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彻底炸了!

朱通随口做出来的诗词就像是一颗惊雷,彻底炸翻了原生世界君臣的内心。

那些文人大儒都还在不自知的吹捧朱允炆殿下的诗作。

而视频外的人们却已经开始衡量起,禹王这首词作的影响力到底有多能打了!

胡滢和高启频频颔首;

【就算是太史公在世,也写不出如此惊艳的诗作!】

当初,宋濂、高启和刘基可是被朱元璋亲封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虽然宋濂如今已经被连坐连累致死,却无法撼动他的才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浙东四先生之一的章溢也是两眼放光:

【如此佳作,属实罕见,就算是孔子门生在世,也做不出中等诗文!】

而浙东四先生中的另一位,叶琛也禁不住使劲儿鼓掌;

【就算是孔门中人,也做不出这么贵气又豪情的诗词。】

这个人,如果不是胸中有丘壑,是断然做不出来这等气势滂沱的诗句的。

这得是有多么高远的眼界,才能有如此大气,星星在他的眼里不过是点点雨滴,被东风一夜吹落!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蓝玉和傅友德这两个人则是一脸崇拜——

【这给禹王,如果不是暗地里下了苦功,无论如何是做不出这样惊艳的词句来的。】

看来,有些人注定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了。

朱元璋脸上的神色变换莫测,眼睛盯得有点而酸涩,看到弹幕里清一色对那个世界禹王殿下的夸赞。

他长长呼了口气:

眼界?!

苦功?!

这难道不是天赋异禀吗?!

就算是把他埋在书堆里,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他也写不出中样的句子!

因为视频中的禹王才将将八岁!

【那个世界的禹王何止是胸中有丘壑?】

【我看他是那个大明文化复兴的希望!】

【纵观历史,别说我中原文明,就算是放眼当时的世界(当然是大明君臣认知范围内的世界),也是领风流的存在。】

【纵观我朝,太史公无法与其比肩,更何况是允炆殿下?!】

【弱弱地问一句,这孩子的文采跟老师有关系吗?】

【同问,跟刻苦努力有关系吗?】

【这就是天赋异禀啊!】

【很可惜,不是我朝的人才。】

【我看他就是个妖孽!】

【朕在那个时空,还真是幸运的紧呐!】

朱元璋忍不住发了弹幕。

【两相对比,咱们的允炆殿下输了!】

此时在东宫的吕氏,正柳眉倒竖!

【这给莫名其妙的玩意儿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本来他以为自己的儿子就算是说错了话,但是在诗词歌赋上还是有把握赢得了对方的。

可是没想到,那个禹王好像天生就是来跟自己的皇儿过不去一样。

不但轻松摆了皇儿一道,还“随口”做出如此惊艳的诗词。

纵使她银牙咬碎,也不得不承认,那给世界的禹王殿下,文采无人能比。

她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饱读诗书,却从来写不出如此惊艳的诗词!

别说是自己,就算是黄师父,也自愧不如!

师父都做不出来,更何况学生乎?!

她气!她恨!

可是她毫无办法!

黄子澄和吕氏的思想大差不差。

此刻他只觉得自己的两颊火辣辣的疼!

刚才还跟自己的学生吹嘘,定会在诗词上略胜一筹!

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这给禹王当真是妖孽!别说是自己,就算是太史公活着,估计也汗颜。

而皇孙朱允炆也是满脸通红!

哎呀,那个世界的自己竟然以为能比得过七叔,要不是自己逼着他作诗,估计也不会自讨没趣!

看来自己还真是无可救药!

别说悔恨,谁不想拥有七叔那给脑袋?!

他相信无论是哪个世界,人们都恨不得想要拥有七叔那个脑袋!

“太让人羡慕了!”

不过自惭形秽中还有一点点儿小确幸,好赖这给世界中没有这号人物,否则,自己就不用拼搏了。

直接摆烂,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不禁又开始同情起另一个世界的自己!

多亏了自己还是在大儒的悉心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

竟然连人家的一个指头都不如。

看着被打击到的皇孙殿下,黄子澄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这给东西,不但需要刻苦努力背熟经史子集,还需要天赋的。

一个人的领悟能力决定了他在诗词歌赋方面的造诣。

很显然,眼前这个皇孙,不具备这给特质。

哎,黄子澄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是硬伤,他也无能为力。

而视频画面中的一则弹幕此刻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愚以为,如果天下的文采共为一斗 ,那么这个禹王殿下的文采则可占九成九!】

呼!

啧啧!

两个世界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你有拍马屁之嫌,不过我倒觉得,这个评价竟然很中肯!】

【同意,加一!】

【虽然有点儿夸大其词,不过目前来看,确实如此!】

【太史公又当如何?四大才子又当如何?·】

原生世界的朱元璋见到,弹幕里总是有人提起太史公宋濂,虽然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他也不知道那个世界的自己,是不是也把那位大儒给连坐了!

【对啊,他们偶尔得一佳句,就会不停的吹嘘炫耀。】

【要是能写出一两句还算顺口的诗词,就会引起自己的学生和小团体内部人的追捧。】

【可是,所有的诗词佳作加在一起,都无法和禹王殿下随口写出来的这首诗句相提并论!】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相对比,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虽然这比喻难免狂妄,不过如果放在禹王身上,倒也不失公允。】

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平行时空,还是原生世界的大明,当一个八岁的孩童写出这样惊艳绝伦的诗句时,人们已经彻底放弃自己坚守的阵营,无不为其骄傲,为其文采倾倒。

反观那些巨儒大擎,都黯然失色。

朱通,这个名字,将闪耀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