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才微微亮,大商皇城政事堂就已经是人来人往,政事堂是刘志下令,为了方便宰相朱正谦进行改革而修建的办事场所,这才刚刚建成,朱正谦就起了个大早来到此处办公,这也导致他手下的属官们也被迫一早就来到了此处。

朱正谦坐于主位之上,给每一名属官都安排了任务,让这些睡眼惺忪地属官们忙的脚不沾地,各种各样的任务需要他们去与六部官员进行交接、通传。

“大人,三大边军的主将们都回京了,”原本正在聚精会神写着什么的朱正谦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面色大变,顾不上其他,将手中毛笔扔在桌面之上,就冲向了说话的属官,抓着他询问。

“他们带了多少人?都驻扎在哪里?”

朱正谦的动作把那位属官吓了一跳,一连两个问题,也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半天属官才开口说道。

“大人,他们仅带了千人,目前驻扎在西苑,好像是移交给了安国公统辖了。”

听到此处,朱正谦才松了口气,向着自己的位置走去,边走边问,“现在他们去哪里了?”

“回大人,他们已经进宫去面见陛下……”

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小太监着急忙慌的冲了进来,四处张望,当看见朱正谦后,就径直走到了他的面前。

“朱国公,陛下有请,请速速随我进宫。”

正准备喝口茶的朱正谦,手中茶盏一顿,扭头看了眼小黄门,也顾不上喝茶了,转身跟着小黄门快步离开了政事堂。这样的场景同样在镇国公辅、西苑以及六部尚书办公的地方发生着,整个王朝最顶尖的一批人都向着皇宫汇聚。

皇宫御书房,当李无敌、朱正谦等人来到门口时,正好看见皇帝刘志、二弟楚公刘闯、三弟秦公刘傲和四妹卫国长公主刘曌,四位许久未见的兄弟姊妹们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笑呵呵的聊天。

在曹曾的汇报下,刘志抬起了头,依然脸颊带笑的看着门外大商朝的中流砥柱们,开口说道,“既然都来了,那就进来吧,曹曾你吩咐一下,让御膳房准备些茶点。”

听到皇帝刘志的话语,众官吏走进了御书房,而曹曾则是走到门口对着一个小黄门吩咐着刘志刚刚的命令。

等着李无敌等人坐定后,刘志才说出了今日叫众人前来的原因。

“突然喊你们过来,是因为今年大朝会的议题,如今边军的三位统帅都已经回来了,朱相说说你的改革计划吧!让朕的兄弟姊妹们了解了解,安安他们的心。”

朱正谦听到皇帝点名,没有吃惊,而是整理了一下脑中思绪,才起身对着在场诸位开口说道。

“好的陛下,此次改革是由我发起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我朝积弊已久的问题,其中与楚公、秦公和卫国长公主有关的就是军改了,此次军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境军镇改革……”

未等朱正谦说完,刘志就出言打断了他准备的长篇大论,“直接说与我的这几位弟弟妹妹有关的部分。”

朱正谦被刘志打断后,愣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与三位有关的就是节度使的设立了,如今狄、夷、蛮三族实力不同,所以我们打算设立的节度使数量也就有所变化了。”

说到此处,朱正谦停顿了一下,给在场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过了一会见刘志点头,才继续说道。

“首先是北狄,因为实力最强,所以这次灭狄军只拆分为六支,依次设立左右西岭、左右安北和左右东庭,六节度使;其次为南蛮,实力中等,平蛮军拆分为四支,依次设立左右安南和左右南陵,四节度使;最后的东夷,实力最弱,讨戎军拆分为三支,依次设立左右安东和剑阳,三节度使。总共十三节度使,当然他们将由三位提名,之后通过朝会众人投票决定。”

朱正谦说完与刘志沟通的节度使方案后,喝了口茶,此时在场众人脸上的表情那可就是很精彩了。

良久,见众人没有说话,刘志与朱正谦对视一眼,朱正谦了然,清了清嗓子,算是吸引了一下众人目光,才又开口说道。

“至于三位边军统帅,则是封王,至于封地还没有确定,诸位可以先待在皇城之中。”

让朱正谦意外的是刘闯、刘傲和刘曌三人听到此话,没有任何反应,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也正因为如此,朱正谦偷偷瞄了刘志一眼,见刘志也是一脸平淡,这就让朱正谦有些疑惑了,不过也仅仅片刻,他就想明白了一切。

李无敌思索了一会,才看着朱正谦开口,“朱相,我还有一事不明,希望朱相能为我解惑。”

听到李无敌有话问自己,朱正谦点了点头,认真看着他,等待李无敌的下文。

“这十三节度使,是只能在三支边军之中筛选吗?还有不用为他们改变一下防守的位置么,就像平蛮军、讨戎军中选面向北狄的节度使。”

听到这话,朱正谦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主位上的正主刘志。

刘志也没有辜负朱正谦的目光,开口为李无敌解惑,“李将军,边地节度使当然从边军之中选择,至于你后面说的换防线,这方法挺好的……”

不等刘志说完,刘闯就率先出声劝阻,“陛下!三方异族作战方式并不相同,臣害怕拆分换线,会让边军损失惨重啊!”

刘志听到刘闯这么说,点了点头,沉思了起来。

朱正谦见到刘志陷入沉思,心里一突,害怕刘志临时变卦,不再支持这个军改。

就在朱正谦内心担忧时,李无敌却是开口了,“陛下,你要相信我军将校的组织能力,以及各边军的战斗力!”

仅这一句话,就让刘志豁然开朗,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微笑点头,对着刘闯说道。

“二弟,你的担心多余了,放心吧,你也知道,这三支军队一开始也不是边军,你看现在,当然这方面你比朕更有发言权。”

刘闯见此,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一句话,只能斜瞥了一眼李无敌,只见此时李无敌已经开始闭目养神,似是对于今日的话题不感兴趣一样。

刘志没有给刘闯等人继续说下去的机会,急忙开口,“行了,三地边军军改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二弟、三弟、四妹,你们先回去吧?”

刘闯、刘傲和刘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的告辞离开了御书房。

等三人离开后,刘志才对着在场高官们说道,“接下来,朱相说说你的具体改革方针吧!”

“那就由我继续为大家,解说一下将要进行的改革事宜。”

朱正谦椅子还没有坐热乎,又站了起来,“这次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和军事。军事刚刚说了一部分,下面我将说一下另外一部分,也就是在西境推行十镇,即西翰、西宁、西原、西疆、怀安、抚川、武玄、柔冥、沃禹和朔荒十镇,这便是军事了。”

众人点了点头,表示军事方面清楚了,朱正谦环视一圈后继续说。

“接下来就是经济了。其一,各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这方面将由中央派遣监官兴修水利设施;其二,就是派遣监官对各地土地进行丈量;其三,就是要贯彻量入为出、节省开支的原则了。最后是政治方面,这就是要裁减冗官、冗费。”

说完后,朱正谦看向刘志,后者点了点头,朱正谦就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刘志吃下一颗曹曾递过来的丹丸,才开口。

“诸位,朱相已经说完了,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吏部尚书文皓却是咽了咽口水,出列说道,“陛下……各级官吏都有相应的工作,裁官的话,会让各级官吏的工作量增加……这样会让朝野震动的。”

刘志闭着眼睛,瘫在椅子上,随意的点头,“嗯,朕知道了,还有么?”

户部尚书张步也出列,大声说道。

“陛下,中央派监官,会让各地官员心生不满的,还望收回成命。”

刘志依旧点了点头。

不一会,六部尚书几乎都出列,挑朱正谦改革之中的某一条进行抱怨,而刘志则是在听完后木讷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六部尚书说完,李无敌、朱正谦和吕光则是一直没有开口。

等了一会见没人开口,刘志打着哈欠,摆了摆手,“既然没人再说了,那就按照朱相所说执行,朕累了。”

话音未落,三位国公就一齐起身走出了御书房,而六部尚书们则是一脸的不可置信,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

“朱老六,可真有你的啊,你是真不怕么!”走出皇宫后,李无敌看着身边的朱正谦,感慨出声。

朱正谦听到李无敌似是夸奖自己,又像是贬低自己的话,兴奋地说道。

“李二蛋,你就瞧好吧,这次我一定会扭转大商的困局。”

李无敌停了下来,复杂的看着大笑离开的朱正谦,喃喃自语。

“老朱啊,你糊涂……”

背向李无敌的这位号称大商微笑不倒翁,此时尽管嘴角挂着笑容,但眼中却流露出深深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