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肆虐的风雪,顺带把帝国正在发生的事,传遍疆土之内,一股危机感也在悄然生息。
而身在冤句城的黄巢听闻消息,心中愕然苦笑道:“襟上红尘太厚,而你一笑清明,抖落我好多年的江湖。”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自从黄巢重生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有一天,大唐帝国终究还是要覆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且还是跟他息息相关。
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还是血淋淋的那种。
“为什么自已要成为那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黄巢也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心中思绪万千,仿佛有无数个声音在脑海中回荡。
作为一个穿越时空的人,他心中有着太多的难言之隐。
他不知道自已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是否真的会变成如历史上描述的那个人。
他感到自已像是一只孤独的飞鸟,飞翔在无尽的天空中,却找不到归宿。
“举天兄,在想什么呢?”正当黄巢沉浸在思考之中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黄巢抬头看去,只见冷青云正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疑惑的神情。
冷青云是黄巢打小一起长大的同伴,两人关系亲密无间。他看着黄巢,眼中充满了关切之情。
今日,一桌子平日里与黄巢交好的十几个朋友,此时正在听雨阁为黄巢的康复庆祝。
宴桌上莺莺燕燕相伴,酒杯交错,好不热闹。然而,黄巢却坐在主座上,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冷青云注意到了黄巢的异常,便走到他身边询问道:“举天兄,为何如此沉默不语?莫非有心事不成?”
黄巢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无妨,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罢了。”
他不想让朋友们担心,于是故作轻松地笑了笑。但内心深处,他依然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重。
冷青云看着黄巢,知道他一定有事瞒着大家,但也不便多问。
他轻轻地拍了拍黄巢的肩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想太多了。今日我们相聚于此,就是为了庆祝你康复归来,何必让那些烦恼扰乱了心情呢?来,让我们举杯共饮!”
说着,冷青云举起酒杯,向黄巢示意,身边的人纷纷附和:“来,黄巢,干杯!”
“举天兄,有什么困难就跟咱们兄弟说,冤句城里还有我们办不了的事?”说话的正是卓君如,冤句城里的几大纨绔之一,但却为人仗义,家族世代经商,积累了海量的财富。
黄巢感激地看了一眼卓君如,然后端起酒杯,与众人一饮而尽。随着酒液入喉,他感到一股暖意传遍全身,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或许,此刻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一刻的欢乐时光吧。
毕竟,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出路。
而现在,他可以暂时放下烦恼,和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难得的轻松时刻。
酒桌上的朋友,皆是黄巢平日里最要好的朋友,他们或是世家子弟,或是富家公子,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背景。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卓君如,他的家族在冤句城甚至山东地界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财富如山,势力强大。
此外,还有其他几位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家族,各自有着深厚的背景和资源。
酒过三巡,黄巢借口不胜酒力,来到了窗边。他凝视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感慨万千。
“也许我真的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他喃喃自语道。
“但至少,我可以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这时,一个身影悄悄来到了他身后。黄巢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怎么不在里面喝酒?”
“我看你心情不好,所以过来看看。”冷青云轻声说道。
黄巢转过身,看着冷青云,“我只是在想,我们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冷青云握住黄巢的手,“不管怎样,我都会一直支持你。我们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黄巢感动地点点头,“谢谢你,青云。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充满了对彼此的信任。
“这位公子行行好吧,可否赏在下几口饭,我们一家三口已经饿了三天三夜了,实在是快撑不下去了。”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出现在黄巢的视线中,只见跪伏在听雨阁,朝着出入的的宾客乞讨。
黄巢见他单薄的破烂的外衣之下漏出了几片干草,枯篙一样的双手满是裂口,在这寒冬腊月,为了抵御寒冷往自已的衣内塞满枯草。
老农的身后站着一个约摸十五岁的男孩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瘦肉黝黑,长满冻疮的脸上,带着一股死灰。
两个孩子见状也纷纷随着老父跪倒在地,然后把头深深地埋进了胸口。
老农浑身颤抖地伸出一双干枯的手,满脸期盼地望着眼前这个衣着华贵的男子,希望能得到一丝怜悯。
然而,那男子却无动于衷地看着他们,心中毫无波澜,搂着怀里的美姬,有说有笑。
“臭乞丐,滚一边去,有手有脚的出来讨饭吃,也不嫌丢人现眼,我呸!”
临走之际,男子朝着老农吐了一大口唾沫,随即重重一脚把老农踢翻在地。
寒风呼啸而过,老农缓缓爬起身来,在风中微微颤抖,但他仍然坚持跪在那里,眼中闪烁着绝望与渴望交织的光芒。
老农看着男子远去的背影,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此刻,小男孩和小女孩抬起头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紧紧抱住父亲的腿,无声地哭泣。
也许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情,也许这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重复着人情冷暖的摧残。
老农无奈地叹息一声,缓缓站起身来,伸出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脑袋,语气充满慈爱和安抚:“孩子啊,别哭了,我们再去其他地方试试看,说不定能遇到好心人帮咱们一把呢。”
说罢,老农与两个孩子互相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黄巢见此情景,心中不禁一紧,连忙转身下楼。他健步如飞,不久便来到了老农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老伯,我那边还有些饭菜,若您不嫌弃,可以带孩子们一起过来吃顿饱饭。”黄巢诚恳地说道。
这时,那个瘦弱的小女孩躲在哥哥身后,一双大眼睛警惕地盯着黄巢。当她听到有食物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老农惊讶地抬起头,望着黄巢,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公子,您所说可是真的?”
“老伯,跟后生上去便知。”黄巢微笑着回答。
“谢谢恩人啊!你们俩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谢恩人!”
老农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声音说道。接着,他弯下腰,准备向黄巢跪下。
黄巢急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老农,阻止他下跪。
“大伯,不必如此,在孩子面前,给他们留点傲骨可好?”
言罢,老伯点了点头,擦干了眼角,不再多言,随即带着孩子跟随黄巢进了听雨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