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林华搬来后,每天早上都是和苏谨他们一起吃饭上学。李玉和苏珊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于是两人便被家人送去了书院学习。这下,村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陪苏夭玩儿了。

“娘亲,我可以去书院和哥哥们一起上学吗?珊珊姐姐和玉儿姐姐都去了,我也想去了。”

林月看着无聊的女儿,无奈地说道,“可是书院有年龄限制呀,你去了书院不一定会收的。”

“我们去试试好不好嘛?如果夫子不要我,我们就回来。好不好嘛娘亲~ 娘亲~”

“好好好,去,我们去,成了吧。”

林月最是忍受不住苏夭的撒娇攻击,没多久就同意了。

吃完饭后,两人便出发了。

临归书院

临归书院是镇上唯一一所女子书院,书院的夫子也是一名女子,名为陶玲。书院考核不许大人陪同,于是苏夭便一个人走了进去。

“夫子好!”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我叫苏夭,今年五岁啦!”

“你才五岁怎么就想来书院了?不想在家多玩儿几年吗?”

“村里的好朋友都上学了,我也想来学习认字。这样我就又可以和她们在一起了。”

“好,那我就要考考你,只有你考试通过了我才会收你,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

一个时辰后

“不错,你很有天分!你在家学过字了吗?”

陶玲讶异地看着苏夭的答卷,虽然字写的不太好,但是从内容不难看出,小姑娘对事情很有自己见解。

“有的,我哥哥们在清风书院上学,每次下学回来都会教我认字哒!” 苏夭挺起小胸脯,骄傲地说道。

“哦?那你的哥哥叫什么名字?可是苏谨?”

陶玲想起有过一面之缘的苏谨,与面前的小女孩儿长得有些相似之处。

“正是!夫子可是认识我家哥哥?”

“你哥哥名气那么大,我略有耳闻。”

陶玲又细细看了下这份卷子,再瞧了瞧下面翘首以盼的苏夭。

“你明日便来上学吧!”

“请问是我通过了的意思吗?” 苏夭大大的眼睛看着陶玲,似是一定要从她口中得到准确答案。

“对,你通过了!”

“谢谢夫子!”

苏夭高兴地都跳了起来,她开心地想着:这样自己又可以和小姐妹们在一起了。跳了没一会儿,苏夭便意识到自己太不稳重了,于是又慢慢收敛笑容站好。

“那你今天先回去吧。明日记得来上课!”

“好,夫子再见!”

“再见!” 陶玲看着一蹦一跳出门的苏夭,笑着摇了摇头。

“这丫头,还没出门就不装了。”

门外

“夭夭,怎么样?夫子同意了吗?”

林月有些紧张地问道,她知道这位陶夫子收人只看眼缘,不是一般人一般进不了她的门。

“娘亲,你不要担心,夫子同意啦!”苏夭开心地同林月分享道。

“那怎么待了这么久?”

“夫子说要考核我,就让我做了一套卷子。”

“夭夭真棒,这位陶夫子是相当厉害的,你以后可要好好跟着她学习哦!”

“嗯,我一定好好学,这样我就又可以和珊珊姐姐们一起上学了!”

“那咱们回家吧,今晚给你炖猪脚吃!”

“好!”

…………

苏家

“爹爹,爷奶,我们回来啦!”

苏夭松开林月的手,一把扑倒杨氏怀里,得意地说道。

“奶奶,我通过书院考核了!我以后也可以像哥哥姐姐们一起去上学了!”

杨氏惊讶地看着苏夭,一把把她抱起来,又追问道,“可是镇上的临归书院?”

“对呀!就是陶夫子在的那个临归书院。”

“我家夭夭真棒,这么小就入了陶夫子的眼。那位陶夫子,你别看是位女性,但她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苏老头感叹道。

“爹,咋个不一般了?” 苏大山好奇地凑过来,认真地看着苏老头。

苏老头长舒一口气,娓娓道来。

“陶玲原来不是这里的人,是十七年前和父母逃荒来这里的。她父母到这里后没有钱,就把她卖给了人牙子。有一天,一个书生遇见了她,见她被打得皮开肉绽,觉得她很可怜,于是便将她买了回家。那个书生家里也没有亲人了,于是两人相依为命,书生待她极好。两人一起赚钱,一起读书,一起考官。做官后没多久,两人便成了婚,当年还是咱们这一段佳话呢。可是好景不长,那个书生从小父母就去世了,是村里人把他养大的,于是他便一心想回到家乡办学,为乡人培养后人回馈乡里,陶玲自然也是同意。可就在回程的路上,他们遇上了劫匪,书生为保住陶玲,跳下山崖和劫匪同归于尽。最后,乡里人只等到了陶玲,而那书生,生死未卜。于是,陶玲为完成书生心愿,便在这镇上开了这临归书院,并且免除书院所有学生的束脩。临归,临归,盼临归来啊!”

苏夭歪着头,入迷地听着,“爷爷,那为什么是女子书院呢?”

苏老头轻轻拍了拍苏夭的头,“因为咱们这里的书院大多是男女混读,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夫子们的权利也没有那么大,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于是陶夫子为了保护女孩子,专门建立了女子书院。但是若有男孩子求学,只要品行端正,陶夫子也会将其推荐至陈夫子所在的清风书院。”

“哦,我知道了!所以说,陶夫子和陈夫子是朋友对吧?难怪夫子见过大哥!”

“爹,那书生可是石牛村的季临?” 苏大山貌似想到了什么,询问道。

“对,就是那个季临!那个可是位少年英才啊!可惜,还未施展抱负,便英年早逝了。天妒英才啊!” 苏老头惋惜地说道。

“那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多逗夫子开心,让她不要想起难过的事情。”

“嗯,夭夭这样想便是好的。” 杨氏慈蔼地看着苏夭,回应道。

“月娘,一会儿谨儿们快回来了,我们先去做饭吧。”

“哎,这就来了。”

…………

“好香啊,你们快点啊,我先回去看看娘亲做了些什么好吃的。”

一股香味从苏家灶房传出来,苏言都要被香迷糊了,朝着身后两人大声喊道。

林华和苏谨一对视,皆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娘亲,你们今天做了什么啊?怎么这么香?我感觉我今天能吃三碗饭!” 苏言猴急的跑进灶房里问道。

“今天做了蒜香茄子和梅菜扣肉。”

“哇,梅菜扣肉,这个不是很麻烦吗?您今天怎么做这个了,难道知道我读书太累了,给我补补身子吗?” 苏言故意说道。

“就你,读书还累?你要不要认真听听你说的什么话?”

“赶快把饭端饭桌子上去!”

“好嘞!”

一家人吃过饭后,照常在院子里聊着天,就算现在多了一个林华,也丝毫不影响。

“林华哥哥,我以后也可以和你们一样去上学了!” 苏夭兴奋的和林华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夭夭这么厉害呢!那你去的是哪所书院呀?” 林华配合道。

“临归书院!”

“就是就陶夫子建的那所女子书院!“

“夭夭真是超级棒!这个书院可是整个柳州都是数一数二的女子书院了。夭夭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的!”

林华感到十分高兴,比他自己考上秀才都高兴。

“清风书院和临归书院离得不远,那我们以后下学后,正好可以和李耀接伴去接妹妹。”

苏言想到苏珊也在那所书院,于是抢先说道。

苏谨瞟了一眼激动的苏言,到底是没有戳破他。

“对!以后我就可以和哥哥们一起回家了。”

“没错,我们下学后就去接你。” 林华也接着说道。

“可是夭夭放的比你们早啊,她放的时候你们还没下学呢。你们怎么去接?”

林月想着苏夭因为年龄小,陶夫子特许中午便可回家,这时间苏谨们刚好没办法去接。

“娘亲,你忘记干娘了吗?我可以去干娘那玩儿,顺便等姐姐们下课,这样我们都可以一起等哥哥们来接啦!”

“嗯,也是,在倩倩那去我们也放心,那就这么决定了。” 钱氏一锤定音。

夜有点深了,林华也回家睡觉了,苏家人也准备洗漱睡觉了。

不一会儿,大家都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