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六年,皇帝巡查宋州,回京第二日便颁布诏令推行新政,各州府效仿宋州财政大权交由州府,中央设立监察院,限制各州府官员,收紧赋税,充盈国库。
回京前,皇帝召陆柏于内室密谈。
“陆州府,朕记得自朕登基第二年,你就来了宋州,替朕推行新政。”
“如今新政已有基础,你可愿跟我回京都,朕会新设监察院,派你监察各州府,以免有人从中牟私。”
陆柏跪谢天恩,却不受官衔。他只推说自已一家老小,软肋已成,心智已不如年轻人坚定。如此要紧的职位落在他身上,恐耽误了陛下推行新政。不过自已倒是有一人选,可帮皇帝解忧。
皇帝心中虽有些愠怒,可面上仍是温和,拿起了茶盏,细细的吹开浮叶,不紧不慢的轻抿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走到跪地的陆柏身后。
“新政由你一手推行,你却担心自已心智不坚,不肯担此重任。又是谁家儿郎值得你推荐?”
“盛家有一子,盛伯治。”
“可是盛老太师的儿子?”
京都的名门望族不少,子孙后代从东大门排到西大街去,数也数不清。可是若要说到京都的常青树,还是得数盛家出来说句话。盛家祖辈便是官宦出身,哪年科举若是有盛家子弟,那前三甲放榜时,便是盛家张灯结彩时。
先帝也曾感慨过,世家子弟应效仿盛家儿郎。但老天爷也不是一直眷顾盛家,许是天上文曲星凑不着数了,盛家虽是书香门第,钟鼎世家,却逃不过一个九代单传。这如今盛家这辈只有盛伯治一个独子,盛老爷子连做梦都是盼着自已这儿子传承香火。可没想到新帝登基后,刚提了三甲的盛伯治便跟着陆柏,去了宋州,甘愿舍了祖辈荫封的一条位极人臣之路,去自个搏一搏。
也不怪皇帝没有想起他来,朝中官员一旦去了京都之外,只每年述职之时方可回京。盛伯治远离朝堂五年之久,离京之时又无政绩,与皇帝也仅有殿试的一面之缘。
“他是个文采出众的孩子。你这么一提朕倒想起来,原是被你诓来了宋州。”
皇帝嘴角带了笑意,拍了拍陆柏的肩膀,示意他可以站起来回话,又多问了几句盛伯治的政绩,便不再多说,只低头喝茶思忖。陆柏站于屋中,拿不定自已是否可以退下,又不好贸贸然开口。只能站的笔挺,眼睛死死的盯着屋中挂着的猛虎下山图。也不知站了几柱香的功夫,皇帝才似想起什么,
“盛伯治可有婚配?”
“据臣所知,尚未婚配。”
皇帝连叹了两声好呀,好呀,摩挲着手中的扳指,朝陆柏挥了挥手,轻声说了句退下吧。陆柏低着头往后退到门口,刚要转身离开,皇帝却又叫住了他。
“陆柏,你家女儿,生养得很好。”
陆柏面色刷白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良久没听到声音,这才微微抬起头来快速的退了出去。虽是夏日,可退出了屋外,被烈日一晒,陆柏才忽觉自已刚在屋内出了一身冷汗。
屋内身着金黄色蟒袍的皇帝似乎是睡着了,紧紧闭着双唇,久久没有言语。屋内安静的连一根针落下都能听见,站在一旁伺候的太监瞥见那桌上的茶已经没了热气,背过身去的手轻轻挥了两下,便有小太监轻手轻脚的走出门去,又换了热茶上来。
就这么换了两三轮,老太监突然听见那皇帝开了口,声音沙哑,他问,
“朕与先皇后的孩子,若是没有故去,是不是也该和陆州府家孩子一般大了。”
老太监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惊得进来换茶的小太监也跟着扑在了地上。皇帝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死死的盯在那老太监佝偻的背上,像是要看透那看似虚弱的躯壳下藏着些什么心思。他有些厌恶的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提起故人时,众人张皇失措的神情他这些年实在是看够了。
先帝反了东曹,杀了幼帝登基的第一年,改了国号为东穆,年号嘉成。他于内室诘问父亲,君臣之道为何走到现在这一步,那时的老太监尚未生出这许多白发,浑身颤栗跪地不起;
嘉成二年,他与太子妃的嫡长子刚刚六岁,小家伙懂事乖巧,长得像极了他小时候的模样,却落水而亡,他悲痛欲绝,质问天地为何如此凉薄,收走幼子,他们不敢言语跪倒一片;
嘉成三年,他那三弟私通南曲、北宁欲叛,阮家出兵平叛,捉他回京,先帝欲亲自问话,却被他当胸杀了一刀,眼睛都没有闭上就去了。他眼睁睁看着骨肉血亲相残,太医摇头时,又是一片扑通的跪声和哭声。
永和元年,他登基的第一年,贵妃的孩子被先皇后身后的阮家设计,贵妃难产,一尸两命,他诘问先皇后,却不知先皇后也有了身孕,差点流产,后来那孩子虽平安出世,却阴差阳错也没有保住,连带与他结发的先皇后也先他而去......
扑通,扑通,
故人早已离去,连他自已都记不清有多少血腥沾染在朱墙之内。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可这些人记得,他们记得每一次故人离去时的场景,悲恨相续,就像是刻在骨子里,只要提起只言片语,便能听到扑通扑通的下跪声。
提醒着他君臣相杀,父子相杀,兄弟相杀。穆家做了天道难容,人伦纲常不忍的事,他却在万民朝拜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中,继续坐着天子的位子。
“陛下先为国父,再为君子,万家百姓家事即为国事,陛下岂有不顾国事的道理?”
稚嫩的声音还在耳畔,皇帝重新闭上眼睛。若是他与先皇后的孩子还在,四五岁无忧无虑的年纪,也该是如此可爱的。他还记得玉碟之上,他给那孩子取得名字,叫做穆承沅。
可惜了,京都层层朱墙内,只有鲜血淋漓,
浇灌不出这样明媚的花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