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章 京城动向频频
京城
“母后,魏国公和袁绍哥哥进宫啦,父皇什么时候才能下旨赐婚呢?我就是好喜欢袁绍!”
惠宁长公主满脸欣喜,说的极是兴奋。
皇后微微皱眉, 怪道:“宁儿, 女孩子家要矜持一些,怎么这般沉不住气!”
惠宁不以为然,朝着母后奔去, 搂住她的胳膊, 红着脸道:“我都等了他好几年了,他这么好我可不敢再等了,母后您现在就去寻父皇嘛!”
皇后无奈摇头,但也知她性子如此, 且上次见袁绍,明显不抗拒惠宁的意思。当下见她一脸甜蜜, 为母的看着自然心中也舒坦。皇后捏了捏她的脸蛋, “放心吧, 母后现在就去。”
勤政殿中,皇帝刚答应魏国公的请旨赐婚,和魏国公商议赈灾事宜。受灾面积太大了,所需银钱太多。虽然可以从南方借粮,但是修建河运却是重要一环。运输问题不比借粮问题小。没有好的对策,世子在旁边专心听着。
太监小德子恭声来报:“启禀皇上,皇后求见。”
文乾帝靠在龙椅上,有些不耐,随后想到什么:“宣”。
皇后进殿表明来意,皇帝问:“袁绍,你可愿意做长公主驸马?”
袁绍心中本想纳杭思语为妾,答应公主求婚。但父亲都能不顾身份娶一个寡妇,他为何不能娶语儿妹妹,那是他的第一次心动?他想搏一把。
袁绍状似感恩叩拜道:“小子至今未曾建功立业,想先积攒功劳再想婚事。
公主金尊玉贵,袁绍配不上公主。”
明显的拒绝令在座的都有些怔愣,皇帝也并未逼迫他,道:“哦?年轻人有建功立业的想法很好。你与魏国公一路舟车劳顿,且去歇息吧。下去吧。”
袁绍与魏国公躬身道:“谢皇上恩典。”
文乾帝摆摆手。
魏国公和世子倒退着离开大殿,一路行至宫门。长随田著,阿仁早已牵马等候。常年在外,魏国公也想家人了,翻身上马,袁绍立即跟上疾驰回府。
皇后还想说什么,文乾帝此刻在为旱灾忧愁,让皇后也退下。
又吩咐小德子宣淮南王进宫。
裴吉在京 皇帝也赐了王府,自从淮州捉拿前朝太子和前淮州总兵吴凡回来后,皇帝赏赐了不少好东西给他。但并未提及过去。
就好像他的母妃不存在过一样。
看着眼前的长乐宫,大门紧锁,成为宫里一处禁地。
这一刻,心念微微闪动。
裴吉又觉像是回到了过去。
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一样,站在树下秋千旁,荡着秋千的母妃,忽然朝着她站的位置转过头来。
于是……
她和母妃四目相对。
无数无数的画面,走马灯一样出现在这宽阔长道的两旁,很快地闪烁而去。
是父皇紧握住他的手,教他拔出带鞘长剑……
是母妃翩翩而立的身影,是林嬷嬷给他拿小食的剪影……
裴吉一步步走去,也就慢慢能看清了,站在尽头的那一道深碧的身影,那模糊的面容,依旧不清晰,但脸上带着母妃的温婉笑容。
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娃娃,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望着母妃荡秋千的身影,眼神里是无尽的渴盼。
“母妃……”
小童跌跌撞撞地,一会又慢慢长大了,成了翩翩小公子,飞奔着朝着母妃跑去,并且伸出自己的手,似乎想要牵住母妃的手。
“母妃……母妃……”
这一瞬间,裴吉眼底忽然出现了几分潮意。
心底的声音告诉他,往前走,别回头。
那一瞬间,裴吉几乎控制不住自己,就要回过头去。
可是——
怎能回首?
怎敢回首?
心里像是有千把刀在划,却只将双眼一闭,大步地向前去。
背后,却是一声颤抖一声无助的哭喊。
“母妃……
等等我…
呜呜……”
眼中一片滚烫,撕心裂肺的痛使他快要迈不出步伐,走不完这脚下漫长的路了。
他不是懦夫,是在等待时机。
若真有那么一日,叫他窥见了真正的希望,自当为之疯狂。
今日勤政殿的龙椅仿佛是长了钉子,文乾帝坐下不过半个时辰,便要起来绕着房间走一圈,小德子起初有些摸不着头脑,直到淮南王到来他才琢磨出点味来。
皇上这该不会是在等淮南王吧?
文乾帝心里不痛快,小时候裴吉胆大包天,也敢青天白日里就顶着抗旨的名头偷偷跑出宫,或者跑到他的勤政殿龙椅上。
那小子抗旨不是一次两次了,怎的如今倒是学乖了……回京了再也不说一句多余的话了,难不成他抗旨自己还真的会杀了他不成?
如果知道他当年没死,怎么可能不去找他,心里最疼的就是这个和他性格和脸都最像的小子。
柔妃是他最爱的妃子,她死后至今无人敢提她名字,他把她埋在心底最深处,也两年都未再入过后宫。她的事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查,虽有疑点,但也没什么作用。
一旦查出与皇后相关,那太子的位置他不介意腾出来补偿他,这还不行么?
文乾帝的后宫如今已十分冷清,柔妃身死后,豫嫔软禁,只剩了元嫔因着生下一对双胞胎,被晋了元妃。除了皇后还有两个近两年新进宫的嫔妃,记不清了。
勤政殿里已经堆积了不少折子,除了西北大旱的事情,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文乾帝看得心烦,也不知道裴吉来了没……
小德子小声提醒他:“几位老王爷和三殿下淮南王来了。”
文乾帝抬手揉揉鼻梁,他倒是猜到了,只是懒得理会,轩辕一族枝繁叶茂,养着的闲散宗室不少,却多是不问政事,只知享乐的,唯有这种时候才会冒出来。
他心里不耐烦和这些人周旋,偏对方的辈分又高,也不好怠慢太过,着实让人头疼。
“宣吧……还有淮南王。”
不等小太监出门,外头就传来裴吉的声音。
“几位王叔也在?如此倒是免了本王再跑一趟。西北大旱,您们应该用我一同求皇上开仓放粮,捐款赈灾。”
几人被惊得一哆嗦,齐齐摆手:“我们这些人不过是久不见皇上,挂心圣体,如今皇上忙于政务,怎好耽搁,请公公代我等向皇上请安。”
淮南王面露惊讶:“既然都来了,自然还是亲自去的好……也正好稍待片刻,本王求见皇上还有些要务……”
话音未落,众人便一边摆手一边朝外走了。笑话,本是皇后想让他们求皇帝赐婚公主和魏国公府世子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来捐款赈灾?
裴吉眼见人越走越远,脸上的惊讶慢慢散去,变成了浅淡的冷笑:“食君之禄,却不知为君分忧。”
小德子垂下头假装没听见,等他不再出声才开口:“皇上等您呢。”
淮南王进殿,规规矩矩的喊道:“请皇上安。”
皇帝看他乖乖请安,略一沉吟:“起身吧,宗室的确该整顿了,只是这样得罪人的差事,朕原本不想你去做,但这样得罪人的事,太子和其他皇儿们都缺乏魄力。
等赈灾结束后,这件事还是你去做。”
宗室这些污糟事,说到底算不得多么紧要,眼下还是赈灾要紧。
“能为君分忧,是儿臣之幸。”
文乾帝一顿,眼神幽幽的瞥了他一眼,越来越规矩了,大了,感觉不到亲近了。
裴吉接着把淮州杭盛,人称杭大善人,杭盛在淮州的善行都说了一遍。再说出欲捐出全幅身家钱财,约八千万两银子赈灾时。
皇帝震惊的已经说不出话了。八千万两相当于国库十八年的税收!
也来不及和裴吉说其他了,当即询问:“这个杭盛朕该如何嘉奖?”
对第一个如此慷慨解囊的大善人,皇帝必须大肆嘉奖,才能让更多人看到。
“杭盛有一女,名杭思语,可封为县主。杭盛……想成为皇商。
还有一事,儿臣曾在淮州与杭思语定亲?如今请父皇赐婚杭思语为正妃。”裴吉道。
皇帝道:“毕竟是商户之女,赐婚一事再等等,其它的准了”。裴吉已经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了,正妃人选容不得儿戏。
“谢父皇,淮州参与赈灾以及航运之事的详细之事儿臣会出一道折子儿臣告退。”
文乾帝还没反应过来,裴吉已经走出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