了可就太惨了,六楼一般摔不死人的。
这个男生其实郭妹是认识的,他是经常上台领奖的年级第一名,人称张大侠,全名叫张若,他在学校是有名气的,因为他是个孤儿,从小是奶奶养大的,家境贫寒,却成绩优异。
张若紧接着说,你要不下来换我去试试,两个人开始聊了起来,张若讲了许多他的事,郭妹也说了自己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可能年纪小经事多的两个人更容易共情,说的是学习,对方却能听到更多言外之意。
就这样,张若的出现劝住了准备去死的郭妹,她也因此在这所学校交到了第一个异性朋友,往后的生活,张若总是会来郭妹的房子找她,有时候是对赌游戏,有时候是分享一些可怜的小吃,而郭妹也开始想要对这个男生好一点,学校发的鸡蛋、牛奶,妈妈回来带的鸡蛋糕,无论什么吃的郭妹总是记得给张若留着。
因为初一初二和杨芙住在一起,郭妹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上课期间经常思想抛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等初三的时候别人都在准备中考,只有郭妹一脸迷茫不知道从哪开始准备,明明已经初三了,但数学水平还只停留在初一。
她认为自己肯定是考不上高中的,大概是上天眷顾吧,在张若给她不停的讲题做题辅导后,她以高出分数线 4 分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身边也多了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
这一次,郭妹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离家远一点了,离妈妈近一些了。
这个时候的陈琴已经不在县里打工,而是跟随饭店老板的脚步去了市里打工,老板关了县里的店面开去了市里,陈琴跟着这个夫妻店走到了更大的地方,而郭妹也终于从村里到了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