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昨日皇上翻了延禧宫夏常在的牌子,”华妃悠闲地坐着,胳膊倚在案几上、撑着脑袋懒懒地将殿内的妃嫔一一扫视而过,撇着嘴讥笑一声,“仗着自己第一次侍寝,今日给皇后娘娘请安就敢迟到了,真是好大的胆子。”

宜修低头啜着茶,静静看着年世兰耍威风。

其余妃嫔见年世兰面色不善、语气中隐隐透着随时要赏人一丈红的不耐与凌厉,都不敢出声,只屏息凝气地端坐着,纷纷在心中为迟迟不露面的夏冬春点了一炷香。

倒是欣贵人不顾曹贵人的眼色,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补充道:“华妃娘娘还不知道吗?皇上今日上早朝前,已经让人拟旨给延禧宫那位赐了封号,现在已经是秋常在了呢!”

见欣贵人都敢在这种氛围下开口,与她同属于心直口快那一档的齐妃也用帕子捂住口鼻、低头嘲讽一笑道:“夏冬春,秋常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都齐全了,皇上这次赐下的封号倒是别出心裁。”

“呵,秋常在,这般无视宫规、藐视皇后,本宫迟早有一天让她在这宫中不常在!”年世兰似是更加生气,眉毛一皱。

宜修见年世兰又开始炸毛,担心唤起她心中的“三铁政策”来,忙抚慰道:“许是秋常在有事在路上耽搁了,华妃妹妹不必动怒,生气可就不美了,还是笑起来更加光华动人。”

见宜修这般说,年世兰急匆匆用双手揉了揉脸,复而看向主位那人柔柔一笑:“既然皇后娘娘喜欢看臣妾笑,那臣妾就常常笑给您看。”

众妃嫔平时哪见过这般娇柔做作的华妃娘娘,一时间都有些忍不住,纷纷用帕子捂住脸无声笑起来。

眼看着殿中氛围总算是好了些,门外却传来一阵熟悉的尖声:“秋常在到!”

——是江福海。

宜修揉揉脑袋,有点想将江福海连带着夏冬春一起从景仁宫丢出去,越远越好。

果然,宜修往座下一看,年世兰又恢复了皱眉模样,面色铁青地望向进门处。

姗姗来迟的夏冬春倒是面若春光。

“嫔妾延禧宫秋常在夏冬春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安。”夏冬春笑靥如花、两颊上还有些微红,娇娇解释道,“昨夜陪皇上看奏折陪得有些晚了,今晨起来皇上本欲免了嫔妾的请安,但嫔妾想着可不能因承宠就忘了宫规,就还是来了,谁知紧赶慢赶的还是迟了些,皇后娘娘莫怪罪。”

“妹妹侍奉辛苦,既然得了皇上的意思,派人来景仁宫知会一声便行了,妹妹特意跑一趟,倒是有心了。”其实宜修并不是有意装出这副通情达理、宽容大度的模样,只是单纯想快点结束无聊的请安。

按她的想法,接下来应该是秋常在得意扬扬、其他妃嫔因着皇上的意思也敢怒不敢言,大家面上假笑着心里骂几句,再由她这个皇后宣布请安结束、大家原地解散——今天的紫禁城集团旗下三大分公司之一——景仁宫有限公司的晨会就能到此为止了。

一切都在完美中落幕,大家各回各宫、各带各娃,她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陪两个孩子晒晒太阳、吃吃茶、用用点心,再结束无聊的后宫打工人的一天。

可她低估了年世兰的战斗力。

“呦,秋常在,”年世兰看傻子一般看向夏冬春,翻了个白眼,“免了请安这种话本宫可是听了上百次了,但来景仁宫请安本宫可是次次都按时到的。皇上不过随口一说,你也真敢信?把宫规置于何处、把皇后又置于何处?”

原本骄傲如孔雀的夏冬春一愣,她也想不到华妃竟敢不顾皇上的意思,直接朝她开炮,一时有些哑然。

“华妃妹妹,这可是皇上的意思,你又何必为难秋常在呢?”齐妃向来不太看得惯年世兰嚣张的样子,逮着机会便宣之于口、想看看一向骄傲的华妃吃瘪的模样。

“齐妃姐姐,世兰见你年纪比我大,才尊称你一声姐姐,可不是让你这般说教与我的,”年世兰斜斜看了一眼齐妃,眉毛一挑,“三阿哥年纪还那般小,不会就要常常在宫中听母亲说教了吧?还真是难为这孩子了。”

“你!”齐妃狠狠甩了一下帕子,怒目看向对面坐着的年世兰,“哼”过一声后赌气般的不再说话。

见齐妃的气焰瞬间扑灭,年世兰才又调转了目标朝夏冬春看去:“本宫倒也不是不通人情,秋常在便和安答应一起,午后来翊坤宫坐坐吧,本宫亲自给你们讲讲宫里的规矩。”

安陵容一愣,没想到自己又一次突然被提起,在众人投来的疑惑目光中急忙忙起身朝华妃行了一礼,与夏冬春异口同声道:“谨遵华妃娘娘旨意。”

宝座上的宜修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华妃处,掩面一笑。

她也不知道为何年世兰总是与安陵容过不去,不过目前看来年世兰也没有为难安陵容,恰恰相反,成日里倒是比她还对乐志轩上心,不是让人送衣饰用具过去,就是派人唤了安答应去翊坤宫待着,或是帮忙处理宫务、或是帮忙看着朝阳,自己倒是窜来景仁宫玩,就算什么事也没有,也非让安陵容待在翊坤宫哪也不许去。

“如若大家无事,今日便散了吧。”

“臣妾告退。”

众妃嫔散去,年世兰一如既往地留了下来。

“灵芝,将东西拿进来。”

灵芝捧着一个雕花漆盒走进殿内,盈盈行了礼。

年世兰上前将盒子打开,一对成色极好的东珠在盒中静静放置着。

“姐姐,听说世兰的哥哥将西陲军务处理得极好,皇上特命苏公公送了一壶东珠来,世兰想着这般好的东西,姐姐贵为皇后定是也要有的,便挑出一对成色最好的来,来日制了耳环戴上,才不负姐姐的俏丽容颜。”

见巧笑嫣然的年世兰眼中满是欣喜,宜修也跟着开心,但听着年羹尧的消息,却是又止不住为他们兄妹俩担心。

狡兔死、良狗烹。

年羹尧现在风头正盛不假,但等他真的平定了青海战乱、权极一时,他与年世兰的危机便要降临了。