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章话本
林三小姐最近忙着挑话本,周孟生碰到林妹妹身边的丫鬟,近几日都是各种的话本往房里抱。
思索着林妹妹看得完吗,这么多话本还是都不好看吗?
吃过午饭后,周孟生就过来关心的问林妹妹:“最近喜欢看话本嘛?
要不我帮你挑一挑”?
林三小姐快速的翻着话本页面,头也不抬的回道:“我不是自己喜欢看,是在挑些有意思的话本,以后茶楼可能用得上”!
周孟生挑眉,星星眼好笑道:“我正好饭后放松下,以前看过一个好笑的话本。
要不要给你讲讲看,不知道你喜欢这样的不”?
林三小姐抬头大圆眼期待道:“快讲讲看”~
周孟生喝口茶润了下嗓子道:“古时有个书生名叫吴明,读书十分勤奋,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考取功名。
这一年,赶考的日子又快到了,他更是读书读到废寝忘食。
一天深夜,他读完书休息,很快就进入梦乡,梦到自己被关在一个四面都是墙的房间,无论他怎么呼救都没人回应。
他惊醒过来,吓得一身冷汗。
第二天一早,吴明便去街头请人解梦。解梦先生听完后,大笑说:“好梦,好梦,而后生(升),你这次赶考必定高中。”
吴明大喜,于是兴高采烈地进京赶考。到了放榜那天,吴明喜气洋洋地去看榜。
不料,从榜首看到榜尾,他愣是没找到自己的名字,看了两三遍都是一样的结果。
吴明失魂落魄地往回走,忽然,在路边看见有个摆摊算卦的老翁,于是,他上前请老翁指点,为什么自己的梦不准。
在放榜这天来算卦的书生,老翁自然知道问的是什么事。
听完吴明的讲述,老翁连连摇头说:“不详,不详,周围都是墙,想要高中,岂不是门儿都没有吗?”
吴明听完,觉得言之有理,但他不死心,打算回家继续研读,来年再考。
又是一年临近赶考时,吴明又做了一个梦,这一次他梦到自己天没亮就启程去赶考,谁曾想,一出门就一头撞到自家低矮的门楣上,额头顿时鼓起个大包。
吴明吃痛醒过来,觉得很奇怪,于是第二天又去请人解梦。
解梦先生听完,哈哈大笑道:“恭喜,恭喜,你这是“出门就碰上了头(名)啊,今年肯定能考上。”
于是,吴明又兴高采烈地去赶考。放榜那天,又喜气洋洋地去看榜,结果,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吴明哭丧着脸往回走,又遇到那位算卦老翁,他上前讲述这次的梦,老翁听后摆摆手说:“不好,不好,天不亮上路——净瞎摸冒撞,怎么会高中呢?”
吴明回到家,觉得不甘心,于是比之前更加努力用功,等到下一年赶考”。
周孟生停下喝口茶,看着林妹妹的那双大眼睛,和众丫鬟急急期待的看着自己。
清了清微干的嗓子,嘴角微翘又道:“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寒窗苦读,考期将至。这夜,书生刚刚睡着,又做起梦来。
梦里他梦到这次赶考的盘缠不够,于是妻子给他蒸点年糕当干粮,谁知道一口咬下,才发现是生的。
书生醒来后,觉得蹊跷,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就去请人解梦。
解梦先生听完,连连拱手说:“好梦好梦,恭喜恭喜。年糕没蒸熟,岂不就是糕生(高升)?今年绝对金榜题名。”
吴明又美滋滋地进京赶考。放榜那天乐呵呵地去看榜,又一次落榜,他像霜打的茄子一般,低着头走回去。
路过街头,再次看到算卦老翁,他上前向老翁请教。老翁听完,摇头摆手说:“不好,不好,年糕没熟,那就是火候不够,时候未到,你这回当然中不了啊。”
回到家,吴明书不离手,誓要考取功名。
临近赶考,吴明读书读到五更天,迷迷糊糊睡着。
恍惚间,他听到外面下起倾盆大雨,于是他急忙带上草帽,又扣上一顶斗笠,站到堂屋中,忽然电闪雷鸣,把他直接吓醒。
吴明第二天仍旧找解梦先生,先生听完拍手叫好:“草帽上戴斗笠,‘冠上加冠’,今年铁定红袍加身。”
这一次,吴明斗志昂扬地进京赶考。放榜日,他第一个冲过去看榜。结果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也没看见自己的名字在榜上。
吴明失了魂似地走在街上,一见算卦老翁,就开始哭诉这一次的经历。
听完,老翁长叹一声,说道:“你头上本就戴着两顶挡雨的帽子,却还要站在堂屋里,岂不是簸箩大的雨点都淋不到你头上去啊?要是榜上有你的名字,那才是怪事呢。”
吴明回到家,终日闷头呆坐,冥思苦想,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继续读书备考,更不知以后还要不要解梦算卦”。
周孟生讲完后,星星眼期待的看着林妹妹道:“怎么样,有意思不”?
林三小姐好笑得看着他期待的星星眼,一阵恍惚道:“可以可以~太可以了”。
“就是要这种幽默又有寓意的话段子,真人表演到时绝对红火”!
周孟生开心的眉眼弯弯:“能帮到你就好”~(˵¯͒〰¯͒˵)
说完迈着轻松的步伐转身,继续读书去了!
三月份的阳光不太热,暖暖阳光照进厢房,地上拉长正在埋头苦读的人影。
周孟生目不转睛的翻看着,往年前几名秀才的试卷。
前几日林老爷让人找来的孤本诗集,名臣注释的经义史书试卷。
堆满了书桌和旁边的书架,捧着试卷的主人看的乐不思蜀,就恨时光匆匆不够用。
经义:这是秀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熟练背诵经典原文,并能够对经典中的章句进行阐释和发挥。
史书:秀才考试也包括对史书的考察,主要是对(史记),(汉书),(春秋),(左传),(三国志)等史书的熟悉程度。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史书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背景。
在最后的策问考试中,考察考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要在局限内进行思考和回答;而在议论考试中,考生则需要自由地阐述和议论某个话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林三小姐看着最近勤奋努力,越发瘦弱憔悴的周孟生,这读书科考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吩咐厨房早晚炖着一碗滋补汤给他。
过了几日看着周孟生精神面貌,比之往常面色红润了许多,除了有点憔悴黑眼圈,眼神明亮外并无不妥。
林栖乐松口气的同时,又想到外祖父那么喜欢读书,后来多年科考还是落榜,无奈放弃科考下定决心教书育人。
感叹:“穷秀才,富举人还真不是说说滴。考举人是熬生命在奋斗,跨过去就是鱼跃龙门”。
想到游学的姜大哥,外出可有机遇帮助到他。
姜秀才和几位同窗结伴走走停停,最近一路游历到江西的白鹿书院。
恰巧遇到白鹿书院,和附近书院联名举办的策论比试。
人山人海由于人数众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简短而直接的。
看着因为周围环境的吵闹,而难以听清对方的话语,姜秀才由于注意力分散在自己,和旁边人身上。
看到一位老人因为后退不及时,差点跌倒被姜秀才好心拉了一把。
老人家看着眼前的书生,目光清亮温润如玉有心想帮衬一把,问了姓名后约了明日茶楼相聚的时间。
在临走之时一再强调:“姜小友明日一定要来啊”。
尽管如此,旁边的书生们在面对庞大的人流时,为了共同见证这场挑战,怀着激动紧张好奇的心情,继续往前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