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是走读。平时没有作业,她就会背着画板回家,路上要是看到什么喜欢的就来张速写。

不过现在她只有一只手可以用,收拾起画板啊,纸张和绘画工具那些东西着实是不太方便。

“你要带什么走,我帮你拿。”林在开口道。

林在不说话宋清差点儿忘了。既然有林在的话,左手伤了其实也不要紧。

不过除了帮忙拿点儿什么,宋清可能还需要林在帮忙干点儿活。

于是宋清开口询问道:“嗯……你会贴纸胶带吗?”

林在觉得回答“不会”有点像是在拒绝人家。于是干脆利落的问道:“怎么贴?”

宋清细心讲解道:“就是把用纸胶带把画纸固定在画板上。”

林在扯了四节纸胶带,画纸的四个角,每个角粘一截。

林在觉得自己是天才。这样既省原材料又简单迅速,随便扯四节就好。

于是完成后便问道:“是不是这样?”

宋清看着有点沉默。

“……其实不用这么节省。”

随后宋清用手上下推了一下画纸,结果画纸竟然没有一点挪动。虽然只用了四节这么短的纸胶带,没想到粘的还挺牢固的。

宋清把画板抱在面前,铅笔直接插在耳朵上,然后又带了一个很厚重的纯黑眼镜。

宋清回头很灿烂的一笑道:“我们走吧。”

林在回道:“嗯。”

她又继续问道:“你打算去哪里画画?”

宋清一边走一边回答着:“嗯……平常都是在走回家的时候,看看沿路有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喜欢就画下来。没有什么固定去向啦。”

林在想了想,很贸然的开口问道:“那我可以给你推荐个地方吗?”

反正四下无人,周围也没什么同学。宋清似是有点撒娇的问道:“嗯?林同学要推荐我去哪里呀?”

林在这个时候反倒是没有像之前一样被撩拨到脸红,回答道:“孤儿院,可能有点远。”

宋清也很正经的回答道:“春桃孤儿院吗?”

林在略带疑惑的问道:“你知道?”

“离我家不远。”

那一块儿算是贫民窟了。宋清住在那儿吗。

他们两个走着走着就进入了一片闹市,行人道上的盲道被自行车电瓶车占用着,空的地方到处是摆摊叫卖的。

“小姐姐你要买糖葫芦吗?”一个声音突然出现,手里还拿着一捆糖葫芦。

宋清没有第一时间买,而是很警惕的问道:“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出来卖糖葫芦啊?你家长呢?”

小女孩儿用软软糯糯的声音回答道:“奶奶她不会说话,所以我就帮她出来卖糖葫芦,这些糖葫芦是奶奶做的,没有添加剂的。”

宋清了解清楚之后马上一副温柔大姐姐的模样。

身子蹲了下来,用着和小孩儿一样的语气回答道:“真的啊?奶奶的手这么巧吗。那姐姐一定要买一支尝尝。不过小妹妹,卖糖葫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天黑了就早点回家。不要去人少的地方卖糖葫芦。”

一旁衣衫褴褛的老爷爷,看到这个女孩子这么有同情心,三步并两步马上跪到人家面前道:“小姑娘,行行好,给点儿钱。”

宋清看都没看,绕到了一个大姨的摊位前。

开口便问道:“大姨,这个菜多少钱一斤?”

“两块。”

“帮我来两斤。”

“好嘞。”

宋清注意到后面有一个在写作业的小姑娘。摊位上也没有书桌,她就把自己的书包当成桌子,直接坐在地上写着作业。

宋清好奇的问:“后面是您女儿吗?”

大姨很是热情的回答:“啊?是,她还在读小学。”

宋清听后说道:“这个糖葫芦就送给她吧。刚刚买了才发现我最近长蛀牙了。吃不了。免得浪费,小朋友都喜欢吃甜的。你就说是她学习努力奖励他的,别说是人家送的。我下次还来您这儿买菜。”

也没等大姨答不答应,就直接把糖葫芦塞到大姨手里去了。

林在在旁边看了一路,终于开口说了句话:“阿姨,菜打包好了就给我吧,她手受伤了不方便,我帮她拿。”

大姨很和气的微笑道:“唉,好,你俩姐妹感情真好。”

小姑娘一直埋头写着作业,也根本没听到刚刚宋清和大姨的对话。

大姨转头直接喊到:“妞妞,今天学习累不累呀?妈妈给你买了糖葫芦。”

走过闹市就是略显泥泞的道路了。

宋清这个时候有点无聊,便开口问道:“你不问我为什么唯独不关心那个衣衫褴褛的老爷爷吗?”

林在不含丝毫质疑的回答道:“他不需要关心。”

“真正有困难的人不会说‘给点儿钱’,而是会说‘给口饭’。而且他有手有脚。就算没有田种地卖菜,去给别人擦鞋,当个环卫工,再次一点,去捡垃圾,也是有收入的。”

“其次,他看到你因为可怜的那个小姑娘买了她的糖葫芦之后,才扑到你脚边卖惨,证明他很聪明,脑子也没问题。四肢也健全,明显也不是残障人士。”

“老弱病残他只占了个老。这一大街的阿姨大婶儿哪个不老?就因为“老”施舍他?那施舍他的那些人,只能说‘老弱病残’这四个字在那些人身上直接浓缩成了‘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