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莽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准备开溜之际,天空中突然一声高亢的龙吼打断了王莽的施法。
抬头向空中看去,九条压迫感极强的黑龙高悬于天空之上。
嚯,这个逼格,莫不是又是一位千古一帝?
这个配色……反正肯定不是李二就是了。
既然不是李二,那应该就是刘猪猪了吧?
待到光芒散去,王莽急忙朝着天空中那道身影看去。
在墨镜的放大功能加持下,王莽很快便证实了自已的猜想。
汉武大帝、汉世祖——刘彻(刘猪猪)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
“启哥,你儿子来了。”
对着身后的刘启招呼一声,王莽直接原地起飞向了刘彻的方向。
他对于传说中汉武大帝的颜值还是很好奇的。
到底是不是长了一张陈宝国脸。
当然,这也不是他心血来潮想到的。
这围城中就有朱棣和刘邦这么俩个例子,刘邦仅仅只是与陈道明有那么三四分相似。
而朱棣呢,他就差把“我是王学圻”写脸上了。
真就是朱棣老师把王学圻演绎的很出色呗。
飞到刘彻面前,王莽细细打量了对方一番。
嗯,还好和陈宝国用的不是一张脸。
唉?那陈宝国的脸是不是被嘉靖给用了?所以刘彻才没用上?
对于自已这个猜想,王莽觉得事情多半就是这样。
就等嘉靖来了之后看看是不是陈宝国脸了。
“嚯,这个排场够高的啊。”
走到近前,刘邦上上下下将刘彻打量了个遍。
刘彻就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帅,其次就是狂。
嗯,不愧是他刘老三的后代。
颜值上勉强能和他打个平手,没错就是打个平手。
“这真是彻儿?”
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眉宇间写满了“狂”字的人。
刘启很难想象这是他儿子。
人都说女大十八变,也没人说男大也十八变啊?
他死的时候刘彻才15岁吧?怎么变化这么大。
“你这个老子怎么当的?连儿子你都认不出来?”
没好气的回头瞥了眼自已这个便宜孙子,刘邦直接无语。
不是,这是你儿子唉,你儿子你都认不出来?
看着自已父皇那理直气壮的样子,刘恒就这样看着,静静的看着。
“看什么看,你老子我脸上有花吗?”
被自已儿子用这种目光盯久了,任刘老三脸皮再厚也不由得有些挂不住面子。
当然,最多就只是挂不住面子而已。
这货还能理直气壮的呵斥刘恒一顿。
面对刘老三的呵斥,刘恒压根就没当一回事。
依旧不为所动的静静的看着对方。
“好了好了,我的错,我的错好吧。”
面对刘恒这个小眼神还是刘邦率先败下阵来。
虽然是承认了自已的错误,但刘邦语气依旧恶劣。
无他,唯面子尔。
不愧是他刘老三的儿子,这滚刀肉的本事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心里对刘恒夸赞了一番,刘邦一转眼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朝刘彻迎接而去……
“莽哥,这个叫刘彻的干的怎么样?”
看着那边被众人围了起来的刘彻,胡亥多少有些疑惑。
目前他见过的有如此大场面的皇帝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就是刘彻了。
之前听王莽说朱元璋是什么千古一帝,难不成这个刘彻也是千古一帝?
既然这个刘彻是千古一帝,那他父皇算什么?
难不成他父皇还算不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毫无疑问,千古一帝。”
对于胡亥这个问题,王莽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便阐明了刘彻的历史地位。
“千古一帝,不应该1000年出一个吗?那他是千古一帝,我父皇又是啥?”
听着王莽的话语,胡亥更不解了。
听着这边二人的谈话,一直淡定的坐在长桌上喝茶的始皇不动声色的动了动耳朵。
对于这个话题他还是很好奇的,之前王莽跟他讲历史的时候就总提到“千古一帝”这个词。
一会说他是千古一帝,一会又说李二是千古一帝,来来去去王莽说了不下五个千古一帝。
但从王莽口中他也知道,华夏整个历史里皇帝存在的时间也只有2000年。
这也搞的他百思不得其解,问王莽吧,这货还特么憋着不说。
真是无语住了。
“严格来说千古一帝总共有四位,秦皇汉武、唐宗洪武。
也就是你父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和洪武大帝朱元璋了。
有四个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刘彻和李世民太BUG了,论文治武功和历史影响这俩人丝毫不低于政哥和老朱。
所以才把他们四个一起列入千古一帝中。”
对着胡亥这个历史小白加历史大拿,王莽只能长话短说。
因为在后世对于千古一帝的争议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秦皇汉武、唐宗洪武是后世认可度最高的版本罢了。
若是将所有版本加起来,千古一帝估计都能有十多位。
像是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刘秀、刘邦、朱棣、杨坚、武则天、康熙……
PS:我才不会说这是在光明正大的水字数。
“王莽,统计一下围城人数,然后我们带着刘彻出城。”
对着那边刚刚吹完牛逼的王莽吩咐了一句,始皇便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OK。”
下意识答应了一声,王莽便开始清点起了围城人数。
数着数着,他就感觉到不对了。
围城的人事部经理不是孙十万吗?他在这数什么人?直接去问一下孙十万不就得了吗?
“仲谋,仲谋……”
看着手里这个详细到朝代的人数表,王莽直接对孙权竖了个大拇指。
秦朝:嬴政、胡亥(已到齐)
西汉: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病已
新朝:王莽(笑,孤家寡人一个,死了都没有子孙来陪你(刘秀先祖写的,他还不让划掉))
东汉:刘秀
魏国:曹操
蜀国:刘备(关羽、张飞)
吴国:孙权
南北朝(刘宋):刘裕、刘子业
唐朝:李渊
南宋:完颜构(划掉)赵构
明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
清朝:康熙、道光、咸丰、光绪
算上两个武将,目前围城共计:25人。
……
给刘彻免费觉醒了一个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能力后,众人便开始探讨这次出城的事宜了。
刘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阶效果:在目标地点设置一个标记,通过沟通标记即可瞬间传送至标记处(最多可带两个人);提高反应能力。
二阶效果:???(解锁需1W晶核)
三阶效果:???
四阶效果:???
王莽:有点熟悉,不确定,再看看。
经过众人两个小时的据理力争,本次出城分为两个队伍。
一队(收集晶核):始皇、胡亥、刘彻、王莽、刘关张、刘裕、朱元璋和朱棣。
二队(收集接下来的食物,主要是肉肉!):刘邦(被迫)、刘秀、曹操、孙权、朱允炆、康熙、刘子业、道光、咸丰、光绪。
……
PS: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刘彻出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汉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二十五日,刘彻被册立为太子,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建元。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刘彻开始施行建元新政,次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刘彻出兵援助东瓯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刘彻得以掌握大权。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刘彻批准实施马邑之谋的计划。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刘彻派兵与匈奴会战,取得龙城大捷;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刘彻派兵收复河套地区,并在同年颁布推恩令。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平息淮南王和衡山王的叛乱;次年派霍去病西出陇西主动攻击匈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起漠北之战,重创匈奴。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等人被杀,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两年后,刘彻驾崩,传位幼子刘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