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茹琉坐在闺房中,心中惴惴不安。她知道,那个秘密已经败露,她的秘密已经被苏婉风发现了。

她的心跳得如同擂鼓,她的手心冒着冷汗,嘴唇干涩得无法张开。

她想起那个晚上,她和丫鬟在院子里偷偷地说着话,她告诉丫鬟,她对苏婉风的恨意,她对苏婉风的嫉妒。

她告诉丫鬟,她想要毁掉苏婉风的一切,她想要看着苏婉风痛苦的样子。

丫鬟便给她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说谁谁家的小姐就是用这样的法子拿下了自己的梦中情人。

苏茹琉听后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为了保证计划的万无一失,苏茹琉告诉丫鬟一旦事情败露,必须要出来承担责任,她会给她一笔钱财离开。

当下苏茹琉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她已经没有退路。她必须将一切的责任都推给那个丫鬟,否则,她将会一无所有。

于是,当晚她便开始了她的表演。她哭泣着,她喊着,她告诉苏婉风,她全然不知情,她都是听丫鬟说的。她告诉苏婉风,她是无辜的,她是被陷害的。

苏婉风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怀疑。

但是,苏茹琉并没有退缩,她坚持着她的谎言,她坚持着她的表演。

事情的最后,那个丫鬟成了替罪羔羊,被逐出了苏府。

苏茹琉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十几年的丫鬟,心中有些愧疚,但是,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选择。

择日苏茹琉便找到了那个丫鬟,给了她一笔钱,让她离开了锦州城。

丫鬟拿着钱,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悲伤。她知道,这是她的宿命,奴婢哪有不听主子的?能为主子分忧那是她的荣幸。

要怪只怪大小姐,她竟然没有与那小斯发生事情,她还真是一个隐忍之人。

最后,丫鬟离开了锦州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二小姐陷害大小姐的事情如此解决,众人的内心是程亮的。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苏老爷是不想弄得人尽皆知,也就作罢罢了。

但苏夫人气不过她再次警告苏茹琉,如再生歹毒心思,定是让她不好过。

苏婉风虽然被陷害,但她深知爹爹的用意,也明白自己的责任。她选择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但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

既然她苏茹琉选择做小人,那她苏婉风必不是那朵盛世白莲花。

这件事之后,苏夫人也逐渐发现莫影的优点和真心。他本可以趁人之危,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这让苏夫人对他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观。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倒也安生,苏婉风还是在寻找各种古籍。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她也不停地搜索着来自各个地方关于植物的古籍。

苏老爷和苏夫人坐炭火前,窗外的清冷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却被苏老爷的话打破。

“夫人,前几日京城来了一位商人,说是要与我们苏府做一笔大买卖。”苏老爷皱着眉头说道。

苏夫人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老爷,这商人来者不善,我们要小心应对。”

苏老爷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正是这个意思。这位商人的目的恐怕并非真的要做买卖,而是探听我们的虚实。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苏夫人沉思片刻,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苏老爷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要先弄清楚这位商人的底细,然后再决定如何应对。我打算让你去找京中的友人,看看他们是否知道这位商人的来历。”

苏夫人点了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第二天一早,苏夫人便带着一名丫鬟,乘坐马车前往京城。她们来到了京城的一处繁华地段,找到了家酒楼。

便吩咐丫鬟前去李府邀请翟府夫人来此一叙,更是拿出了翟夫人赠送的发簪作为信物。

这位朋友名叫霜儿,是京城一家大商贾的夫人。说来这霜儿与苏夫人有一段渊源呢!

霜儿之前曾是苏夫人未出阁时的贴身婢女,是后来苏夫人以姐妹的关系介绍给了这京城中的翟氏富商。

此商贾历来跟苏府有生意上的往来,如此一来更是求之不得,且这商贾一见到霜儿便对其倾心不已。

霜儿再次见到苏夫人,连忙迎了上去:“姐姐,你怎么突然来了京城,也不提前书信知会一声我好在府上备些好酒好菜?”

苏夫人拉着霜儿的手,低声道:“我的好妹妹,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一事相求。”

霜儿见苏夫人神色严肃,便问道:“姐姐,发生了什么事?你只管说。”

苏夫人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告诉了霜儿,然后道:“妹妹,你知道这位商人的来历吗?他到底是何人?”

霜儿听后,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姐姐,从未听说这京城之中有那么一位商人,听你这么一说,倒像是上面之人,恐来者不善。”

苏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霜儿思索片刻,道:“姐姐,你们可以先稳住他,不要让他看出你们的虚实。同时,我们可以暗中调查他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苏夫人点了点头,道:“妹妹说得有理。那我就先回去安排了。”

回到苏府后,苏夫人将霜儿的建议告诉了苏老爷。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稳住此商人,同时暗中调查他的底细。

接下来的日子,苏府上下都小心翼翼,生怕露出破绽。而这商人在锦州待了几天后,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他开始四处打听苏府的情况,但都被苏府的人巧妙地搪塞过去。

在暗中调查商人的过程中,苏府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原来此商人并非真正的商人,他就是上面派来探测苏府虚实的人物。

知道了此商人的目的后,苏老爷和苏夫人更加警惕起来。他们决定采取果断措施。

苏老爷当日便设下宴席邀请商人先发制人,此商人最终还是露出狐狸尾巴。他向苏老爷提出了买卖,愿意低价陆续给苏家提供入冬紧俏的棉布与炭火,但需先付三成定金。

当下,因之前的蝗灾,入冬的物品对于锦州来说是相当紧俏的,商人以为苏老爷定是会同意。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苏老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赵老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入冬的用料苏府已安排妥当,劳您费心了。”

苏老爷又不傻,这种割韭菜的手段能骗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