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闷闷不乐地离开齐王家里,“什么王爷、什么儒生,不长眼的东西,看不起我,以后等我出人头地了,有你们好受的。”主父偃骂道。

主父偃回到家中,看到已是中午吃饭时间,怎么妻子张氏还没有把饭做好,不禁发起了脾气。

“我的饭怎么还没有做好,你是怎么搞的。”主父偃大声地说。

“老爷,家里都没有米了,拿什么做饭?”夫人说。

“怎么会没有米呢,你不知道去买米吗?”

“已经没有钱了,哪来钱买米,老爷,你都不管家里的事,在家尽看那些没有用的书,出门在外还被人看不起,混口饭吃都难,你就老老实实在家耕田吧。”妻子张氏哭着说道。

“没有钱,你不知道找人借吗?我读了这么多书,还怎么能在家耕田。我主父偃一定要出人头地,等我哪天当官了,得要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知道我的厉害。”

“好了,得了,老爷,我相信你会有当官的。可是现在咱们饭都没有吃的,怎么办?”

主父偃沉默不语,“唉!”他叹了一口气。

“算了,还是我去借钱买米吧。”妻子张氏擦干眼泪。

没过多久,张氏便回家了。主父偃看她两手空空的,便知道她没有借到钱,不好再说话。

“我们去地里挖点野菜吃。”主父偃准备出门。

“算了,还是我去,怎么能让老爷去挖野菜呢,邻居们知道了会怎么想。”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穷,我也不在乎这些了。”

“您真的不在乎?还是我来吧?”妻子说完就没有再说话,径直走出门去了。

主父偃想道,了解我的还是夫人啊。

主父偃夫妻二人吃着野菜,“夫人,这是我和你吃完这餐饭,我得走了。我还是要出远门,我还不信邪,我就不能飞黄腾达。”

“老爷,我相信你的才能,如果实在无法实现自已的抱负,请你还是回家,我们俩在家耕地种菜,踏实过日子就行了。”

“我是不认命的,夫人,你就在家好好待着,等我的好消息。保重!”

“唉!”妻子张氏望着主父偃出门远去的背影,唉声叹气道。

主父偃离开家去了向北走到了燕国,一路上的艰辛自不必说。主父偃拿着自已写的文章求见燕王刘定国,燕王看了眼主父偃写的文章,决定接见一下他。

“你就是主父偃。”燕王上下打量了下他,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升起不悦之感。

“回禀王爷,臣就是主父偃。”

“你写的文章我没有看明白,不过我还是可以让你做我的门客。”

“臣谢王爷恩典。”主父偃跪谢了燕王。

“来人,给主父偃先生安排好食宿。”

主父偃想到这燕王肯定不会看重自已了,不禁叹了口气。他和其他门客在一起吃饭时,发现别人都有酒有鱼,而唯独自已没有。

“你是新来的主父偃吧。”坐在他旁边的门客说道。

“在下正是。”

“来,我敬你一杯。”这门客举起酒杯作出敬酒状,“忘了,你还没有酒!来,喝我的。这条鱼也给你吃。”说完便把一条吃了一半的鱼放到主父偃桌前。

主父偃并没有答谢他,只是默默地把吃完鱼,喝完酒。

主父偃被燕王底下的门客排挤,他闷闷不乐地过着日子,反正有口饭吃就行,自已闲暇时间就在看书,虽然不开心却毫无办法,只好看书打发时间。他一直这样过了很久,他想进宫去拜见燕王,在宫殿等候时,忽然听到了经过宫殿的宫女说道,“王爷真会玩,搞上自已父亲的宠妾,只怕他父亲知道了估计要从棺材里跳出来,他们在房里闹得挺欢的,不怕被人撞见,大白天的乱搞。”说完便嘻嘻地笑了起来。这时太监告诉他,燕王没有时间接见他。

主父偃只得离开燕王宫,路上想着,“你当王爷有什么了不起,你跟你父亲的宠妾乱搞,我看哪天皇帝知道了会把你怎么样!你现在这么冷落我,等我哪天皇帝重用我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他回到住处,向熟识的几个门客打听。“老兄,我好像听到了关于燕王的不好消息,我已经有好久都没有见到过燕王了。”

“你哪有时间看到他,他正风流快活呢!”门客说道。

“那你们知道燕王和谁一起厮混?”

“和他父亲留下的姬妾乱搞,这个我们都知道。你不会刚知晓吧,我们早就知道了。这也难怪你来这的时间不久,还不爱交际。这种事估计街边小孩都知道。”

主父偃瞪大眼睛,“这太无耻了。”

“还没完呢,我听说他还搞了弟弟的媳妇。”

“这难道不怕皇上知道吗?”主父偃说道。

“皇上知道又怎样?能拿他怎么办,他是皇上亲戚,再说古代帝王将相哪个不是乱搞女人。”

“唉!这世道。”

“你别瞎感慨了,我们活着有口饭吃就行了,我们倒还希望燕王老老实实地做他的王爷,这样我们都有口饭吃。别想太多了,兄弟,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

主父偃躺在床上反复思量,他决定还是这里不适宜长期久留,他还是打算离开。听说皇上正宠幸的夫人卫子夫已经怀孕,弟弟卫青被封为将军,为人仗义,不如我去投奔卫青去。主父偃没过多久就找借口离开燕国,没有和燕王说一声就走,来到长安去投奔卫青。

卫青看了主父偃写的文章后,便接见他。

“主父先生有请,卫青不才,看过先生的文章,果然韬略非凡。就请先生暂居寒舍,我有机会就向皇上推荐您。”

“谢卫将军。”主父偃正要下跪,磕头谢过。

卫青赶忙将他扶起。

“先生不必客气,这就委屈先生了。”

只是这时皇上正在宠幸李夫人,卫青和皇上提到主父偃,皇上只说不做知道了,并没有接见主父偃。

廷尉张汤看着兒宽写的断案判决,法律条文引用正确,引经据典,文笔流畅,“真是写的太好了,这就是我想用的人才。”得知兒宽还在为廷尉府放羊,赶紧让人把他召来。

“我听说先生当过博士,是真的很有才华。”张汤称赞道。

“不敢,鄙人不过懂一点《尚书》,跟随孔安国先生又读了几年书。”兒宽谦虚地说道。

“先生过谦了,我看先生的写判词,那可得读好多年的书。”

“大人过奖了。”

“我这次把召来是请先生做我的掾吏, 我要处理的案件太多, 实在忙不过来, 想委屈先生来帮我一下忙,我自会向皇帝推荐先生的。”

“只怕 在下才疏学浅,帮不了大人什么忙。”

“先生只管放手去干,我相信先生的才能。”

“那就承蒙大人厚爱,在下只好大胆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