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正式举兵,他下达的第一道军令,便是让众人隔天一早前来参加起兵典礼。
可到了隔天一早,这群人却是姗姗来迟,迟到者多达十多位,更有甚者,竟有人睡到快中午才到。哎呀!这像话吗?就这点决心还想起兵造反?
没错,待众人到齐,彭越开口道:“此前我已多次表明,我年岁已高,本不想举兵起事,可你们执意如此。结果今日我这第一道命令,就有十多人不遵。若依军法,将这些违规之人一一斩杀,咱们还未出发就得损失一批战力。罢了……来人!将最后一名到的拖出去斩了!”
众人一听,惊道:“老大,您开玩笑的吧?别这么较真啊!下次我们定会乖乖准时,这次就算了吧!”
面对众人的嬉皮笑脸,彭越毫不理会,自顾自地命人:“来人!直接将这迟到的拖出去斩了!”
“不会吧!来真的!”
当然,既然要做,就得有模有样。从今日起,咱们就是军队,不再是盗贼。谁若再敢违抗军令,此人便是下场!
言罢,彭越率领众人起事,开启了他的传奇篇章。
彭越起兵之后,积极收拢各诸侯的散兵,以扩充自身实力。很快,他的部队便从数百人发展到了上千人。
此时,恰好遇上刘邦西进的部队,双方在昌邑相遇。刘邦大喜:“太好了,同为义军,要不咱们合兵攻打这昌邑?”
刘邦的提议对彭越极具吸引力,毕竟刘邦刚刚战胜秦军。而彭越的军队,不管今后如何,若能在此与刘邦军队联手,多少能减轻伤亡,还能增长战斗经验。于是,他毫不犹豫,欣然应允,而后联手猛攻昌邑。
那这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彭越,他的第一场处女秀表现如何呢?
哎……很遗憾,并非每个英雄的开场都一帆风顺,彭越亦是如此。刘邦与彭越的联军未能攻下昌邑,只因秦军选择坚守,不出城应战。若硬要用少量士兵强攻昌邑,必然会给自已造成重大伤亡。
所以刘邦决定改变策略,他要先召集军队,看看能否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之后再进攻昌邑城。对于这个决定,彭越表示赞同。于是两人分头行动,刘邦改向西去寻求援兵,彭越则依旧在这据点,召集之前魏国被杀散的士兵。
刘邦部队向西行进,来到栗这个地方,遇见了从薛地起兵,此前曾与他联手在东阿之战中救援田荣并大破秦军的陈武,也有人称其为柴武。刘邦一看,太棒了,这陈武手下有着 4000 名士兵,对他当下而言,至关重要。
于是,他要求陈武加入他的阵营。接着,他又找到了之前魏国的将军皇欣、武蒲等人,几人再次合军一同进攻昌邑。
不过……似乎人多也无法改变结果。虽然这次他们大破秦军,但刘邦依旧没能攻下昌邑。
那该如何是好?继续招兵继续打吗?若没有时间限制,当然可行。
然而,这一切在刘邦得知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出现了转变。刘邦心里清楚,宋义在那拖拖拉拉,是想壮大自身实力。
不过,宋义的拖延,一来能牵制秦军,二来也能让项羽没机会与他抢入关中。
但项羽一剑杀了宋义这一举动,打破了这个局面。刘邦深知项羽的个性,他定会北上与秦军一战。若项羽获胜,秦军主力几乎会全军覆没。换句话说,项羽距离咸阳城就仅一步之遥。若项羽战败,秦军主力必然会转向刘邦,那他想要攻下关中,就会难上加难。
这可如何是好?刘邦苦思许久,终于有了答案。
“哎呀!去……真是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居然想了这么久。我的目标是攻入关中,若不趁现在项羽以及联军们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城僵持之际,我迅速攻进关中,我……根本就没机会成功。既然目标是关中,这城除非非攻不可,那能攻则攻,不能攻就绕道而行。眼下这昌邑的城守军不太可能出城追击我,我在这跟他们瞎耗什么。”
想通之后,刘邦传令大军,告知众人:“咱们不打这昌邑城了,直接绕过去!”
之后,刘邦大军便一路采取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闪的策略,就这样一路挺进到高阳。
来到高阳之后,刘邦让大军暂时在此停留休息,顺便让人打听一下,这个地方有没有贤能之士。
恰好趁着这空档,刘邦手下有一名原先住在高阳的骑士,他想着回家探望一番。回去之后,他遇到一位年过 60、名叫郦食其的老邻居。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士,也就是如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方的人。他身高八尺,家境贫寒,却喜欢读书。虽说他仅担任过里监、门吏这类芝麻小官,但因其生性狂放,县里面的豪强也不敢招惹他。因此,大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狂生”。
郦食其听闻对方是从刘邦阵营来的,立刻上前向这人打听刘邦。听完这人对刘邦的描述以及刘邦起义的一些事迹后,郦食其心里有了底。
嗯……就是他了,他就是我要辅佐的人。
此前义军之中,也有不少路过高阳的将领,而且往来人数超过十多位,郦食其都不愿跟随他们。为何?他独独看中刘邦。就算会看相,那也得先见过刘邦之后再确认不是吗?他人都还没见到,只凭他人的只言片语,他为何就如此笃定?
依据《史记》记载,这是因为郦食其认为,在过往众人之中,只有刘邦一人不是急性子,而且愿意听从下属的意见。所以他认定,刘邦应该是他心目中领导人的人选。
也是啦,想要有长远规划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忍耐的功夫。另外,能听取别人有用的意见,也是极为重要的特质,而刘邦刚好这两点都具备。
不过我猜,应该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这些义军粮食的来源,大多是靠打砸抢来的,而刘邦路经高阳时,应该没有这种举动。这表明,刘邦的志向不同,眼光也不同。
所以,郦食其才会请这骑士,帮他引荐去见刘邦。
这骑士一听,面露难色:“不……好吧……刘邦特别讨厌儒家的学者,而您正好是儒者。我跟您说,我听说对于儒家学者,刘邦是见一个骂一个,有时候,他还会将人家的帽子摘下,在里面尿尿来羞辱对方。您真的要去吗?”
郦食其说:“无妨,你就帮我引荐引荐吧,剩下的我自已来处理。”
就这样,这骑士拗不过郦食其的请求,便依照他的意思,回去向刘邦禀报。
刘邦一听,是儒家学者?“好啦!也行,叫他过来吧!”
郦食其来到刘邦休息的地方后,让人通传,他要见刘邦。而刘邦呢,故意抬高嗓门,大声对这通传的人说:“你说要见我的是谁?”
通传的人回答刘邦:“看起来是一位大儒哦!”
接着刘邦回答他说:“大儒哦,哦……那你就回他我没空!”
在外面把话听得一清二楚的郦食其,气得大叫:“什么大儒啊!我是高阳酒徒,你见是不见?”
刘邦一听,哟……有趣,这儒家学者竟然有人自称酒徒的。哎那好好好,就让他进来吧!
郦食其一进门,就看到刘邦坐在床上,此时正有两个女子在为他洗脚,而且刘邦的态度极为轻慢。
见到这一幕,郦食其直接省去了跪拜刘邦的礼节,只是向刘邦作揖,然后开口问道:“足下是要帮大秦攻打诸侯,还是帮诸侯攻打大秦啊?”
刘邦一听,怒喝道:“你这废话!秦朝暴政招致天下反秦,我都打到这了,我有可能帮秦国攻打诸侯吗?”
郦食其一听:“是这样喔。要是真想要攻秦,至少见到长者的时候,不应该是您现在这番举动吧。一个无能的领导人,只会让士兵去送死,那这跟帮助秦国来攻打诸侯,有何区别?”
听到这,刘邦愣了一会,心想:哟,这郦食其看起来并非一般的儒家学者。于是他立刻收起轻慢的态度,赶紧穿好衣服,并请郦食其上座,向郦食其致歉道:“嗯……您说得在理,我在这先给您赔个不是。”
见到刘邦的举动,郦食其更加确信,自已这趟没来错。
于是,他先跟刘邦谈起过去六国的历史,以及它们的兴衰。听完之后,刘邦追问道:“先生,若我想要争夺天下,您可有良策?”
郦食其点点头说:“我知道您想要进攻关中,但是,以您目前这不到一万人的士兵,去攻打秦国,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要知道,天下诸侯之所以难以成就大业,就在于缺乏根据地。而陈留这个地方,恰好是天下交通要道。既然是要道,那就意味着往来的人多,往来的人多,就能从中寻觅人才,甚至打听或是散布消息,再加上城内粮食充足。武安侯,听我一句劝,这打仗,除了前线将士的勇猛,最重要的是后勤的补给。依我看,若以陈留作为您的根据地,再合适不过。”
接着,郦食其告诉刘邦:“您要是同意的话,拿下陈留一事,就交给我吧。我跟陈留的城守官员有些交情,您就让我去说服他。当然,要是他不同意,您也可以率兵来攻,我会做您的内应。这样,咱们就不用担心拿不下陈留。”
刘邦听完,点点头回答说:“好,那就按照您的建议去做。事成之后,我刘邦会封您为广野君。”
那……郦食其能说服陈留的城守投降吗?
很可惜!没能成功。
所以,按照原定的第二计划,刘邦领兵攻打陈留,而郦食其则作为内应开城,让刘邦的军队长驱直入,直接用武力拿下了陈留。
事后,郦食其也召来他弟弟郦商加入刘邦。这郦商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久后,就聚集附近的数千名少年,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经过他哥哥的推荐,他率领自已 4000 多名士兵,也加入到刘邦阵营。
就这样,刘邦几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陈留,并扩充了兵源。
接下来,刘邦军队朝着开封展开进攻,不过,依旧没能攻下。于是,刘邦采取绕道西行的策略。
不料,却在开封北方遭遇上秦军赵贲所率领的部队,双方展开激战,结果秦军大败。
之后,刘邦将赵贲围于开封城中,然后,又在白马与前来支援的秦军杨熊遭遇。刘邦军队连战皆捷,气势如虹。反观杨熊的秦军,突然遭遇敌军,有些乱了阵脚。
所以,杨熊在遭遇刘邦初战不利之后,立刻下令:“撤!此地不利于我方大部队展开战斗,我们先退至曲遇东边,再与这楚军一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