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师傅跟他老伴说话,他老伴说:“只会做桌椅板凳可不是好木匠。”老师傅听完沉默不语。

老师傅见李宁静过来找他,起身端水给李宁静喝。

“老师傅,我今天找你来,红卫兵不是把我家具折了嘛,我想让老师傅帮我修修,有家具修不好,你给我打家具。”

老师傅听完李宁静来意笑容满面地答复:

“我手艺不用提,你是知道我的手艺的,我跟你去把院子里坏的家具全部搬过来,我去找我弟,让他给我写一个借牛车的条子,好过来给你装东西,现在什么都是集体的。”

老师傅兄弟院子里,“老弟,我过来找你借用牛车,你现在在家吗?”

老师傅弟媳妇从房间里探出头来爽快地回应老师傅:

“大哥,他现在不在家,他去田里干活去了,自己家的一小块菜地,要用牛车你拿去用,你去村子里面的牛棚牵,我现在给你登记在本子上,大哥,你等一会儿,帮李老师帮完东西,过来和你兄弟过来喝几杯。”

弟媳妇从房间里拿出本子和印泥,让老师傅按印泥,拿条子去牛棚。

老师傅的弟弟是村子牛棚里的牛倌,喂着生产队里的十几头牛。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大集体的牛栏,那时候的牛棚都是以生产队划分,每个生产队均有数十条牛,它们都住在一字排开,一牛一棚,且有专人喂养,生产队给工分。

水田也好,旱地也罢,重活都依仗牛来完成,人们都是靠牛吃饭。尽管牛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为大家做贡献,人们对牛除了善待、敬重,还呵护有加。

那时候牛住的大都是土坯草房,每间二三十平米,每个牛棚里都有通风窗户,左旁废弃牛棚里往着高知识人员。

负责放养牛的人早晚几次给牛打扫卫生,每个牛棚都弄得干干净净,牛儿们或站或卧,或睁开眼睛或眯着双眼,不紧不慢地慢嚼细咽。

放牛人就用稻草搓成如同女人辫子一样粗的草绳,拴在牛棚四角或三角处。

将条子递给养牛放牛的人,养牛放牛的人总共三人,养牛放牛的人看了条子,将条子收好夹在红色语录里。

从牛棚里牵出一头黄牛交给老师傅,黄牛由于已经老了,专门用年老的黄牛做牛车送人到镇上去。

老师傅驾驶牛车行走在去李宁静院子的路上,李宁静坐在牛车后面,偶尔,有路过的村民向他们两人打招呼。

打开院子大门,李宁静从牛车下来,老师傅看李宁静家中木头家具坏得不能用了,只有极少数家具修一修还能用。

老师傅指着屋内坏了家具说道:

“李老师,我跟你说句实话吧!你屋子里头的家具大多数不能用了,只能当柴火烧了,只有七八个家具能修。”

“哎!被人匿名举报了,红卫兵把我家具打坏了,多少订金,我先付钱给你,倒霉了,你帮我一起把家具搬柴房或者牛车上,老师傅,你去找几个往在玩附近的邻居,过来帮我搬东西,我付钱。”李宁静长叹一口气回答。

老师傅从院子里走出去,让附近玩耍的小孩们过去找附近的大人过来,到李宁静家中搬家具。

附近的村民在小孩们的呼喊中,到李宁静家中搬坏掉的家具丢进柴房。

李宁静看到老师傅找村子里的小朋友们帮忙,从房间拿出三十多颗糖果,分别分给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纷纷把糖果包装纸打开,将糖果放进嘴中,糖果的甜味在口中弥漫着,小朋友们的脸上甜甜的笑容,李宁静看小朋友脸上甜甜的笑容,心中一阵满足。

李宁静告诉村子里的村民:“每人3毛钱,做完来我这里领钱。”

他们一起把家具全部搬上牛车,村民到李宁静面前各田领三毛钱回去,李宁静问老师傅:“老师傅,订金一共多少钱?”

“一共是十九块钱,订金交一半,也就是九块五毛钱。”老师傅在自己的本子算家具的价格,李宁静将九块五毛钱交给老师傅,老师傅从本子上写收据给李宁静。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按着自行车铃铛,叮铃铃一响,停在李宁静的小院门口。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邮递员这个工作可是个香喷喷,因为仅凭一人的工资,就能让全家吃饱喝足,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还有崭新的服装和自行车,要知道在当时有一辆自行车,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想想就觉得拉风给力。

邮局的邮递员凭借高收入、新服装以及自行车的优势,备受当时很多人追捧,成为不少人做梦都想得到的职业。

邮递员从自行车两旁绿色大布袋里抽一封信与汇款单,问李宁静:

“同志您好!请问你是李宁静同志吗?我这里有她的信,从首都来的信。”

李宁静冲邮递员点点头表示是自己的信。

邮递员将信件交给李宁静,李宁静迫不及待的打开信件,上面写着

静静好!己经有段时间没有看见你了,自从你下乡当知青,已经过去多久了!告诉你好消息,你父亲被找到了,没有牺牲,看到信件是不是很高兴,你父亲现在在首都军区医院治疗,现在生命垂危,你找村书记请假回来一趟。

我让人过两天来接你去火车站坐火车,车牌号XXXXXX,这封信已经提前几天到达了。

你的外公留

1975年6月5日写

李宁静看完信件,骑上自行车往村书记家赶。

到达村书记家,书记与他的家人围绕桌子前热热闹闹的吃晚饭,李宁静一进门高声喊道:“书记,你在吗?”

“我在,李老师你有什么事情吗?”村书记问李宁静。

“我要回首都,麻烦村书记给我批二十多天假,我回去看看我父亲,来回火车要六天,照顾父亲十多天。我父亲之前当军人,之前军区不清楚是失踪了,还是牺牲了,现在才找到。现在我父亲在军区医院。”

村书记听完李宁静的话,利落的将介绍信开好,盖上村盖章递给李宁静。

介绍信写着:

介绍信证明:

兹有我村下乡知青李宁静,性别 女,19年12月14日出生。于1975年6月12日于1975年7月1日请假回京都探亲,现现在红旗大队明长村独立生活,至今沿未结婚。

特此证明

苏南市红旗大队明长村

李宁静将介绍信放好进衣服口袋里,回小院里,牵着雷霆和黑白到知青点。

知青点,李宁静进入知青点,白汉中在房间为学生们批改作业。

李宁静敲门问道:“白汉中,我首都有点事情,麻烦你二十多天照顾它们,它们平时很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