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还有什么事迹?”周澹好奇地问道。

“唉,那阳夫子的善举可不止一桩啊。”满玉书感叹道,“他不仅发下大誓愿,要为双亲守孝十年,更是怀着一颗大善心,立志要建立一个‘崇文院’。”

“崇文院?”周澹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一所学堂,难道他要教授学问?”

“没错,澹公子真是聪明。”满玉书赞赏地点点头,“他就是要设立一个学堂,但与其他学堂不同的是,这崇文院专门收留那些流民,教他们识字读书,还有各种技艺,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在乱世中自保。”

“哦,这确实是一桩善举。”周澹不禁感叹道,“不过,建立这样的学堂需要不少花费吧?他一个书生,又如何能承担得起这么多的开销?”

“这正是我要告诉澹公子的。”满玉书道,“其实阳茂典自己也曾是逃到洛都的流民,在洛都城中无依无靠。后来被洛都城的两个老两口收为义子,这两个老两口也只是普通的平民,生前在西周公世子府里当差,做些杂务和帮佣的活计。”

“他们看到阳茂典天资聪颖,便资助他读书。阳茂典也很有天赋,后来成了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为了回报这两位老人的恩情。他发大誓愿,安葬双亲之后,决定守孝十年,同时为了帮助更多的流民,他决定建立一座崇文院,专门救济教化那些流民。”

“他的善举和决心打动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权贵之人。西周公世子姬辛得知自己府中不起眼的帮佣竟然有这样有善心的儿子,深受感动,决定资助他。于是,姬辛不仅捐出了十万钱,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其他贵族和富商纷纷伸出援手。他们一起出力,帮助阳茂典建立起崇文院。”

“哦?这么说,崇文院已经建立了?”周澹不禁心中暗喜,这位阳茂典的善举和决心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希望能够借助阳茂典的力量来摆脱当前的困境。

那当然。”满玉书肯定地点点头,“澹公子对洛都城的记忆似乎有些模糊了,其实崇文院的大名早已传遍了整个洛都。它就坐落在城里的烟楼街。”

“其实,不仅洛都城,就连临近的诸侯国也都设有崇文院的别院。可以说,崇文院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原来如此。”周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阳茂典阳夫子,声势如此浩大,想必对整个周朝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那当然!”满玉书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何止是声势浩大,他的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西周国,甚至其他诸侯国也有所耳闻。你知道吗?阳夫子还被人们尊称为‘文圣人’呢!”

周澹听到“圣人”这个称呼,心中不禁泛起波澜。

他想起那些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伟大人物,深知这个称呼所代表的意义。

“阳夫子被称为‘文圣人’,这可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周澹感慨道,“看来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君子,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圣人。”

“澹公子说得没错。”满玉书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阳夫子的才华和品德都是无可挑剔的。他的善举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范畴,简直就是一位在世的圣人。”

周澹用力握着满玉书的手,真诚地说道,“满宗伯,我明白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贵,但我从小就经历了许多世事,对人情冷暖有着深刻的理解。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更加明白识人辨人之重要。在我眼中,阳茂典阳夫子无疑是一位极为出色的人物。”

“此言何意?”满玉书显然对周澹的话仍是一脸困惑,有些不解。

“依我看,那阳茂典阳夫子才华横溢,声名远扬,必定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周澹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以他如此的才华和地位,肯定有许多人想要拜他为师。”

“哦?”满玉书一愣,有些不确定,迟疑地问道:“澹公子这是何意?”

周澹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是说,阳夫子的地位崇高,德高望重,想要拜入他门下的人必定很多。不仅如此,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洛都城,甚至在其他的诸侯国中也享有盛誉。”

“你想说明什么?”满玉书虽然心中已经有些明白,但仍想听周澹亲口说出来。

“我的意思是,你我既然如此投缘,以后还打算共谋大事,我自然要为你满家子嗣出一份力啊!”周澹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真的么……”满玉书这时已经有些醒过味来,情绪十分复杂。

他明白周澹所言非虚,阳茂典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周澹所提的事情并非常简单。

想要拜阳茂典为师的人必定很多,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哈哈哈!”周澹豪爽地笑道,整个人瞬间变得神采飞扬,“满宗伯,你觉得我像是在说假话吗?我现在的身份可是未来的天子!”

他拍着满玉书的肩膀,继续说道:“你也听姜大宗伯说了,周朝的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洛都城中的百姓们早已议论纷纷。我必须尽快去城中多抛头露面,稳定民心。”

周澹越说越自信,目光炯炯有神:“到时候,我就算公私兼顾,也要去崇文院走一遭。”

“到时候,满宗伯你可要陪我一起去,毕竟我对崇文院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周澹用诚恳的眼神看着满玉书。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满玉书感激地说道,“澹公子如此看重我家子嗣,我必定全力以赴,先与阳夫子建立良好的联系。

“古人云‘集腋成裘’,‘绳锯木断’,那崇文院本公子多去几次,满宗伯你家麒麟儿就……不用我细说了吧?”

“哈哈哈!”满玉书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满脸喜悦与感激,忍不住放声大笑,“我懂了,我懂了!澹公子如此用心良苦,我家子嗣若能拜阳夫子为师,必定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