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庄。

刘倩双手紧握,不时地走到路口拐角处向远处张望,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和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的心情愈发焦急。

“哎,你说小方他们是不是在路上出什么意外了啊,接个人而已,怎么这么久都还没到。”

吴方圆虽然也有点疑惑,但他显得更加沉稳些。

“别着急,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骑马的,小方总要等等他未来的岳父岳母。”

说话间。

一个皮肤黝黑,穿着白汗衫的精壮少年从吴家庄门口一直跑到吴宅门口,边跑还边喊着。

“人接到啦,来啦,来啦,方哥接到新娘子咯!”

在他身后紧跟着两匹马,一匹马上坐着吴远方,他手拿一把大弓,背上背着弓箭,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而另一匹马上坐着一个清秀少女。

清秀少女坐在马背上,身姿挺拔,白皙都双手紧握住马鞭,微风拂过,发丝轻轻飞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她微微低着头,那清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害羞,她微微低下头,脸颊泛起如晚霞般的红晕。

刘倩远远的就看见那羞得像花一样的郑清,都是过来人。

她一只手轻轻打在那穿白汗衫的少年身上。

“你这个小熊,别乱说话”

“这还没过门呢,看你嫂子羞成啥样了!”

“一天天跟你爹一样,就知道瞎起哄,没个正行!”

少年正是吴方熊的儿子,吴远熊。

等马走到跟前,整个吴宅门口已经围了一大圈人。

吴远方一个帅气的侧翻便下了马,他上前一步,走到郑清那边,伸出手。

围着的都是些年轻小伙子,见到这种画面,自然而然的起哄,什么“抱一个,亲一下”之类的不绝于耳。

郑清的脸颊更红了,她赶忙扶着吴远方的手便下了马,生怕吴远方做些大胆的动作。

两人一同走到吴方圆和刘倩跟前,见面,行礼。

刘倩见儿媳妇懂事乖巧,在众人的起哄声中笑得合不拢嘴。

行过礼后,吴方圆这才问起。

“郑老兄呢?”

“这呢这呢,圆老弟,真是好久不见。”

一个头发泛白,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人缓缓走上前。

吴方圆见状,赶忙上前。

“郑老哥怎么这副老态模样,前几年咱们相见,您可是精壮的很!”

郑山泊,郑家庄第一好汉。

吴方圆看了看周围庄子里的年轻人。

“咱进去说。”

他看着吴远熊,对着他说道:“你小子,帮你叔招待好你这些兄弟。”

“有多少花费,算我的!”

“好嘞!叔!”

吴远熊激动道。

周围人也瞬间沸腾起来。

……

……

小院屋内,众人落座。

“郑老哥,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当初三弟妹郑芳嫁过来的时候,还一起闹过洞房。”

“如今更是要亲上加亲,郑家庄最近是怎么了?您这像是老了十岁一样!”

吴方圆关心的问道。

“哎。”

他长叹一口气。

“老弟,还能怎么,这不都是野狼帮那档子事嘛。”

“我看你身强体壮,只怕是能冲破顶尖武夫这一关,庄子里又出了小方这样优秀的后辈,自然还撑得住吴家庄。”

“可郑家庄呢?老一辈的就我一个勉强算得上一流武夫,可我老了啊。”

“年轻一辈的人才一个都没有,青黄不接,已经快要衰败了……”

“这次小方和清儿见面的时候,我那夫人也是想来看看小方的。”

“可是……”

“庄子里内忧外患,昨夜已经病倒在床……”

“哎。”

说到这里,坐在一旁的郑清神情紧张,面露忧色。

“郑老哥不必担忧,嫂子只是一时忧思过度,歇两日就好了。”

郑山泊似乎觉得气氛有些低沉。

“哎,不说这些烦心事。”

他提了口气,大声说道。

“今天是小清和小方见面的日子,我看啊,这两人算是郎有情妾有意。”

他带着笑脸看向吴方圆和刘倩,继续说道。

“亲家,要不,咱把这婚事给定下来吧?”

刘倩一听顿时拍手叫好。

“好啊,好啊,这是太好不过的事了。”

吴方圆也笑着点点头。

“那老哥您看,什么时候最好?”

“要我看啊不如就三天后,怎么样?”

“好!好!好!”

还未等郑山泊说完,刘倩都已经拍手叫好起来。

吴方圆看向郑清和吴远方。

“还没问过你们小辈什么意思呢?同不同意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这么安排啊?”

吴远方顿时说道:“同意同意!”

郑清也顶着红脸说道:“全凭长辈们安排。”

几人说罢,吴远方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

……

郑山泊父女一直在吴家庄呆到了傍晚时分。

这才起身准备告辞,送到吴宅门口时,刘倩急匆匆的赶上来,将手里的袋子塞在吴远方怀里,然后笑嘻嘻的对着郑山泊说道:“郑大哥,这阵子不太平,小方实力强,让小方送你们回去。”

“袋子里是庄子里种的药,有安神补血之用,你回去熬一熬给嫂子喝,总能有些效果的。”

“那就多谢弟妹了。”

一旁的郑清也恭敬回礼道。

“多谢……婆婆。”

“诶。”刘倩答应得很大声,整个人笑得合不拢嘴,似乎就在等着这声婆婆一般。

吴方圆看着吴远方说道:“骑马去吧,快去快回。”

“是。”

……

……

连城,吴家庄的骡车队伍正缓缓通过城门,吴家庄众人也松了口气。

虽然附近的土匪都知道这是野狼帮的货,但是不要命的劫匪他们之前也不是没碰到过。

真要是打起来,伤亡在所难免。

进了城,那就是官府的势力范围之内,这里是另一种秩序,安全性大大增加。

此时刚过正午,烈日当头,街道上三三两两行人摊贩。

吴方明带着队伍穿过长长的街道,看着面前济世堂三个大字,停了下来。

“到了,明哥,就是这里。”

之前随着吴方圆来过的一位族人说道。

“他们管事的叫做刘顺,我这就去喊他。”

“不用,我先进去看看。”

“你们在这等我。”

吴方明说完,便独自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