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刘彻正在睡觉做梦,梦到和李少君一起登嵩高山,爬到一半忽然看到云端有一条金色的龙,上面坐着使者,那使者说道,太一神请少君回去,刘彻和身边的随从说,李少君将离朕而去。皇帝从梦中惊醒,便派人去问候李少君。不久便有人来回报,李少君已经病逝几天了。
“这未免太巧合了,朕觉得李少君并没有死,朕刚梦见他,他就死了,哪有这么巧的事,他没有死,他应该是羽化成仙了。”皇帝对身边的侍从说道。
“朕就不信他真的死了,来人,给朕备驾,朕倒要亲自看看。”
皇帝来到李少君府上,发现府上一片缟素,果然是死去了,刘彻对李少君的家属进行了慰问。
“朕还是不太相信他就这么死了,来人,把李少君的棺材打开看看。”
众人听了皇帝的命令,也不敢反驳,只是照办。棺材打开,只有李少君的一套衣服,并没有他的尸体。众人看了甚是惊讶,都表示不可思议。
“朕看李少君真是活神仙,他羽化成仙了。”说完大声哭道。
“来人,让黄锤和史宽舒继续按照李少君提供的方法炼制丹药。”
皇帝继续派人去东海寻找安期生。
匈奴派使者来请求和亲,皇帝让大臣商议,官员王恢长期在边疆任职熟悉匈奴的事情,王恢说道,“汉朝与匈奴和亲,才不到几年就违背盟约,不如发兵征讨它。”御史大夫韩安国说,“千里而战,打仗很难获利,现在匈奴兵强马壮,像鸟兽一样地迁徙,很难治服,匈奴自古以来就不属于汉族,得到它的土地对于我朝来说也不算广阔,得到它的人民也不能让我朝变强,汉军千里奔袭,人马疲敝,匈奴以逸待劳,强弩之末有也不能射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御史大夫说的是啊。”群臣附和道。
于是皇帝答应和亲。
到了明年,雁门郡马邑县的土豪聂壹和王恢说,他想了好主意,匈奴刚和亲,对我们疏于防备,我们可以对匈奴加以利诱,提前做好埋伏,然后匈奴单于就手到擒来。
“这主意不错,到时候我和皇帝说了,少不了你我要论功行赏。”
皇帝召集了公卿大臣讨论进攻匈奴。
王恢说道,“臣听说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有强大的敌人,内有中原军队的威胁,尚且可以养老,按时节耕种,粮仓经常是满的,匈奴不敢轻易入侵。现在以陛下的威名,海内一统,然匈奴不断侵犯我朝,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怕咱们汉朝。”
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道,“臣听说我朝高祖皇帝曾经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有饭吃,还是靠给单于阏氏送礼才突围成功,突围成功后也没有憎恨匈奴,圣人应该心顾天下而宽宏大量,不应该以一已私利而伤天下公道,所以才与匈奴和亲。臣以为还是不要攻击匈奴。”
王恢说道,“臣以为御史大夫错了。过去高祖皇帝披坚执锐已有数十年,之所以不报平城之仇,不是打不过匈奴,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现在边境不断遭到侵扰,士兵死伤不少,路上都是运送棺材的车辆,有爱心的人无不感到悲痛,臣认为应该出击匈奴。御史大夫莫非没有爱心?忍心看着匈奴残杀我汉子民。”
“臣看王恢大人错了,用兵之道,在于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我方政治安定而敌方混乱,我方安然不动就使敌人筋疲力尽,这才是圣人打仗之道。而我们轻率发动攻击,长驱直入,很难收到功效,如果纵队前进一旦交战,危险很大,如果数路军队并发,可能后继乏力。军队推进太快,则粮草不继。推进太慢,则贻误战机。我军不到千里,必然人困马乏,这正是兵法所说的,派出军队,给敌人送俘虏。所以依臣看不能攻击匈奴。”
“臣看不是这样的,依臣之计,我方军队发动攻击并不是深入匈奴腹地,只是利用匈奴单于的贪心,把他引诱到我们边境。我们挑选精兵良将,在隐蔽处埋伏,严密戒备,在险要地方,构筑阵地,等到单于进入预定陷阱,我们便可以杀他个措手不及,单于必然手到擒来。”
“好,这个主意很好,发兵匈奴。下诏,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领步兵、骑兵、战车部队三十余万人,埋伏在马邑县附近山谷中,只等匈奴单于进入马邑地区,就开始包围他们。”然后秘密派遣聂壹为间谍,和匈奴军臣单于说,“我能够杀掉马邑县令和县丞,然后大王就可以得到马邑县的财物了。”军臣单于贪图财物,答应聂壹的想法。聂壹把监狱死囚斩首来冒充县令,把县令的头悬挂在马邑县的城下,单于使者看到这个信号,便通知单于。单于带着十万兵马进入雁门郡武州县。离马邑县还差一百里的距离,停了下来。
“我看这里怎么这么奇怪,满山遍野都是牛羊,却没有一个人在放牧。来人,下令军队停止前进。”军臣单于说道。
单于看到远处有一个堡垒,“走,我们进攻那里。”单于指了指了指那个堡垒。
匈奴军队迅速地拿下了那座堡垒,抓住了守卫堡垒的尉史,要准备杀掉他。
“大王饶命,小人知道汉朝军队在哪里?只要不杀小人。”
“好,本王饶你一命,赶快如实说来。”
“汉朝埋伏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县,只要大王去了,必中埋伏。”
“怪不得如此,本王早就开始怀疑了,天意啊,本王得到你真是天意,本王封你为天王,传令下去退兵。“单于说道。
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大军等了几天也不见匈奴人影,听说匈奴单于已经撤走,汉朝的计谋早已败露,汉军率军追到匈奴边境,发现已经不可能追上了,只好班师回朝。王恢的任务是从中拦击匈奴,听说单于撤退了,不敢追击。
“王恢,这都你出的好主意,现在怎么搞成这样?你可知罪?“皇帝感到非常愤怒,责备王恢。
“刚开始约定匈奴进入马邑城,我军攻打匈奴,臣只要拦击他们便可得利,现在单于还没有到马邑城便撤退了,臣知道如果不攻击匈奴就会杀头,但攻打匈奴我军只有三万军队,兵力不够肯定失败,好歹保存了陛下三万兵力。“
“大胆,你还在狡辩,你把我朝军威置于何地,我大汉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将王恢关进大牢交廷尉审判。“皇帝说道。
”皇上饶命,饶命。“王恢不住地磕头喊道。
皇帝刘彻头也不回地走了。
数天之后,廷尉给皇帝上奏,说,“王恢畏缩避敌,逗留观望,按律当腰斩。“
王恢让家人找皇帝的舅舅丞相田蚡帮忙求情,送了田蚡一千斤黄金给丞相田蚡。田蚡不敢直接找皇帝说情,便找到自已姐姐王太后说情,“王恢是马邑之谋的首要发起人,现在失败而杀了王恢,便是成全匈奴,替匈奴报仇。“
当皇帝见到母亲王太后时,王太后便把田蚡的话说给皇帝听,皇帝听后说道,“正因为王恢是首要发起人,才听了他的话,动员全国数十万军队,他只要出击匈奴,纵然单于不能抓到,也能攻击匈奴的殿后部队,这样就能慰藉我朝文武官员的期望。如今搞成这番结果,不杀王恢无以谢天下。“
王恢听到消息,只好在监狱里自杀了。
匈奴单于废除和亲政策,经常出兵骚扰汉朝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