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记一三八六年。
乡村小路上,少年背着行囊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不由的感慨道。
“两年多没回来,还是有些变化的。”小时候的他并不是活泼的孩子,对于玩,他也没有兴趣,更多的是记住某些事物变化,哪怕村子的一棵树不见了,他也会记得,但对于其他东西,他的记性还不如八十的老太太。
槐树下,几位老人正在下棋。
“周爷爷,还不回家吃饭啊。”
老人没有回头对少年说道。“小铭,怎么回来了?饭馆不做了吗?”
“做着了,老板看我踏实,没指定三年后才放我假,老板人好,给我五天的探亲假。”对于面前的老人,他是很很尊敬的,能从声音听出是谁他也没觉得意外,少年在饭馆做的事情那就是记人,算账,和欠账。
在城里没有任何手艺和人脉,只能从学徒做,第一年是没有任何工钱的,因为你没有会的东西,一切从头开始学,店家会一点一点的用心教,这里的教并不是一个位置,而是饭馆的所有的伙计和掌柜,上到管理下到门口迎接,每个位置会做三个月,最后由客人点评看适合哪个位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假如某位突然走了,随便一个人也可以顶住一段时间,方便掌柜的在招人来,第二年是稳定,会在一个位置工作一年,每年的年底,饭馆会邀请一些常客给饭馆评价,也包括伙计和掌柜,第三年就是出徒了,出徒以后可以经常回家看看,也不会太多的束缚了,工作五年以上的不止有工钱,还是有盈利分红的。
“嗯,不错,爷爷我从小看到你长大的,虽然没当上才子,还是有出息的,快回家吧。”
“好嘞,周爷爷,有时间我再去你家陪你下棋。”周爷爷是住在唐铭家的邻居,小时候经常给唐铭买糖吃,唐铭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也是住在周爷爷家,唐铭一直把周爷爷当自己的亲人对待的,至于唐铭的爷爷在早年对山里找一种药材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唐铭的奶奶不死心,又独自一人进大山,一样还是没有出来,那时候唐铭的爸爸也就十一二岁。
爹娘,我回来了。”唐铭刚进院里喊道。
这时候屋门口打开了,出来一个粉嘟嘟的女孩,女孩看到唐铭眼前一亮。
“哥,哥你回来了。”女孩说着跑向唐铭怀里。
“豆豆?怎么两年不见长这么高了?”唐铭还是有些惊讶的,当初离开家的时候唐豆还没到唐铭的腰,现在都到了唐铭胸口的位置了。
“哥,我都十四了,再不长高就奇怪了。”唐豆在唐铭怀里撒娇道,小时候父母不在家,都是唐铭在照顾唐豆,有的时候他们父母看了都有些嫉妒了,自己的女儿不跟自己亲近,好像唐铭才是她父母。
“好了,豆豆,爹和娘呢?就你自己在家?”唐铭问道
“这个.....爹娘在医馆了。”唐豆说着松开唐铭眼神又有些躲闪,唐铭也是了解这个妹妹的。
“怎么回事?好了,不问你了,你先把哥的行李放到屋里,我先去看看。”唐铭把背后的包裹递给唐豆。
“哥,你等等我,我把饭菜带着。”唐豆反应过来跑回屋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