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胜利!痛打落水狗
也先打死都不会想到,北京城 内只剩下老弱病残的预备役部队,依然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还不算,他们竟然还敢追击,追出了居庸关之外!
这可是出关了啊!
他的营盘驻扎在离北京城很远很远的地方。为的就是躲开诡计多端的于谦。
扎营前,也先派出士兵,在四周仔细勘察,没发现居庸关守军出城追击的迹象,这才安心的安营扎寨。
稍作休整,然后继续回沙漠吃沙子。
然而于谦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土木堡躺着大明二十万精英!
文臣,武将!
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是因为当时手中没有权力!
也先,那个死太监让你捡了个便宜,你以为你就无敌了吗?
你以为大明真的没人了吗?
塞北的寒风很刺骨,很冷,寒冷的天气就犹如也先苦涩的内心,
准备多年,不费吹灰之力围歼明军二十万精锐,京城三大营是整个大明的精锐啊,
全都被自己埋葬在土木堡,就连他们的皇帝都在自己手上,为什么自己依然打不进那座都城?
他想不通,更不甘心。
但是此刻,他却连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样辉煌的战果都不能让自己功成名就,看来是大明气数未尽,国运未绝啊。
睡梦中的也先,眉头紧锁,痛苦非常。
而塞外的寒风中,于谦正在准备送个他最后一份大礼。
中原人,大明人,从来都是好客的。
因为国别,我不能让你进城,但是礼物怎么不送呢?
由于画面总是盘桓在也先大营上,这让原生世界大明的众人感到不解。
【难道也先还有后手?】
【他有个屁!他连居庸关都打不下来!】
【估计是要被冻死了吧?】
【那为什么总是播放他们?】
【不会是于谦还有后手吧?】
【想想,大明还有什么杀招吗?】
【没有了 ,能把这孙子挡在北京城外已经耗尽了于谦的力气!】
【我看未必。】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他已经从一开始的愤怒,到现在都能平静接受了!
五十年后的这个年轻人,绝对是大明的救命恩人!
就像打出鄱阳湖常遇春的身先士卒一样!
“于谦,一个文官,能打这么漂亮的反击战!千古难寻!”
蓝玉:“我想起来了,于谦还有一个大杀器没有出手!”
徐达:“是什么?”
傅友德:“红衣大炮!”
常茂:“果然是!”
冯胜:“为什么在京城不用呢?”
在京城用的话,会省不少力气的!
最起码能少死一些人!
朱元璋也不理解,为什么在京城没用大炮呢?
那家伙射程远,威力大,杀伤力高!节省人力,无力,就是浪费点儿火药的事。
“因为那个不成器的废物!”朱棣倒是看清楚了!
因为他的那个不成器的后代在也先手中!
“这又是个难题,也多亏了于谦的智慧!”
“四殿下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后代的。”
蓝玉不禁语带讥讽。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徐达跟蓝玉窃窃私语:
“是啊,皇上在人家手中呢,而且蒙古人总是把他放在军中,作为人质,但是不能把皇帝推上前锋!
这要是一炮轰出去,总归是名声不好听的。”
蓝玉沉着脸点了点头,还对徐达竖起了大拇指。
废皇帝也是皇帝,大明不认,但是天下人认。
神机营打不着皇帝,因为他不在行动的军队里,却在也先的大营里,这也是也先的如意算盘。
守城明军只能攻打来犯之敌,却不能一炮轰了也先大营。
因为朱祁镇在大营。
但是现在不同了,白天打不好看,被人说成故意的怎么办。到时候,秋后算账的还不是找一军主帅?!
那就夜里打!
打仗用全套,不然对不起你远道而来!
于是,画面一转,人们看到了北京保卫战最后的盛宴!
沉睡中疲惫的蒙古兵营,突然被从天而降的炮火击中!
就像是谁家的烟花放错了地方,在也先的军营中盛放!
只见被惊醒的蒙古兵们迅速集合,拿着武器出来,却没发现一个明军!
【哈哈!你看他们那个狼狈模样!】
【这也太爽了吧?1】
【我发现了,这一炮才是重点!】
【嗯?谁打我?在哪里?】
【哈哈哈!打得好!】
【傻了!也先傻了!他们连明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完蛋了,这下算是彻底完蛋了!】
【马哈木,是你吗?你怎么能说完蛋了呢?】
【这是送你孙子的烟花晚会!】
【这个于谦,实在是该死!我马哈木的后代会记住你的!】
【哈哈哈!是谁当初说要重振大元雄风来着?】
【前几天你不是很嘚瑟吗?】
【这晚会你还喜欢吗?】
画面中,蒙古士兵惨叫连连,火光,炮弹的轰鸣声,爆炸声,哭喊声,战马的嘶吼声,交织在一起!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也先大营一片 火海!
霎时间就乱成一团!
那些在睡梦中被击毙的蒙古兵是幸运的,可怜的是那些被炸伤却无法跑路的,哀嚎,惨叫,真正的惨不忍睹。
这下,北京保卫战彻底结束!
也先连最后的休整机会都没有,带着所剩的三万余人,狼狈逃走!
......
原生世界大明的君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尽管皇帝被俘,尽管兵临城下,但是大明保住了!
大明的江山暂时安全了!
蒙古想要卷土重来的美梦破碎了!
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这一仗的凶险与重大的意义,历史会告诉后人。
他们这些前辈也有幸目睹。所有人都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个子不高,身形瘦弱的男人,以一己之力,扶正了大明的脊梁,担起了千斤重担。
续命了大明的国运。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于谦,必将名垂千古!
【大明有于谦,何其幸也!】
【这才是真正的力挽狂澜!】
【于谦,他可真是一个人拯救了一个国家啊!】
【单看土木堡,大明就凉了,多亏有于谦!】
无论什么样的赞美,什么样的荣誉都不足以表达于谦对大明的贡献。
因为他的功劳和创造的奇迹,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的。
青史留名,流传千古!!
所有人都感恩非常,兴高采烈地庆祝这次的胜利,因为这胜利来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